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55式军衔中,元帅是军衔,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上将则是顶格的军衔。作为我国的第一次军衔评定,除了自成体系之外,争议和不满也是存在的。而粟裕和萧克两位将军的军衔,却让不少人在当时都不再因为自己的军衔过低而去进行过多的争论了。
粟裕和萧克的军衔,当时被很多人鸣不平,他们认为从革命战争时期粟裕的战功上来看,十个元帅中应该有他一席,结果却被授予大将之首;而从战功、威望、职务等方面来看,萧克也似乎更合适被评为大将,结果却是上将军衔。
粟裕的历史战功在国家和人民当中是赫赫有名的,在革命战争时期,每次重大战役上几乎都有他的身影;萧克曾在那一段漫长而艰苦的时期,又作出过怎样的贡献呢?为何萧克的军衔会引起众多将军们的不满?
从书生到将军
萧克1907年出生在湖南嘉禾,父亲是前清的一个秀才,所以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萧克也很是喜欢文学。他六岁时入私塾,读四书五经,后来又继续读高等小学三年,接着去到县初级师范学校。从那时起,受当时外部环境的影响,萧克也开始阅读孙中山的书籍,并且逐渐心中怀有大志。
因为天资聪颖,萧克又十分善于吟诗赋词,很喜欢舞文弄墨,所以他不仅仅爱看书,对文学创作也一直非常有兴趣。尽管十分喜爱文学,但因为1923年春天的一天,他的大哥因为性格刚烈,疾恶如仇,得罪了当地的大地主萧仁秋,被抓走遇害了之后,让萧克瞬间改变了继续去追求自己爱好的想法,决定弃文习武,要为自己的家人报仇雪恨。
于是在1926年年初,萧克偷偷借来了七块大洋做盘缠,孤身一人离家出走,远赴广州,去参加国民革命军。当时因为下着大雪,一路上都十分艰难。萧克先步行了九天到达韶关,又转乘火车至广州。
但来了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黄埔军校的报名时间,于是只好参加蒋介石的宪兵第65辅助团。萧克后来曾说过:“许多人说我是黄埔生,其实并不是。”
由此,萧克也正式开始了军旅生涯。1927年5月,萧克在叶挺部担任排级教官,随后又任连长。在这一时期里,萧克偶然间翻阅到了《向导》这一周报,并逐渐成为了忠实读者,慢慢地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
此时外部的局势正是比较混乱的国共合作破裂时期,残酷的斗争形势吓退了许多意志薄弱者。因此对于想要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萧克,在这血雨腥风的危险关头之下,于这一年毅然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道路。
1927年8月1日,萧克随部队参加南昌起义。后来他回忆说:“原计划三点起义,但不到两点就打起来了,一听枪响,我们就赶快跑出去打,到了第二天早晨仗就打完了。”
南昌起义之后,起义部队向广东潮汕地区撤退。9月28日下午,部队来到了汤坑附近时,迎来了一场恶战,起义军牺牲了2000多人。10月3日,从汤坑撤出的起义军在普宁流沙再次遭到了国民党军的袭击。
萧克的连队当时只剩下20人,萧克带着这20人,想绕过流沙到海陆丰,但他们既没有地图,也没有向导,一路上总是遇到袭击,子弹消耗越来越多,士兵们也被折腾得疲惫不堪。于是便开始有人直接丢枪溜走,不到半天时间,20个人的队伍就剩下了七、八个人。
期间在经过一个村子时,萧克等人还被国民党抓走了,幸好没多久就获得了释放。
随后,当萧克得知南昌起义军余部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从粤北转移到湘南地区,并且要在宜章进行年关暴动的消息后,他立即翻山越岭去联络,但却一直没有找到。最后他便决定在宜章组织农民武装,举大刀,分田地,打土豪。
1928年3月下旬,萧克率湘南农军独立营由宜章出发,在向井冈山转移的路途中,意外地和毛泽东率领的31团不期而遇。当时双方都打着红旗,一见面就像见到了亲兄弟一样。当闻知对方是毛泽东带的“大红军”(当时农军对主力红军的尊称)之后,萧克率领的农军欣喜若狂,欢呼雀跃。
这次意外会师,在十几年后也再次被两人提了起来。1944年萧克到延安时,毛泽东回忆起了两人曾在龙溪洞会面的情景,就对他们当时的情况好奇了起来,问道:“你们那时一共有多少人、多少枪啊?”萧克回答:“所有人加在一起,有500多人,不到七十条枪,300多杆梭镖。”毛泽东听着他的话,越来越激动,最后连声称赞:“揭竿而起!真正的揭竿而起!”
战争时期的贡献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改后,萧克受命担任红六军团的军团长,率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西征,与远在湘鄂西部的贺龙部队会师。1934年8月7日下午,部队开始出发,日夜兼程,连续突破了国民党的四道防线,于11日中午到达湖南寨前圩。
12日,部队在寨前圩召开了誓师大会,庆祝突围胜利。会上,萧克被任命为军团长兼第17师师长,王震任军团政委兼第17师政委,李达为军团参谋长。
红军胜利突围的消息被国民党得知后,大为震惊,随即命令两个师跟踪追击,另一边又调动出一个旅和四个保安团迎头阻拦。
敌情变化速度如此之快,让还在休整的萧克部队有些意料之外, 于是他便立即和军团领导们进行商量,决定改变部队休整的计划,连夜出发,尽快占领新田县。8月23日晚,部队准备抢渡湘江,向目的地行进。这被国民党随即发现了,于是立即下令在湘江周围形成堵击的姿态。
一时间,湘江西岸布满了国民党军。红六军团直接处于国民党军的包围之中,同时对方的兵力就是他们的四倍。
萧克果断放弃原有强渡湘江的计划,立即南下,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围追堵截失败后,国民党又派出飞机进行轰炸扫射。在苦苦思索避免飞机袭扰的对策时,萧克突然发现,指战员都戴着一顶草帽,于是便想出了一个方法,下令部队将草帽全都扔到路边。
大家都怀有疑问地将草帽扔在路旁,继续急切地赶路。尾追而来的国民党军队,此时也早已经汗流浃背,结果一看路旁有不少草帽,如获至宝,人人争抢草帽戴在头上。结果刚追数里,飞机就来了,空军以为戴草帽的队伍一定是红军部队,就立即投弹。
就这样,萧克巧施妙计摆脱了尾追之敌。接着,萧克等率部队摆脱了18个团的国民党军包围,抢渡清水河,强渡大沙河。
部队进入贵州后,山路越来越艰险,再加上大家对地形不熟,手上也没有军用地图,所以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牺牲。当行进到旧州的时候,萧克遇到了外国传教士薄复礼和海曼,并在教堂找到了一张1平方米大的,但是是用外文标注的贵州地图。
听说传教士薄复礼会汉语,萧克就请他把地图上的地名翻译成中文。在一盏煤油灯和一盏马灯的照明下,薄复礼口述,萧克记录,连夜完成了翻译工作。后来部队就是凭借着这张宝贵地图,方便了部队的一系列行动。
离开时,薄复礼也一直跟随红军一起行军,甚至还参与部队的娱乐活动。他还与萧克谈信仰,相处得十分融洽。一直到1936年4月,红军进至昆明附近时,薄复礼才离开队伍。
萧克在晚年时期,常挂念薄复礼为红军翻译地图这件事。1984年,他在出访欧洲途中,还四处打听薄复礼的下落,希望可以重新再见一面,但却一直没有找到。
1987年5月,萧克偶然得知薄复礼仍然健在,居住在英国曼彻斯特之后,喜出望外,挥毫给他写去一封信,讲述了他这些年对他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的祝福。
萧克和贺龙部会师之后,后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肖克任副总指挥。随后,他们一起挥师进军湘西、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逐渐扩大了根据地和红军。两军会师时只有8000人,一年间就发展到2.1万余人,极大地保存和发展了红军的力量。
1935年,蒋介石一直想要消灭掉的“萧贺部”,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一带越打越强,并于11月开始长征。1936年春,根据萧克的建议,部队假装是去昆明,然后突然西进,在丽江和石鼓等地出其不意地北渡金沙江。等国民党军追到金沙江边时,红军早已远去多时。后来他们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抗战期间,肖克再次成为了贺龙的副手,配合国民党友军进行过数次会战的行动。他们还指挥部队独立地取得收复7座县城的胜利。萧克后来回忆二人共事的过程时,说他们合作得很好,工作是做出了成绩的。
虽然两人在性格、作风和爱好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也几次发生过不悦,但在大的方针和军事指挥上还是一致的。
授予上将军衔
1950年三四月间,萧克奉命来北京任职,担任军委军训部部长。到北京的第二天,他急急忙忙去总参谋部报到,向时任代理总参谋长的聂荣臻要求尽快开展工作。
聂荣臻一听,不禁笑了起来,说道:“你以为军训部在哪里啊?就在你的脑子里,在你的手上?”这时萧克才意识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所谓的军训部当时还只有他自己一个“光杆司令”而已,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工作人员。
随后,萧克迎难而上,白手起家,呕心沥血,经过5个月的日夜操劳之后,军训部终于正式“开张”了。在之后指导解放军的军事训练走上现代化、正规化道路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萧克后来亲自组织编写的三大条令,至今仍是我军建设所遵循的基本法规。
1955年对开国功臣授勋评衔,评定大将军衔时,林彪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要求突出井冈山在我军历史上的地位。从后来评出的十位大将看,粟裕、黄克诚、谭政、罗瑞卿都曾在井冈山上。而肖克当时也在井冈山,并且历任连长、营长、纵队参谋长、师长,参加过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后来还担任了红八军军长。长征初期,肖克担任了红六军团军团长,抗战时期,肖克也是八路军120师的副师长。
八路军三个师的师长都评上了元帅,副师长聂荣臻也评上了元帅,但肖克不但评元帅没有他的份,评大将军衔也没有他的份,最终只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萧克在战争时期所担任过的职务,都不逊于任何一员大将,有人觉得按照萧克的资历和功勋授予上将军衔,是委屈他了。
突出被提拔的许光达,还觉得不评肖克过意不去,坚决不接受,便提了两个人,一个是肖克,一个是王震,但最终却却没有通过。
对此,萧克却很坦然,他说:“很多的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都行。”他以东汉从不争功的“大树将军”冯异自比,坚决服从组织决定,足见其宽广的胸怀和高风亮节。
实际上,对于1955年第一次授衔仪式,中央可以说是慎之又慎。授衔的主要依据,并不只是从战绩上来判定的,而是从资历、战功、德才和威望,以及还有对革命事业的贡献等等方面综合去考虑,最初确定的评衔标准里还有一条:要适当照顾到各方面军干部的相对平衡。
在大将中,井冈山时期成长起来的干部就有粟裕、罗瑞卿、黄克诚、萧劲光、谭政,人才济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背景。而萧克、王震若再评为大将,那这一支在大将中就过于庞大了,基于此,萧克就只能屈居上将了。
后来在参与《萧克回忆录》编撰工作的周炳钦说:“在这次授衔的55名上将中,萧克名列榜首。授衔前毛泽东曾亲自找他谈话,对他说,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别人就不好说什么了。”于是当时也就有了“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的说法。
不得不说,毛主席这一点实在是英明。与萧克类似,从资历、战功都足以能评为大将的,其实还存在有许多,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都只能评为了上将。
此外,还有一大批曾在战争年代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原解放军高级将领,由于新中国的建设需要从事地方工作,兼任着军队职务,也都符合当时授予军衔的条件。
1958年萧克从军训部部长,调任至农垦部副部长。1969年12月,在那段特殊时期里,萧克被安排去江西永修的“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和再审查”。
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萧克不得不用跑步、劈柴等方法来取暖。已经年过花甲的他身处逆境,却依然本色不改,每当有专案组来找他调查核实有关材料,他都实事求是地作出回答。
由于他平易近人,谦和可亲,当地居民们都喜欢主动与他聊天拉家常,孩子们也尤其喜欢这位和蔼的老爷爷,经常围着他,听他讲红军和长征的故事。
晚年获茅盾文学奖
1972年,萧克终于重回北京工作,他把自己在干校当木匠、油漆匠时做的凳子、桌子,甚至是笨重的木工凳都带了回去,留作永久纪念。
萧克一生嗜书如命,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里,无论是在军队的营帐中,还是在长征的路上,他都手不释卷。鲁迅先生以及苏俄的许多著作,都给萧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还在枪林弹雨的战争间隙,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浴血罗霄》;红军时期,他还在湘赣根据地写过许多白话诗、小故事等,发表在根据地的报刊上。人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幕:战场上的硝烟还没有散尽,萧克就已经坐在简陋的指挥所里开始挥毫赋诗了。他说:“我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指文学创作)看得那么神秘。”
他的诗作《萧克诗稿》呈现了他诗兴勃发的一个个精彩瞬间,也引领着我们这些后辈们走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岁月时期,体会着他们丰富的情感和心路历程。
作为军事教育家的萧克,也是最先提出军事院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率先倡导要把我军的初级指挥院校办成正规大学,把我军的干部培养成“既能治军又能治国”的军地两用人才。
1988年建军节前夕,萧克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终于出版了。从动笔到正式出版,走过了50多年的漫漫路程。著名作家夏衍称它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在战争时期,这部宝贵的手稿还曾失而复得。
西安事变之后,萧克觉得中国革命战争的规模比俄国大,时间比俄国长,影响也比他们深远,自己作为一名亲历者,应该写出一部中国的《铁流》。经过构思,萧克决定以一支小游击队伍成长的历程为故事主线,来反映中国革命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从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完成小说初稿,书名暂定为《罗霄军》,从初稿的20多万字数次修改后增到了40余万字。创作长篇小说本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萧克在无数个艰难的岁月当中,白天上战场,夜深人静后又用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来进行创作,连躲敌军飞机轰炸的时间也都不放过。
就这样,这部在艰苦的战争环境、繁重的革命工作和简陋的创作条件下进行的书稿,终于完成了。萧克对此十分重视,所以在战争时期,他一直都把书稿装在军用挎包里,交给夫人专门保管。
他的夫人蹇先佛回忆,在之后的随军中,她身上背着孩子,右肩斜背着装得鼓鼓的军用挎包,一路上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但她毫无怨言。当敌人空袭时,孩子可以让别人背着抱着,唯独那个挎包她却始终要亲自背着。
历经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书稿,在1985年萧克退休之后,被热心的同志们纷纷劝说修改出版。为了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萧克决定了出版之后,再次亲自去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重新踏访。他不顾自己80岁高龄,经过一年多的认真修改之后,书稿终于付印了,定稿时书名改为《浴血罗霄》。
1991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突然通知84岁高龄的萧克,说《浴血罗霄》荣获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瞬间轰动了文坛。后来,经夏衍等人的介绍,萧克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人们形容诸葛亮的才华是“不露文章世已惊”,萧克是“露了文章世皆惊”。
萧克将军文武皆辉煌,百战之身不失儒雅风采,千军之帅仍具书生意气。就连曾与他交过锋的一位敌军,后来也曾这样写道:“萧克将军……长着一张娃娃脸,可在他纤弱柔和的外貌里,竟隐藏着一种骇人的力量!”
纵观萧克将军数十载的革命生涯,策马立功勋,提笔著妙文,居功不傲,宠辱不惊,最终享百岁高龄、传百世芳名,成为共和国将星璀璨的云幕上亮丽夺目的一颗。萧克将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萧克上将的坎坷人生,留下了战争年代的血与火,更留下了人们无尽的思念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