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上的某处,仍有芳草如茵的美丽生活,春天会离开你,但春天不会离开这个世界。芳草和天涯,正是苏轼偶尔会露一下的浩然广阔。
有一种生活叫“日清新”“睡正美”
一生混砸过多次,照旧无往而不乐
苏东坡一生混砸过很多次,有几次还相当严重,但他能无往而不乐,心情一直很豁达;他出入佛道,既通达朝政又熟悉民生,思想一直很独立;他学识驳杂、吃喝体验很丰富,这玉成了他诗歌的多样和广博,他的文笔一直都很新奇。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最有意思的诗人。
苏轼生于1037年,“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以简为师”。他很小的时候就读《庄子》,看来,儿童可以读很牛的大作品,只要他是那块料,苏轼老庄底子因此很扎实,这是他一辈子活得风生水起的基础。他在二十二岁时就和十九岁的弟弟苏辙一起双双中了进士。混得顺的时候,他做过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中枢舍人。混砸时贬任杭州通判,徙湖州、黄州、常州,知杭州,最后贬海南。1101年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就做官而言,苏轼算是混得相当不错的了。这首蝶恋花有些版本加上了《春景》标题,其创作年代,一向有两派为之争吵,一派认为是苏轼在惠州所写,另一派偏不同意,理由是苏轼那会儿刚到惠州,人生地不熟,写不出如此深刻的作品,坚决要求将此词的写作时间定为存疑。然而,我本人在没去河西走廊之前还写出了很棒的《河西走廊抒情》的主干部分,还有,但丁没下地狱前也写出了《神曲》。所以,对那些较真儿二把刀学者,你理他不清白,不理呢更不清白!
宋哲宗亲政的第二年,也就是1094年,朝中有三十多名高干被贬到岭南等老少边穷地区。苏轼是被政府最先拿来开刀的,在绍圣元年 4 月,有人弹劾他嘲讽上一代领导人,他因此丢了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两个职位,被调离京城去做定州知州。
但处罚苏轼的红头文件还没到他本人手上的时候,中央相关单位觉得不过瘾,又下文让他以“左朝奉郎”的身份知英州,也就是说,让他挂职去英州做市委书记。
第二个红头文件还在路上跑的时候,中央相关部门还是没过瘾,又发文把他降为副六品的左承议郎。苏轼拖家带口被降级文件追着走。到安徽当涂时,新的文件又追上来了,贬他为建昌军司马,并让他去惠州待着 —惠州在宋朝首都人心目中就相当于现代人心目中的非洲了。
苏轼快麻木了,往南走,刚到江西庐陵又通知他降级别,此次是宁远军节度副使。这个宁远军在湖南,但告诉他这个任命只是象征性的,待的地方不变,还是惠州。他的这个节度使和唐朝的节度使比起来就比山寨版还山寨,而且还是副的。差不多算是勉强给保留了国家基层干部的资格,介乎于科级和股级,不过再怎么样还算是官员,并且这下算是到底儿了。
苏轼此时已五十九岁, 提前演绎了宋朝失败官员的五十九岁现象,带着小儿苏过、小老婆(侍妾)朝云爬山路、赶马车颠簸南下,越往前走树越绿,越往前走官越小,仿佛世界上最荒诞、最倒霉的驴友,缓慢地向人生的终点无助地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