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武装部队于1月5日凌晨3时发起大规模进攻,这是继巴赫穆特战役后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乌军此次投入"雷神"第14机械化旅、"海鹰"装甲旅等王牌部队。

乌军出动搭载最新型号AN/ALQ-251电子战系统的特种作战小组,对俄军的"猎鹰-M"无人机侦察网络实施定向干扰。同时,乌军还首次在实战中运用由英国提供的"暗影"多频段通信系统,有效确保各作战单元间的指挥协同。

面对乌军的技术优势,俄军在库尔斯克外围50公里范围内构建三道防线,每道防线均由若干个互为支援的火力单元组成。这种防御体系的特点是将"堡垒-M"自行火炮系统与"套甲-S"防空系统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火力网络。

乌军采用"闪电突防"战术,出动Mi-17直升机空降特种部队,同时配合"标枪"反坦克导弹小组从普什卡诺耶村侧翼发起突击。

然而,俄军迅速调整部署,动用"战斗机器人-3"无人战车配合特种部队展开巷战。这种无人化作战平台首次在实战中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尤其是其搭载的热成像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建筑物内的敌军目标。

乌军投入配备德制"豹式"工程抢修车的专业工程部队,试图清除俄军设置的"蜘蛛网"地雷系统。但俄军利用苏-34战机搭载的KAB-500L激光制导炸弹实施精确打击,成功摧毁多台工程车辆。

乌军在前沿部署12个战术小组,每组配备4-6辆M1A2坦克和2-3套"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这些小组采用"蛙跳式"推进方式,相互掩护前进,每个战术小组都配备mini-UCAV无人机系统,这种小型无人机能够为精确打击提供实时数据链支持。

在电子对抗领域,乌军部署的AN/ALQ-251系统不仅能够干扰俄军的无人机系统,还能对"铠甲-S1"防空系统的火控雷达实施定向压制。同时,乌军还首次在战场上使用"幽灵"电子对抗车,该装备能够实现对敌方通信系统的广谱干扰,迫使俄军不得不依赖备用通信手段。

相比之下,俄军的战术应对更倾向于传统的"纵深防御"理念。在库尔斯克外围,俄军构建平均纵深15公里的多层次防御体系。每个防御单元都包含至少3个互为犄角的火力点,每个火力点都配备2门2S19自行火炮和1套"山毛榉-M"多管火箭系统。这种火力配置能够确保防御纵深内任何目标都处于至少两个火力单元的交叉火力覆盖之下。

俄军还在防御体系中集成"平装-M"反坦克导弹系统,这种系统采用上仰式发射装置,能够在3000米距离上对来袭坦克实施精确打击。同时,俄军在预备队中部署改进型T-90MS主战坦克,这种坦克配备新型主动防御系统,能够有效拦截包括"标枪"在内的各类反坦克导弹。

乌军在突击行动中损失大量重型装备,其中包括40余辆主战坦克和60余辆装甲车。这些装备损失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俄军的精确打击武器造成的。在突击初期,俄军的KAB-500L激光制导炸弹就成功摧毁15辆乌军主战坦克。装备损失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到乌军后续作战能力的发挥。

据统计,仅在普什卡诺耶村战斗中,乌军就有一个完整的机械化步兵连被歼灭,包括30余名军官在内的340名士兵伤亡。这种程度的人员损失对乌军的战斗力形成严重削弱,特别是基层指挥官的损失更是难以短期内补充。

据俄方公布的数据,此次战斗中俄军阵亡约100人,装备损失包括5辆坦克和10辆装甲车。这种悬殊的损失比例,凸显出防御战术在现代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电子战、无人化作战和精确打击能力正在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同时,传统的防御工事和战术运用仍然具有重要作用。这场战役的经验教训,将为未来战争形态的演变提供重要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