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某是一位曾经的保险公司精英,却在离职后走上了伪造保单的不归路。他利用对保险行业的熟悉,以及对老客户的信任,精心编织了一场长达五年的骗局。近日,黄浦区法院的判决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廖某谎言的丧钟。他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案件的被害人——许女士,是一位善良而谨慎的都市白领。2016年,在一次偶然的保险购买过程中,她与廖某结缘。那时的廖某,专业且热情,给许女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的联系逐渐稀疏,仿佛两条平行线,再无交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2019年的一个午后,廖某的电话再次唤醒了许女士对他的记忆。电话中,廖某带着几分神秘与热情,向许女士介绍起一款年化利息高达5.4%,一年后即可自由支取的理财保险。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打动了许女士的心。出于对廖某的信任以及对高收益的渴望,她决定迈出尝试的一步。同年10月她与廖某签订了一份6000元的理财保险合同。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许女士仿佛被廖某编织的“财富梦”所迷惑,陆陆续续向廖某购买了20份高利息收益或追加养老金的理财保险,总计投入了30多万元。每当许女士心中泛起一丝疑虑,廖某总能以医疗保险返还、礼品折现等方式,用小恩小惠安抚她的不安。虽然这些返还的钱累计不过2万多元,却足以让许女士继续沉醉于这场“财富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梦总有醒来的时候。2024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许女士在A保险公司的客户活动中,鼓起勇气拿出那些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保单请工作人员核实时。那一刻,她的世界仿佛崩塌——保单是假的,而廖某,早在2017年就已从公司离职。真相如晴天霹雳,许女士如梦初醒,带着满腔的愤怒与不解,向警方报案。

于是,廖某的骗局终于浮出水面。原来,他利用从网络上下载的A保险公司保险单模板,以及私刻的公章,与客户签订虚假合同,骗取巨额资金。而这一切的动机,竟源于他离职后的一次投资失败。面对生活的重压,他选择了错误的救赎之路——利用昔日客户的信任,伪造保单,一步步将自己推向了犯罪的深渊。

检察官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黄浦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蔡旖旎: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同时,要仔细核对保单的真实性,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或相关部门咨询。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以便警方及时介入调查,挽回经济损失。

记者 / 邹嘉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网络

资料 / 区检察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