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9日,中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的梁思成因病在北京去世。值其忌辰,如去选录其弟子罗哲文的回忆文章一篇,以致追思。
社会上一度传言称,新中国建立后、中共破坏了很多的文物;为了佐证他们的说法,往往还会拿出旨在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梁陈方案》被否定来说事儿。《梁陈方案》,是指梁思成和陈占祥两位先生合作完成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
关于这个方案的来龙去脉,梁先生的弟子罗哲文在2010年左右接受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许水涛访谈时,曾详细介绍过。罗哲文,1924年4月17日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镇(合什镇)人,1940年考入当时唯一的中国古建筑调查研究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从此开始与中国古建筑打交道的生涯。
其间,罗哲文深得梁思成夫妻的关怀。罗哲文原名罗自福,常被人取笑为“罗斯福”,于是梁先生给他改名为“哲文”。在一篇回忆文章中,罗哲文写道:“我至今难忘的是他那种对学艺青年耐心细致的传艺精神,他从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和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到削铅笔、擦橡皮等小技都一一手把手地教…”
1946年,罗哲文随中国营造学社来到北平,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助理。新中国征选国旗、国徽图案时,梁林两位先生发动全系投稿竞选,特别点名罗哲文参加。罗哲文的国旗设计得了第二名,在国徽的设计中、罗哲文也参与了备选方案修改的部分工作。
1950年,罗哲文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1952年,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提出修复长城,当时的文物局局长郑振铎让罗哲文担起了这个重任。此后,罗哲文以历史文献与现状考察相结合,一生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另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物界曾有“三套马车”的说法,就是指他和单士元、郑孝燮三位;同时,他和郑孝燮、朱炳仁还称为“运河三老”。以下是他接受许水涛访谈时的部分内容。
梁思成对于古建筑的爱护,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北京的古建筑。他曾这么介绍过:北京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都,是举世无比的,集中表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城市规划表现了传统的礼制,传统文化中的中轴线讲究左右均衡对称,以故宫为中心,前朝后寝,中轴排列,对称均衡,左祖右社,左边代表祖先,右边代表社稷,社稷指的是国家,这是《周礼》中就确定的宫殿规划的模式,体现了皇家威严和儒家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梁先生除了进行建筑教学、古建保护外,还致力于都市规划工作,他曾构想了一个在北京西郊建设新北京的方案,以便把北京这座世界罕见的古城全部保护下来。可是,城市的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可避免是会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梁陈方案》被否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罗哲文说,当时的行政领导(的否决方案)也不是完全不对,因为城市的发展问题没法回避。如果采纳了他的意见,当然最好;但因为具体情况,当时不可能不拆。为什么?周总理说得很清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谈到此事,罗哲文说当时有两个因素要考虑:一是美帝作为头号敌人、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都已经打到鸭绿江边了,首都能不能在北京站下去都成了问题;另一个关键的是,当时不可能再建新城、没钱,只能尽可能利用北京的古建筑安排中共中央、政务院、全国政协和各部委办公。
罗哲文说:历史就是如此,就是这么回事。在当时的形势下,毛主席表示在城楼上看到前面烟囱隆隆的就高兴,那就是他认为的现代化,现在就得考虑到污染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都看不到后来的情况,为什么?历史没到一定阶段。
事实上,大家当时都认识到了古都保护的重要性。在1953年8月20日,北京市政府还召开“首都文物建筑保护问题座谈会”,吴晗副市长主持,中央和北京市文物管理部门的领导、专家,如郑振铎、马衡、朱欣陶、华南圭、朱兆雪、薛子正、叶恭绰、梁思成、林徽因等人都到会了,真的是畅所欲言、百家争鸣。
讨论时,大家都意识到城市要发展,必须先解决交通问题。那时,从阜成门到朝阳门是北京最精华的一条路,也是北京历史风景最美的一条路。它穿过皇城,两边有许多古建筑,如故宫、北海、景山、沙滩等。但景山、故宫之间是封闭的,不能拆,一拆、就不能保护了。
对于那些立在道路中间的牌楼,争论得很厉害。比如帝王庙前面的两个牌楼,是北京最好的木制牌楼,但是已经腐朽了,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随时可能倒了、伤人!梁先生说,为了人的安全要拆的话,派我去拆,我就去。
所以,梁先生的并不是保守、而是想在发展中尽量保护。曾经有人认为中共破坏文物和传统文化,梁先生认为是歪曲。他说他佩服共产党两条:一是保护文物;二是主张居者有其屋;就是要让老百姓都有房子住,建筑要真正地为大众享用。
罗哲文先生还说到文革时期。那个时期,和同时代的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梁先生和罗哲文都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但梁思成安抚罗哲文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长久,也不是共产党的本意,应该对未来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