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面图 | 《南海归墟》剧照

1

冯叔,我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小县城,这几年,工作很轻松,下班后就吃吃喝喝,日子很悠闲。可我不想就这么混一辈子,不想到老了再后悔年轻时不努力,徒留一堆遗憾。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却又像一个被关在玻璃瓶子里的苍蝇,四处乱窜却依旧找不到出路,毫无头绪,不知道该做什么。您能给我一点建议吗?

冯仑

有这样一句话,「人不可能变成神,但是要努力成为神隔壁的人」。如果你想干点有出息的事儿,就得多跟伟大的人在一起,在伟大者的熏陶之下,你会受益良多。

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能成就伟大,天时和地利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你可以努力和伟大的人在一起,接受他们的熏陶。

当你不名一文的时候,跟大人物直接沟通的机会很少,你要创造机会,把握机会,死死地缠着他们。

我十几岁的时候,一位老师告诉我,「你得追求进步。」我问老师,「怎么样才能进步?」老师说,「你得跟你周围在进步的人一起。」之后我就知道了,我要永远和我这一代人中最优秀的人在一起。哪怕我比他们差,他们是一流,我是二三流,那我也算不错。

所以,我从那时候起就努力向伟大的人靠近,在中学、大学时,我给很多当时很牛的人写信。

有一回,我写了一篇关于国际关系的论文寄给一个北大教授,他回了我封信,信不长,只有一页,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这封信我一直珍藏着,甚至在念研究生期间也不时拿出来翻看。不过除了这些为数不多的回复之外,大部分牛人都没有理我。

和伟大的人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非常渺茫,可是即便如此,年轻人还是要争取,死缠烂打,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相信你的执着是能够打动他们的。

十多年前,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在创业的道路上想多听听成功者的经验,特地从外地赶到北京,去拜访一些知名企业的企业家。但可能是他没有说清楚,或者人家时间也很紧张,他要见的人都不理他,他甚至拦了一些老总的车,都没能见上他们一眼。

这个年轻人当时堵在我公司门口,坚持一定要见我,我想他跑这么大老远也不容易,而且又那么诚恳,我就见见吧,因为对这类人来说,有时候可能两三分钟、两三句话的鼓励,就能彻底地改变他们的未来。见面之后,我发现他这人还不错,有想法、有韧性,临走时我告诉他,你要是再想见什么人的时候被拒绝,如果我认识,就帮你介绍一下。

后来他去见俞敏洪,人家不让他进,他就站在俞敏洪公司门口向我求救,问能不能说是我介绍他来的,我就跟老俞打了声招呼,说这人是我朋友,要是在公司就见他一下。他成功地见到了老俞,后来还见了好多人,这些人虽然都和他聊得不多,却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他坚持在创业的道路上努力,一直做得不错。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伟大的人直接沟通很重要,但也有点不现实。伟大的人都很忙,要见的人又多,有时候你就算死缠烂打也不管用,太猛烈了还会把这些大人物吓到,人家以为你是极端分子,就更不敢见你了。

所以,你也不用非要去见这些大人物,这里还有另一种能直接跟他们交流的方式——读书,我相信人人都可以做到。

中国古有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伟大人物「立言」的方式之一就是出书,几千年前的伟人言论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有书这个玩意儿。历经了时间考验的古今中外经典,里面全寄托着伟大灵魂,读这类书,能够学习到伟大人物的思想。

古时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诸葛亮不出门,天下大局却尽掌握在他的手中,这都是书的作用。所以,当我们不能和伟大的人近距离接触时,不妨读读伟大的书,效果也是一样的。

不断地读书、大量地汲取知识,你的自身价值会得到提高,你的视野会被拓宽,你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更深刻,当你的积累足够时,你自然就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而不至于找不到出路,毫无头绪。

2

伟大的人那么多,市面上书也那么多,该怎么去挑选呢,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好书还是坏书?

冯仑

首先,经典肯定是好书,经过几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反复锤炼之后,大家依然认为值得读的,肯定经典,肯定是好书。

最难判断是好书还是坏书的,其实是畅销书。

有一些畅销书像我们讲的时尚,一翻篇就可能是垃圾。畅销书里边,能变成经典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我们做建筑的时候,有一个智者跟我讲,「你要做时尚,还是做经典?」

我问他,「你怎么分别时尚和经典?」

他说,「经典就是不管社会怎么变,这个东西永远有价值。时尚就是今天很多人追捧,但很多一翻篇就是垃圾。」

所以,畅销书的好坏是很难判断的。

当然,要判断一本畅销的新书是好书还是坏书,我觉得也有一些办法。

第一,看它的细节。罗翔有本书叫《法治的细节》,敢于谈细节的书,我觉得好书居多,至少它能够把细节给你,你看完之后肯定会有收获,不会浪费时间。

第二,看作者是不是真诚。比如说,作者为人做事,很专注很真诚,那么他写的书就值得多看。比如说,曹德旺、王石做人做事做企业都很真诚,我觉得他们分享的东西很好,他们的书就值得看。

第三,看这本书是不是被人骂。我觉得也是个标准。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要写硕士论文,有一次去向导师请教。当时我二十三四岁,导师跟我说,「我告诉你,什么叫好文章?很简单,好文章就是一部分人说好,一部分人说坏;今天有人说好,明天有人说坏的文章。」

我问,「这怎么理解?」

导师说,「一篇文章写出来,如果百分之百的人都说好,那说明你无非是重复了一个常识,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如果所有的人都说坏,那说明你太违反常识了。所以,对一个事情的看法,既包含了常识,又不同于常识,才会出现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坏;这部分人说好,那部分人说坏。这样的文章才能够提供新的东西,激发大家去思考。另外,一篇文章,如果今天大家都说好,明天又都说坏,这篇文章就有价值。传世的文章都是被人反复蹂躏,今天说好,明天说坏,后天又说好。一直都被说好的,不行;一直都被说坏的,也不行。就得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不断地来回变。如果你能写一篇这样的文章,那就可以传世,而且有价值。」

他给我讲的这个文章好坏的标准,我认为也适用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