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兆宪

本报通讯员 赵华丽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千百年来,黄河一直滋养着鲁西平原。由于黄河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素来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

聊城历史上,经历过6次黄河改道。黄河改道后,虽然避免了洪涝灾害的侵袭,但废弃的故道逐渐被漫漫黄沙吞噬,加上引黄灌区留沙等方面因素,使聊城形成大面积黄河故道沙化区,曾一度成为全省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面对呼啸肆虐的风沙,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聊城人民一直没有停下防沙治沙的脚步。

战风沙,斗荒漠。70年来,三代治沙人在寸草不生的沙区筑起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黄河安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代人 传承一脉治沙魂

六月浅夏,暑气初升。在莘县马颊河以西,有一处浓荫蔽地、风清气爽的万亩林海,为当地人带来丝丝自然清凉,这里便是被称为“天然氧吧”的马西林场。

在年轻一代莘县人眼里,马西林场除了满眼的绿色,很难看到风沙的影子。他们虽然没经历过“关上门、闭上窗,不误晚上喝泥汤”的苦日子,但是他们从小就听长辈讲,一位叫孔繁森的共产党员,带领莘县老百姓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故事。

马西林场风沙薄地变林海的奇迹,离不开孔繁森同志的倾力奉献、倾心付出。

“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代林场人顶着漫天风沙,平沙丘、打机井、调水浇树,开启了艰苦造林之路。风沙大时,面对面都看不清彼此模样。”马西林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种钊说,当时,马西地区的主要植被是茅草、芦苇,不仅缺林少绿,粮食产量也很低,老百姓吃的是地瓜面黑窝头,日子过得很窘迫。

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原林业部申请到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2606造林项目,该项目于1982年冬开始实施,马西林场便是中国2606项目山东分项目的重要部分。

“时任2606项目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的莘县县委副书记孔繁森来到马西,总是第一时间拿起工具参与到劳动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专拣重活干。”种钊介绍,项目实施期间,林场环境非常恶劣,工作强度很大,为了带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性格外向的孔繁森经常带领大家唱红歌、讲笑话,或者上一堂政治思想课。在孔繁森的带动感染下,马西林场的同志们众志成城,战天旱、垦林海、斗“沙魔”,马西地区的自然面貌和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观。

新时代的今天,马西林场内,孔繁森亲植的龙柏树长势旺盛。在它旁边建有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馆内陈列着大量文献、油画、实物、照片,在它们无声的讲述中,“孔繁森和一片林海”的故事广为人知。

“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综合治理,还需要沙区人民的团结坚持、艰苦奋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景臣表示,在孔繁森精神和劳模精神的感召下,聊城涌现出了冯俊奎、田洪勋、赵可尹、刘兰盈等10余位全国、全省劳模。他们同全市治沙人一起,铸就了钢铁般的魂骨,立下了“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誓言,一代又一代治沙人接续奋斗,描绘着“鲁西塞罕坝”的壮美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控住沙 走出一条致富路

40年前,《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做一个社会主义中国的农民是多么自豪》为题刊发了冠县兰沃乡大曲村全体社员写给党中央的一封感谢信,向全国人民传递了大曲村因种植棉花而得益的喜悦之情。如今,通过发展油桃产业,大曲村又走出了一条产业治沙的生态致富路。

“我们村种植的‘沙润’牌油桃,是从沙土地中长出的‘致富果’。”6月6日,大曲村党支部书记赵吉朝介绍着村庄的蓬勃现状,“全村现在共有油桃大棚760座,种植面积1260亩,每座大棚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

大曲村地处鲁西黄河故道,改革开放前,这里风沙肆虐、草木难生,“出门人找沙,关门沙找人”,是出了名的穷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曲村通过治沙造林,建起高标准农田防护林,风沙被绿色屏障拒之门外,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黄沙变良田,如何让良田再变“黄金”?大曲村人又有了新的思考。

土地沙化后,水分、化肥流失很快,种粮收益很不理想,大曲村党支部便引导村民统一种植土壤适应性强的油桃,并由村集体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随着产业发展壮大,村里还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既规范了管理,又促进了村集体增收,油桃树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和大曲村发展沙地“果产业”一样,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的沙地“菌产业”同样发展得有声有色。

“地上养食用菌,地表种耐阴青叶菜,地下养金蝉……”6月7日,太平新村的羊肚菌大棚内,太平新村党支部书记周润秋介绍村里的集体产业如数家珍。这位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深知沙区乡亲的生活不易,毕业后便在市委、市政府发出的“归雁兴聊”人才引进工程号召下返回家乡,振兴乡村。

太平新村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革命老区村,该村积极响应上级引黄入灌和滩区迁建的号召,先后两次整村搬迁。让人动容的是,这里的老百姓无怨无悔,战沙斗沙、改造自然的意志和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如今的太平新村,经过三代人的默默奉献,已经发展为四面环林、三面环水,集原生态农耕体验、研学教育、亲子休闲、果蔬采摘等项目于一体的度假胜地,昔日的沙区人民吃上了“旅游饭”。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治沙与致富双赢之路,创新生态大廊道与富民产业发展模式,将沙化治理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很多黄河故道上的“沙窝村”,通过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变成了“林场村”“果园村”“旅游村”。

“我们积极打造沙区林果产业带,加强品牌创建,全市形成了六大标准化果品产业区,经济林面积达23万亩,年产量约40万吨,产值达20亿元,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5个,‘齐鲁放心果品’品牌10个,省十佳观光果园7处。”市林业发展中心主任郭喜军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岸 绿林一片青未了

“南修金堤挡黄水,北修长城拦大兵……”秦始皇走马修金堤的传说被写在阳谷寿张黄河夯号的唱词里。

一曲曲夯歌,激荡在滔滔黄水之上,回响在悠悠历史之中,不仅将人们拉回到治黄的火热情景中,也诉说着聊城这座千年古城与黄河的不解情缘。

滔滔黄河水,润泽一座城。黄河水灌溉了我市78.4%的农田,是聊城最重要的客水资源。黄河安澜,是600多万聊城人民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我市先后被列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动区等国家战略。新时代新征程,沙区人民也扛起了新担当、新使命。

“以前老一辈植树治沙,需要的是一股艰苦奋斗的韧劲;如今植树治沙,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场长申中文说,“我们在林场各处安装了传感器和摄像头,不仅对树木生长、管理做到实时监控,还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生态监测等方面做到了智慧化管控。”

治沙设备要更新,治沙模式也要及时迭代升级。

去年11月中旬,北京传来喜讯,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因实施“3331127”治沙模式卓有成效,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3331127”治沙模式,即每户30亩地,承包期30年,盖3间房,打1眼井,成材树收益由镇、村、户按1∶2∶7的比例分成。这一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效能和效益,旧城林场所在的清平镇也成为我市重要的板材加工基地。

“现在‘3331127’模式已经有了升级版。”清平镇科技委员会主任陈瑞忠介绍,“承包户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每亩土地流转收益有1000多元。一片片土地连起来,就可使用现代机械管护,将产生更高效益。”

从探路生态扶贫、力行节水灌溉,到打造生态长廊、创新生态农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代又一代的聊城人民用不懈奋斗,染绿河两岸,扮靓一座城,新时代防沙治沙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贯穿防沙治沙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全过程,用更加坚实的林海绿屏守护黄河安澜,为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来源:聊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