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大风吹倒》/莫言/北京日报出版社/2024年11月
□不秋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困境,我们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莫言的新书《不被大风吹倒》或许能为此提供答案。这本书通过作者的人生故事、与友人的交往以及对文学与生活的思考,传递了一种穿越风暴的勇气,为迷茫中的读者点亮了一盏灯。
全书分为六章,收录了莫言40篇散文,内容涵盖他的成长经历、人生感悟、创作灵感以及对亲情与友情的回望。这些文字如山间溪流,缓缓流淌,带着岁月的沉淀与独特的生命哲学,为读者构筑了一幅多维的精神图景。
人生难免遭遇风暴,而莫言用生活的片段告诉我们,只要稳住心态,便是一种胜利。他以爷爷在狂风中拉车的回忆为开篇,借此揭示:“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能被生活打倒。”面对困难,我们不一定非要奋力向前,但能稳住不退,就已经是一种深刻的胜利。在爷爷的故事里,风虽猛烈,但他始终没有退缩,这种姿态揭示了一种生活哲学:即便身处低谷,也要坚守内心。
童年辍学后的莫言,用《新华字典》开启了自我教育的旅程。他提道:“大部分汉字实际上不是在学校学的,而是在阅读《新华字典》时学的。”对一个早早离开课堂的孩子而言,这本工具书不仅是知识的起点,更是生活的希望。从中我们看到了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力量,也感受到阅读对个人成长的深远意义。
平凡的生活同样充满价值。莫言在书中提到,每个人都应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他人定义的成功。他坦言道:“终其一生做一个平凡人,有错吗?”这种尊重平凡的态度令人动容。正如莫言所言,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而是一种安然的状态,一种与生活达成和解的智慧。现实中,我们总是容易被所谓“成功”的标准裹挟,陷入攀比与焦虑,而莫言提醒我们,接纳平凡、珍惜当下,平凡中亦可活出丰盈的意义。
亲情与友情是莫言面对生活风暴的重要支撑。父亲用“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的教诲,要求莫言保持骨气,又以“比别人矮半头”的叮嘱提醒他谦逊做人。母亲则以无私和辛劳撑起了家,她坐在梨树下捶打野菜的画面,成为莫言记忆中不可磨灭的温暖一幕。这些家庭中的点滴虽不惊天动地,却蕴含着平凡中的伟大,也为莫言提供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在友人中,余华的自由狂放深深吸引了莫言,他称余华为“清醒的说梦者”。莫言认为,余华身上既有童心的天真,又具备浪漫精神的热烈。他以此高度评价余华的性格特质和创作风格,这种直率与狂放让他们之间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共鸣。阿城的小说则以“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笔触展现了幽默与智慧,让莫言看到文学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深度。而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派”文学风格,则提供了创作方向与文学启发。这些交往不仅丰富了莫言的思想,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与支持。
除了亲情和友情的滋养,阅读与写作成为莫言面对生活风暴的另一种支撑。他提到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给了他关于小说叙事的全新启发,并形容对福克纳的阅读体验如同与伟大的作家“恋爱”。莫言用“灵感像狗一样,在我的身后大喊大叫”形象地描述了创作状态。这种灵感不仅源于阅读的积累,更来自他贴近生活、观察生活的创作习惯。他借用《封神演义》中的土行孙和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为喻,说明作家只有与土地和人民紧密相连,才能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生命力。
扎根于生活的创作态度,让莫言的文字散发出浓厚的人情味。他以朴实而深刻的语言,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情感转化为富有力量的文字。这些文字映照着读者的生活,也启发人们重新认识那些被忽略的日常温暖与生命的意义。
《不被大风吹倒》不仅是一部个人故事的汇聚,更是一场与风暴同行的启示。它提醒我们,无论生活的风雨如何猛烈,只要心怀勇气与坚持,就能在困境中找到方向。对每一位读者而言,这本书犹如一盏灯,照亮前路;又如一扇窗,连接外部世界的广阔与内心世界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