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建平 见习记者 田野 北京报道
2024年传统重卡市场增长乏力,但新能源重卡却一路狂飙。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新能源重卡销售1.3万辆,同比增长约1.1倍。创下新能源重卡发展史上的月度新高,预计全年销量将超7万辆,市场渗透率突破10%。
在商业领域,10%的市场渗透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它意味着新产业、新产品已经渡过早期的市场导入期,即将迎来加速发展的市场爆发期。中金等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2024年以来,新能源重卡月度渗透率从个位数快速增长至两位数,将迎来趋势性放量。
政策+经济性推动需求激增
新能源重卡的热销,首要驱动力便是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持续加码。随着国家“双碳”战略不断深化,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都陆续出台了诸多支持货车电动化的政策,强力推动中重型货车更大范围的零碳排放。
尤其是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中首次明确商用车补贴金额。其中,新能源重卡最高可获得9.5万元的单车补贴,比购买国六柴油车的最高补贴金额足足高出3万元。
另一个驱动力,是经济效益日趋显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动力电池材料降价传导至终端,从而带动了新能源重卡单车价格的持续下降。市场上一部分主销新能源重卡与柴油重卡的价格差已经缩小到20万元内。“购买新能源重卡时多出来的购置成本,用户可以通过车辆使用过程中的油电价差,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收回来。而接下来在实际运营中节省出来的能耗成本就都是净收益。”
从燃料类型来看,据中金公司发布的相关研报,电动重卡在中短途运输中具备更明显的经济优势。考虑电动重卡的自重损耗成本,若搭载标准282kWh电芯,对应200—300km续航的中短途重卡,预计初始购置成本56万元,比天然气重卡和柴油重卡分别高10%和35%,但全生命周期成本较天然气重卡和柴油重卡仍有较明显的优势,同时可靠性表现较好;若长途运输,假设带电量提升至500kWh,则电池带电量增加对应自重损耗成本增加明显,电动重卡也具有经济性,只是经济优势相对较弱。
“当前电动重卡主要以油改电为主,主流带电量为282kWh和350kWh,对应续驶里程为200—300km。受限于续驶里程和公共充电设施等影响,主要适用于封闭园区、城市倒短运输等场景,且已具备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钟渭平谈道。
不过,随着新能源重卡应用场景拓宽,相应的运营里程变长,一些用户对于大电量电池的需求也在增加。为此,企业纷纷推出相关产品,如福田卡文汽车采用系统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以上的高比能电池,能满足500km以上干线运输场景需求;宇通推出三款T系列长续航版重卡,满电状态下预计续驶里程超500km;中国重汽推出的豪沃TX中央驱动充电牵引车,运输半径超400km等。
钟渭平指出,虽然大电量产品能提供更长的续航能力,但也不能盲目追求。“电池的续驶里程越长,自重就越重,这就挤占了一部分货物‘空间’,降低了运营效率。用户要综合考虑运输需求、载货量及其他运营场景的具体条件,进行最优化匹配。通过计算出每公里的最优耗电值,实现收益最大化。”
市场格局或将重塑
目前,新能源重卡虽还在起量阶段,进入门槛和竞争程度没有新能源乘用车高,但车企间“卷”的程度仍然很激烈。
从该市场的玩家构成来看,主要有四类:一是传统重卡车企,如解放、重汽、东风等,它们原是柴油/天然气重卡的领军者;二是工程机械类企业,如三一、徐工等,在传统工程类重卡中占有一席之地;三是跨界造车类企业,如宇通、吉利远程等,它们将新能源的触角延伸至重卡领域;四是新势力企业,如DeepWay、苇渡科技等,是近几年才进入新能源重卡领域的初创公司。
结合市场份额情况来看,当前新能源重卡市场仍以传统重卡车企和工程机械类企业为主导。不过,钟渭平对记者表示,由于各车企在产品力、品牌力及成本、价格等方面尚未形成显著的差异化优势。用户对于不同品牌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忠诚度,导致市场份额频繁变动。因此,新能源重卡行业正步入多方角力的关键阶段,其未来格局或将重塑。
对于谁将有机会占得先机,钟渭平表示更看好传统重卡车企。“从竞争态势的深层次剖析来看,传统重卡车企的潜力与优势尚未被完全挖掘。随着新能源重卡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其在渠道及售后网络方面的优势将愈发凸显。”
与此同时,客户结构的转变也为传统重卡车企带来新机遇。一家代理新能源重卡的经销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如今新能源重卡的主要客户群体呈现规模化、集约化趋势,逐渐转向物流公司、车队和工程队等用户类型,他们对产品性能、可靠性和售后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传统重卡车企凭借其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
相比之下,跨界造车类企业在前期以直销+直服模式为主,在后期面临规模效应不足时,新增布局经销商网络的成本将远高于传统重卡车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响应市场的节奏。
“新入局的企业要想脱颖而出,还需在产品质量、渠道建设、售后服务,以及后续商业模式的变化等方面持续努力。”钟渭平谈道。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