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1975年春天,周养浩——一位关押了二十多年的“模范改造犯”,终于等来了重获自由的消息。他曾是息烽监狱的头号人物,手上沾染了不少先烈的血。
等到境况反转之后,监狱中的他积极改造努力劳动,俨然一副“脱胎换骨”的模样。不过,等到有机会“重见天日”之后,他还是露出了真面目。
只可惜,周养浩与和他一样的人一心所向往的国民党终究还是把他们给抛弃了:大陆敢放,台湾却不肯收。
“模范”周养浩的息烽岁月
1975年专门看押这些国民党战犯的监狱,空气中总弥漫着湿气,墙壁上残留着岁月的苔痕,仿佛在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而在这些人中,有名噪一时的战将,也有令人不齿的特务。周养浩是后者,他的名字,无疑是非常响亮的,作为大名鼎鼎的三剑客之一,即便是国军内部也有不少人对他又恨又怕。
在学生时代,感动过无数人的小萝卜头的故事,主人公是杨虎城的秘书的孩子。杨虎城因西安事变获罪于蒋光头之后,一度被关在息烽监狱,而那座监狱的负责人,正是周养浩。
1941年冬,他接任息烽集中营主任后,迅速把这里变成了一个黑暗炼狱。作为当时军统最大的集中营,关押了大量共产党员、爱国人士和抗日志士。
周养浩到任后,带来了更严酷的镇压手段,甚至直接下令实施多种酷刑。灌辣椒水、吊打、拔指甲、老虎凳……这些手段被他冷静地称为“审讯工具”。
在北京和抚顺不起眼的地方,一些国民党遗留下来的“旧人”被关押在那里。周养浩在这里,却活成了一种“另类存在”。
要是随便问一问周养浩这个名字,那他们的回答多半是:这人,改造得还行!具体怎么个“还行”?
劳动方面,称得上是拔尖,抡锄头有劲儿,种菜能出活儿;毕竟从年纪上来说,在能和他关在一起的人中称得上年轻。
思想学习上,他也批判过去的自己,老实交代了自己所做的罪恶,包括如何诱杀杨虎城一家。此外,还立下了“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誓言。据监狱资料显示,每次讨论会上,他总是第一个发言,批斗自己那段效忠国民党的黑历史,搞得一屋子人都为之震撼。
有一次,监狱组织了一场思想讨论会,主题是反思个人的历史责任。周养浩作为“积极分子”,被点名发言。他站在众人面前,脸上是一种深刻反思的表情。
开口第一句话,就让大家觉得“诚意十足”:“如果不是解放军当年把我抓住,我现在大概还在作恶多端,伤天害理!”接着,他大谈自己如何被错误的思想毒害,甚至几度哽咽。
这种场景,在战犯管理所里,可是少见的。很多战犯虽然服从改造,但内心仍存抵触情绪,能做到这样深刻反思的,确实不多。
一时间,所有人都觉得,这位昔日的特务头子是真心悔改了。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切,其实都是“障眼法”。
特赦背后的风云
时间来到1975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当时,周恩来总理重病在身,但依旧操心国家大事。
那一年,中央决定对全国在押战犯进行全面特赦,既是为了展现宽大政策,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统一和社会团结。
名单上,周养浩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一点让人颇感意外。3月17日,特赦令正式通过,周养浩也在其中。
1975年,人民大会堂气氛肃穆,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悉数出席。这场面,要不是事先知道,还真以为是接待一批外国贵宾。
但其实接待的是一群战犯,周养浩坐在整洁的座椅上,神情复杂,眼神里是难以掩饰的敬畏与不安。和他一同被放出来的还有其他292名战犯,共有中将12名、少将29名。
这回,大陆不仅放他们一马,还特意给他们准备新衣服,每人发放100元零用钱,甚至“愿意回台湾的,可以提供路费和通行证。”
要知道,此前几批特赦的人虽然能比他们早出来,但也没有这个“来去自由”的条款。他们作为最后一批出狱,本身就已经说明思想比前几批顽固了。
宴席上,文强忍不住感慨:“谁能想到,我竟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只有毛主席,才有如此胸怀!”这画面,不仅震撼了战犯,也让国际舆论为之侧目。
自由之后的真面目
虽然有将近三百人重获自由,但是在去处的选择上却是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大陆。最终,只有十个人要求去台湾,其中就有周养浩。
去台湾的,要么是妻儿在那里,要么是还对国民党抱有幻想。不管周养浩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大陆方面都表现得大气,路费、证件都安排妥当,甚至为他们举行欢送宴。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大陆这边放手了,台湾那边却不干了:他们的“归乡之旅”从香港开始,就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
消息传到台湾,岛内一片哗然。国民党对周养浩十人忌惮至极,公然宣称他们是“间谍工具”,甚至不惜散布谣言制造恐慌。
一同提出申请的张铁石,眼看与家人团聚的希望化作泡影,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无论外界如何批评,台湾仍然紧闭大门,其余九人只能在香港继续漂泊。
在香港苦等数月后,周养浩他们只能另谋出路。最终,有3人回到大陆重新安定生活,2人选择留在香港,周养浩和另外3人则辗转去了美国投奔亲属。
“改造再好不如形势好。”这是周养浩的一句感叹,道出了他这一生的波澜起伏。人虽特赦,生活却难言安定。
这些人中,有人为了生活重新适应新环境,也有人因身份问题始终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到美国后,周养浩和女儿生活在一起直至90年代客死异国。
参考资料:
特赦战犯的台前幕后.湘潮.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