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中,最容易被人误解的三处,莫过于无为、不提倡努力、天地和圣人无情,不仁,以万物和百姓为刍狗。
无为并不是指不作为、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指不妄为,不逆势而为。
《道德经》强调的是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不逆势而为,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道是无为的,但却能因此而无所不为,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
这和孟子所强调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有所不为,才能大有所为。
《道德经》并不是认为努力不重要,而是认为不能蛮干。
《道德经》中提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掂起脚跟是站不稳当的,故意跨大步是走不远的。
这句话强调了所有不尊重客观规律,不顺应自然的行为和努力,不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多余和徒劳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在通篇的《道德经》当中,处处提到了要尊重规律,顺应自然。只有在尊重规律和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行为和努力才有其价值和意义。
人生的关键在于少做错事,不蛮干。一件错事所带来的后果,或需要用数件正确的事来弥补。
投资大师巴菲特强调,只要你不做太多错事,你一生中只需要做很少的几件事。
在投资中,少犯错是成功的关键,亏损50%,需要用2倍的盈利才能弥补亏损,亏损90%,需要用10倍的盈利才能弥补亏损。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也同样如此。
时机决定命运,人需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
时机和趋势对每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成功的人,往往是顺应自然的人,他们能够洞察环境、规律和趋势,讲究时机,蓄势借势,把握机遇,规避威胁。
但顺应自然的前提是必须能够洞察自然、洞察环境,规律和趋势,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强大的认知力,而且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度的研究和思考。
不少人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够真正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无数拥有强大智囊团队的百年老店企业也因为无法及时洞察环境和趋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而走下神坛。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李嘉诚表示,我成功的诀窍是:用30%的时间工作,70%的时间用来研究未来的方向。
作为一个企业家,李嘉诚要力求战略方向正确,做正确的事。因此,他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洞察环境,规律,社会和产业趋势变化,这样才能顺应自然、顺应趋势。
认知决定人生,但认知并不是天生的,来自长期努力地学习,系统和深度的思考。
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当中,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有了强大的认知后,还需要时常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和思考,才能及时洞察环境变化,顺应变化。
真正的努力是思考上的努力,而不是体力上的努力。
因此,《道德经》并不是认为人应不作为,或努力不重要,而是强调不能蛮干,要努力洞察环境、规律和趋势。要用正确的方法、在正确和关键的地方作为和用功,尊重规律,顺应自然,顺应趋势。
《道德经》中提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意为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慈,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道德经》并不是说天地和圣人无情,不仁,而是强调天地和圣人以无为,顺应自然的方式对待万物和百姓,因而能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天地和圣人被感情所牵所困,感情用事,过多地干预,不能尊重规律和顺应自然。那么对万物和百姓来讲,反而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有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道德经》所说的天地和圣人不仁或无情,反而是真正的有仁,有情,大爱。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也同样如此,如果我们感情用事,不尊重客观情况、规律和趋势,对自己,他人和工作来讲,都不是好事,感情用事通常是失败和痛苦的根源。
例如,当恋爱中的双方由于性格不合,无法和谐,缘分已尽时,无情的离去或反而是有情的行为。因为越是继续拖下去,对双方的伤害反而会越大。
有不少时候,无为才是更大的有为、不努力才是更大的努力,无情才是更大的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