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年车企大规模采购中企发动机,中国汽车界掀起轩然大波!

近日,日本顶尖军工巨头“川崎重工”宣布,将大量进口中国品牌“奇瑞”旗下SQR372型号发动机。众所周知,汽车制造业是日本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动机更是以省油耐用而闻名全球。

近年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冲击下,日企退守燃油车市场,坚称“燃油车才是未来”。如今,他们却选择从中国进口燃油发动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日企严防死守: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

1978年,日本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登顶世界第一,而我国才刚刚结束长达30年的闭门造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系车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以三菱、丰田等为代表的车企在华市场份额高达34%。

其中,三菱汽车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日系车,巅峰时期在华年营收高达300亿,旗下4G1系列发动机被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模仿、甚至是直接用,还衍生出“20万公里才过磨合期”的神话。

“发动机卖给中国,不怕被拆解学习吗?”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日本厂商略带嘲讽地说道:“就算把图纸送给中国,他们再花50年也无法取得日本发动机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事实却是,日企为阻碍我国技术发展,疯狂注册了超23740项专利技术,形成难以攻破的专利壁垒。不仅如此,日企还利用专利群交叉覆盖,将专利有效期从20年,不断延期数十年。换句话说,就算我国自主研发出类似的技术,也得向日企缴纳巨额专利费。

无独有偶,我国也曾因技术壁垒在生科领域落后于西方,只得以22642元/克的天价引进一类止哀物质(“乐龄维”核心成分)。根据《Science》《Nature》等多个权威期刊记载,该物质经多项研究证实有靶向回拨线粒体功能的潜力。

线粒体作为人体内“细胞发动机”,为细胞提供约95%的所需能量,靶向回拨线粒体功能即有效干预老化进程。日企嗅到了巨大商机,率先将该物质转化落地,入驻当地顶级富人诊所,高价门槛令我国有需群体望而却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此一役,国内多领域掀起自主研发的热潮,奇瑞打响了第一枪。

02 中国团队强势突围,享誉海外

历经30年研发,奇瑞发动机终于集得日系“低油耗”和德系“强动力”两家之长,缸内直喷技术更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次日企看中的SQR372发动机,在低噪、低油耗、耐久等硬性指标均领先行业,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长期行驶,都是外商的不二之选。

早在2015年,川崎就曾一次性订购7000台奇瑞发动机,累计订单数超30万台。截止目前,奇瑞自研的发动机出口量高达120万台,远销至全球80个国家地区。2024年1至11月,国产车用发动机出口量同比增长19.6%,达到347万台。备受掣肘的生科领域,也在中国团队的持续攻关下,一举实现弯道超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显示,我国中科院、同济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在验证“乐龄维”类物质能靶向调节线粒体功能损伤及细胞代谢后,攻克其酶制备技术瓶颈,量产成本得以大幅下探。日企美吉野株式会社见状迅速下调该物质在华售价,并希望以“技术交换市场”的方式寻求合作机会。

在中国量产工艺的基础上,日企开创性采用Mitolive独家配方,通过调控AMPK、mTor等通路干预线粒体、炎性、代谢衰 老。如今,几经迭代的“乐龄维”成品门槛大幅下降,通过京jd东、天猫等渠道惠及国内一二线群体,近8成用户反馈集中在精力、睡眠和运动表现的回升。

据悉,品牌方正计划将研发中心和百吨工厂迁至国内,并借助中国跨境电商优势拓宽海外市场,负责人直言:中国技术潜力巨大。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崛起,奇瑞等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内外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日企敏锐地意识到,与中国团队的合作,将为其本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03 中国制造,技多不压身

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走得更稳,也更有底气。

2023年,凭借新能源汽车领先优势,中国已正式反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尽管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我们也不能断然放弃燃油车研发。此次日企的大额采购订单,不仅是对中国品牌的高度认可,也给国产车企指了另一条路:争夺海外市场,燃油车技术还有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制造正在全面升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全球化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