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于《人民法院报》1月4日 2版
夜已深,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的办公室里,副庭长丁明亮的眼睛,还紧紧盯着一份起诉书,被告人一栏“赵武”(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两个字,久久在他脑海里盘桓:赵武的原始户籍信息还能否查询到?他如今的身份“张彪”是否真的另有其人?赵武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张彪的……
这背后是一起跨越30年的旧案。
“1994年冬天,赵武一伙5人实施抢劫,并致一名被害人死亡。之后4人陆续归案,只有赵武潜逃多年音信全无。”据丁明亮介绍,到2023年6月,在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下,赵武终于落网。但他此刻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张彪。
“我原名叫赵武,生在赵店村,身份证号码记不清了。当年一起抢劫后,父母帮我搞到了邻村一个叫张彪的户籍身份,并将户口迁出。”尽管赵武作出如此供述,但对丁明亮而言,这样的信息远不足够。
被告人的身份信息,是刑事裁判文书中最重要的元素。“赵武究竟是冒用了张彪的身份,还只是化名为张彪,干系很大。”丁明亮解释说,如果张彪确有其人,且确实被冒名,一旦裁判文书认定被告人为“张彪”而未揭示冒名的情况,则会给真正的张彪带来生活上的诸多不便,甚至严重影响其声誉。
锚定这个亟待解开的谜团,丁明亮反复查阅卷宗,询问办案检察官,讯问被告人,但距离案发年头已久,且被告人父母逝世多年,兄弟姐妹对过往情况也不甚清楚,甚至被告人也记不清自己真实的出生年月日。
“看来必须往赵武的老家走一趟了。”去年9月,丁明亮带领办案团队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相关人员组成联合调查小组,驱车四百余公里奔赴被告人的安徽老家展开调查。他很笃定,“那里是赵武成长的地方,是其父母长期生活的地方,虽然时过境迁,但肯定还存在一些尚未被发现、需要深挖的线索。”
调查首日,小组成员先来到被告人原籍所在地派出所。眼看一个个标签几近脱落的档案盒,排满整整一面墙,很多还带有水渍印痕。“看这里!赵店村集北组。”丁明亮凭记忆很快认出被告人原籍所在小组的档案盒,在户籍底册目录表中发现了被告人父母名称及编号,可是个人页已无踪迹。户籍民警说,“已过世的人员,户籍底册会被抽掉销毁”。
接着,在派出所系统内查询张彪的个人信息,也是一片空白。平常最好用的查询手段行不通,就在大家涌起失望情绪时,丁明亮想起之前翻阅卷宗时发现,张彪的原户籍就在赵店村的隔壁湖湾村,于是又转身投入一堆底册中,目不转睛开始寻找。
“看!这户人家与张彪的迁出地址一致。”听到丁明亮略显激动的喊声,调查组的目光再次聚集。底册显示,这户人家的户主名叫张大,从年龄上判断应该是张彪的父辈。户籍民警说,“湖湾村已并入赵店村,两村的小孩都到赵店村小学上学”。会不会找到了张彪的父母?感觉即将接近真相,调查组带着收获的信息快马加鞭赶到赵店村村委会和唯一的村小学核实情况。几经周折,与一位老校长交流时,他告诉调查组,“学校纸质材料最多保存30年,仅剩的部分纸质材料存放在活动室角落的一处木质柜子里。”
尘封多年的材料柜几乎被灰尘覆盖,柜门一开,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柜内发黄的纸张因年代久远不再看得出一丝白色,纸角缺口亦透露出被小动物侵扰的痕迹。调查组成员拿出厚厚的学籍材料,掸去尘土、逐一翻阅,始终未发现赵武、张彪的名字。而据学校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回忆,记得有一位学生叫赵武,但时间太久细节模糊。经询问,老教师称自己认识张大,不过早就失去了音讯毫无联系。
一天时光匆匆,调查组迎着落日的余晖返回村委会。村委书记开玩笑道:“你们工作真够辛苦的,查个案要跑这么远,查得这么细!”
次日,村支书为调查组找来了全村姓张的三户居民信息,丁明亮带领调查组开始一一走访。从第一户人家得知,之前村里有四户人家姓张,20年前搬走了一户,这家的大儿子叫张德彪,不知道是不是和张彪有关系。
在第二户人家,调查组得知张大一家确实已于20多年前举家搬迁异地,家里有两个儿子,清明时还会回来祭祖,但具体叫什么不知道。赵武一家就住本村,父母早就过世,赵武在家里排行老五。
功夫不负有心人,答案到第三户人家终于揭晓:“张彪不就是张大家的德彪嘛,德是按辈分的排字,张彪就是张德彪,小时候大家都喊他彪彪。”
踏雪久寻梅终得见,只听丁明亮不住小声呢喃,“对上了,对上了。”调查组很快通过村干部联系到了现居合肥的张大家小儿子。最初,还被对方误以为是诈骗电话而挂断,经村干部解释,误会消除,大家伙顾不上午饭,赶紧驱车前往合肥。
在张大家中,调查组成员终于见到了张彪本人,原来他也在多年前改名叫“张涛”了,经过一一核实其父亲、本人的身份信息、迁移时间、年龄和更名情况,所有信息均能相互印证。
对赵武的行为,张彪感到非常愤怒,并对调查组特别是法院认真查事实,恢复他清白的举动表示感谢,一家人热情地挽留调查组在家中用餐。婉拒好意后,调查组又辗转至当地派出所、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调取了张彪户口迁移情况的书面材料,被告人冒用张彪身份的关键事实就此查实,张彪本人背负的污名得以澄清。
至此,消失的关键拼图终被找回,为期三天的调查任务顺利完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办理案件如此耗费精力,丁明亮却觉得非常值得。与时间赛跑,翻阅一份份发黄的旧档案;与记忆较量,同可能知晓案情的一位位知情人交谈。有时意外就像调皮的孩子,总会左右蹦跳突然出现,但坚定的信心加上不辞辛苦的调查,总会克服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
“现在宣判,被告人赵武犯抢劫罪……”去年11月,苏州中院一审宣判,判决书中援引了证人张大、张彪的证言,对赵武冒用张彪身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这不仅是对刑事审判重要性的贴切评价,更是压在刑事法官肩上的千斤重担、万钧责任。
端坐审判台的丁明亮,心中充满欣慰,“我们办的每一起案件,都要做到问心无愧、心有底气!”当真相浮出水面,当被冒名的张彪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所有对真相蛛丝马迹的细致追逐,一切生怕遗漏任何一点线索的入微心思,在此刻都有了回声。因为他明白,每次案件的办理,不仅是一次事实的查究,更是一次对正义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