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父爱如山,沉默而深远。可我从小到大,对父亲的记忆就只有那一个背影——他被警察带走的那个雨夜。
我叫李小军,今年39岁。2000年的那个夜晚,我永远都忘不了。门外哗啦啦的大雨,屋里刺眼的手电光。父亲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低着头,任凭两个警察拿着手铐走近。
母亲在厨房里抹眼泪,我站在房门口,看着父亲被带走时回头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好好读书,别来看我。”
那时我15岁,正是叛逆的年纪。这句话让我又恨又怕,恨的是父亲的冷漠,怕的是从此以后真的见不到他。
父亲李大山是县建筑公司的工程师,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也算是有名的技术人才。他为人老实,不善言辞,整天就知道抱着图纸算计算。母亲常说他是个榆木疙瘩,连哄老婆的话都不会说。
可就是这样一个榆木疙瘩,却因为一场工程事故背了黑锅,判了15年重刑。那时候施工单位的领导走了后门,愣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我父亲身上。
事发后,我们家就像突然被雷劈中的大树,轰然倒塌。左邻右舍对我们指指点点,同学看我的眼神也变得异样。母亲每天以泪洗面,没过多久就带着我改嫁到了隔壁村。
继父王德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种着十几亩地,对我和母亲都还不错。可我就是放不下那道坎,总觉得自己背叛了亲生父亲。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2003年,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临走那天,母亲给了我一个旧皮包,说是整理老房子时找到的父亲的东西。那是个普通的棕色皮包,边角都磨秃了,但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在火车上无聊,我翻看这个旧皮包。意外地在夹层里发现了一个发黄的笔记本,是父亲的日记。翻开第一页,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今天工地查出偷工减料,张总让我签字。我没签,工人的命比我的前程重要。”
看到这里,我的手开始发抖。原来父亲早就发现了问题,可他为什么不说出来?为什么宁愿坐牢也不解释?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火车轰隆轰隆地向前开,我的心却怎么也安静不下来。窗外的风景飞快掠过,就像我这些年对父亲的思念,永远追不上,却也放不下。
大学暑假,我第一次去监狱探望父亲。可门卫说父亲不接受任何探视,我只能失望而归。在回去的路上,一个姓张的老狱警追了出来,悄悄告诉我:“你爸每天都在墙上刻下日子,算着还有多久能见到你。”
这句话像一把锤子,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父亲不是不想见我,他是在保护我。可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保护? 回到学校后,我开始暗中调查当年的事故真相。通过打听,我得知当时的副总张明富在事故后一年就买了辆奔驰,住进了高档小区。这在我们县城,可是了不得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工地附近的小饭馆遇到了当年的农民工老刘。他喝得醉醺醺的,看到我就红了眼圈:“你是老李的儿子?你爸是好人啊,为了救我们……”说到这里,他突然闭了嘴,再也不肯开口。
我的心咚咚直跳,连夜写了一封举报信,可如石沉大海。调查工程记录时,档案室的人说早就丢失了。母亲知道后,苦苦劝我放弃,说这些年日子好不容易安稳下来。
继父王德贵却出人意料地支持我:“男子汉做事,要对得起良心。”他还偷偷塞给我五千块钱,让我去省城查资料。
我辞去了工作,专心调查此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破旧的档案室里,我终于找到了当年的检测报告原件。那些数据清清楚楚地写着:张明富为了节省成本,擅自更改了建筑材料标准,我父亲发现后拒绝签字,并要求返工。
可就在施工队准备返工的当天,工地发生了坍塌。张明富把所有责任推给了我父亲,说是他渎职导致的事故。而父亲,为了保护那些知情的工人不受牵连,选择了沉默。
案件重审,父亲提前获释。可他回来后,整个人更沉默了。他拒绝起诉张明富,也不愿提起这些往事。直到有一天,我整理他的物品,发现了一个旧鞋盒。
盒子里整整齐齐地放着这些年我的所有照片,从高中毕业照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甚至还有我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原来,他一直在通过别人默默关注着我的生活。
在父亲的狱中日记里,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今天小军考上大学了。我让老张帮我出去打工挣钱,每月给他寄五百块学费。儿子,爸爸对不起你,但爸爸一定要让你上完大学……”
字迹歪歪扭扭,有些地方还被泪水打湿,晕开了墨迹。
父亲慢慢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他帮我装修新房,和继父成了好朋友。每天早上,两个老男人一起钓鱼,一起下棋,倒也其乐融融。
去年,张明富因为工程质量问题破产了,主动到公安局自首。父亲知道后,竟然去看望了他。回来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人这一生,最难的不是原谅别人,而是原谅自己。”
这些年,我终于懂了父亲的用心。他不是对我冷漠,而是用最深沉的方式爱着我。他选择了沉默,是因为有些真相比谎言更伤人。
作品声明:内容存在故事情节、虚构演绎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