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和我党人员的“温柔劝导”下,最终打开了北平城门,象征性地完成了和平起义。
但,你以为这一切就像电影里的一帧帧切换,几个镜头就能搞定的事吗?
那可不,傅作义这位老兄在决定起义的过程中,可谓是要面对不少的“家务事”。
他手下有两位兵团司令,这两位可谓是“忠心耿耿”,忠到连老蒋都差点感动得落泪。
当时他们半信半疑地对傅作义说:“老傅,你这是真的?咱们不是应该跟老蒋混到底吗?”
可不管傅作义怎么说,这两位就是不肯点头,坚决要跟着老蒋去台湾。结果呢,跟随老蒋去了台湾之后,两人的命运可谓是各有不同。
01
1948年冬,辽沈战役打完,傅作义坐在北平城头上,对着飘来的北风叹气,仿佛预感到了什么不妙的事情将要发生。
但他心里还有那么一丝侥幸,觉得自己手上的兵力还能打一打,毕竟他还有55万人,不是摆设。
傅作义心里盘算着:“这淮海战役打得火热,人家忙得很,东野那边也累得够呛,应该不会这么快来找我麻烦。” 他还真是乐观,仿佛自己的城堡坚不可摧。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解放军早就没打算让傅作义过个安稳年。东野在淮海战役一边打得火热,一边已经悄悄地调了80万大军,就等着给傅作义一个“惊喜”。这可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当战斗一触即发,傅作义这才发现形势不妙。他赶紧召集将领开会,一本正经地说:“情况怎么这么糟糕?不是说他们忙着打淮海吗?这是哪儿冒出来的大军?
不妙!他立刻命令:“快,第35军去张家口支援,别让敌人把我们前门堵上了。”
然而,就在35军忙着往张家口赶的路上,东野的部队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其他要害位置给包围了。东野这招真是,走为上计。
傅作义看着地图愣了半晌,然后苦笑:“这下子好了,棋差一招,没想到解放军这么会玩。”
此时此刻,北平城内外已经是解放军的天下,傅作义的“抗战”显然是打水漂了。他摇摇头,苦中作乐地说:“这解放军真不是盖的,咱们这是自作多情了。”
02
傅作义坐在军营里,正在琢磨怎么挽救这眼看要塌的天。就在这时,老蒋的电报急急忙忙飞来,大意是:“坚守平津,别让解放军把门给堵上了。”傅作义看了看电报,心想:“这老头,到现在还以为我这儿是铁桶一样呢。”
不一会儿,美国白将军也来了,态度极其友好,手里拿着救命稻草似的援助计划,说什么“我这有办法,能让你撑到下个春天。” 傅作义心里嘀咕:“哎呀,您这是对牛弹琴,我这墙都快被人推倒了,哪还有春天。”
就在这杂乱无章的时候,天津那边传来消息,说是解放军一天时间就把守军给端了,傅作义听了这消息,感叹道:“这帮解放军,打仗速度比做饭还快。”
正在他一筹莫展时,中央派了个特别使者来,不是别人,是他的女儿傅冬菊。傅作义一看女儿来了,还以为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急忙问:“冬菊,你怎么来了?家里人都好吗?”冬菊摆摆手:“爸,家里没事,我是来劝您,咱们该往和平的路上走走了。”
傅作义心想,这女儿从小就爱说大道理,今天这么正式,肯定是来劝降的。他苦笑一声:“这局面,我看也只能听你的了。”
随后,中央的人来了,傅作义本以为会有一番大战斗,结果人家拿出一张和平协议来,讲得天花乱坠。傅作义揉揉眉心,感慨道:“你们这是逼着我学习新知识啊。”
最后,在一番周折之后,傅作义决定,为了人民的利益,还是放下架子,跟着和平的路走。他看着眼前的协议,叹了口气:“这一签,我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但心里也明白,这是最好的出路。
就这样,傅作义在众人的眼神中,摇身一变,从一位固执的老将军变成了和平的先行者。
03
在北平这块棋盘上,傅作义就像是个拥有满手好牌但不怎么会打牌的玩家。手里握着四个兵团,听起来挺吓人的,可实际上,能听他指挥的就那么一个孙兰峰部队。其他三个兵团的头儿都是老蒋的人,李文和石觉这两位更是对老蒋忠心耿耿,简直比对老婆还忠诚。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傅作义决定开个小会,试图说服李文和石觉一起和平解放北平。傅作义心里清楚,这谈话可能比登天还难。
傅作义开场就来个温情攻势:“兄弟们,咱们都是披荆斩棘来的,为的啥?不就图个安稳嘛。现在有个和平的机会摆在面前,咱们得好好考虑考虑。”
李文端着茶杯,眼神警惕地看着傅作义,仿佛他是个要卖假药的江湖郎中:“傅司令,您这是什么意思?老蒋可是咱们的顶头上司,这忠诚能二选一的吗?”
石觉也跟着附和:“是啊,傅司令,您这话听着怎么有点像要叛变的味道?”
傅作义赶紧摆手:“哎呀,别别别,我这纯粹是为了大家好。您看,解放军不就在外头吗?打过来咱们还得折腾。何不…咱们想个双赢的办法?”
就在这时,侯镜如插话了,他是我党潜伏在国军中的人员,心思活络,看场面能力一流。侯镜如笑着说:“傅司令说的也有道理。你们想啊,老蒋那边远在南京,咱们这儿的炮火和枪声他听得见吗?和平解放,大家好好活,不香吗?”
李文和石觉听了侯镜如的话,面面相觑,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和平论”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李文摸了摸下巴,想了想,说:“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咱们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
傅作义见状,心里暗想:“哎,这事儿有戏。”他立刻趁热打铁:“对对对,咱们都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岂不美哉?”
但李文和石觉始终觉得绝对不可以背叛蒋介石。
04
傅作义眼看着形势,不做点什么是不行了。在北平这局棋里,手法娴熟地把老蒋的嫡系部队一个个调到城外去了,真是把他们玩得团团转。这一招,简直就是换汤不换药,把他们从城里的大爷变成了郊区的流浪汉。
在中南海周围布下自己的人马后,傅作义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心想:“这下应该能稳住场子。”但内心深处,他还是忍不住腹诽:“这帮家伙,一个个顽固得就像锅底的焦碳,刮都刮不掉。”
决定时刻到来,傅作义摆出一副大哥大的架势,召开了一个“小茶话会”。实际上,这会儿他心里比谁都紧张,这不仅是因为要宣布和平起义的大事,还因为得面对李文和石觉这两个硬核角色。
会议上,傅作义故作镇定,开场白就来了个温情脉脉:“兄弟们,战争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大家都累了,不如咱们来个和平的,省得又是一地鸡毛。”
大多数人听了都点头,毕竟谁不想安安稳稳地过年呢?就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司令员们,此刻也都纷纷表示支持。只有李文和石觉,俩人当场变脸,一个劲地摇头,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坏消息。
李文一拍桌子,怒气冲冲地说:“这是要干什么,傅司令?咱们这是自断后路啊!”石觉也跟着添油加醋:“对,这不是跳火坑是什么?”
傅作义见状,赶紧耐心解释,差点拿出手绢来擦汗:“听我说,兄弟们,咱们现在这样下去,赢面多大?老蒋那边连个电报都懒得回,你们想清楚了。”
讲了半天,李文和石觉终于不那么抗拒了,但两人依旧脸色难看。傅作义见机,又抛出橄榄枝:“要不这样,你们如果真不想留,我亲自给你们安排飞机,送你们回南京去。”
李文和石觉对视一眼,最终无奈地点头,感觉自己像是被赶鸭子上架。不过,两人还是登上了南京的飞机,心里或许还存着一丝“老蒋救我”的念头。
北平的和平解放就这么定了,傅作义把自己的棋局收得干干净净。事后,他还特地对自己的团队说:“这事办得漂亮,就像春晚小品,笑点泪点都有,最后还有大团圆。”
05
说起来,石觉的日子好歹算过得去。你想,解放军渡江后,老蒋看到局势越来越糟,急忙给他派了个“任务”——驻守上海。还说什么要协助顾祝同“打打有意思的仗”。说白了就是,给他安排了个免费的“超难副本”,任务目标定得清清楚楚:“我们能守半年!”
结果,咱们的“快速解放模式”一启动,石觉那帮人连个反应的机会都没有,才半个月,上海就解放了。半个月!这速度快得像是做游戏通关,打得连石觉他们都没时间吃口饭,跟做梦似的,根本没机会磨出装备。
当时,石觉还是挺有英雄梦的。想着,要不跟顾祝同一起逃去台北,起码还能保住条命。可老蒋转身一拍屁股,把他派去舟山群岛驻守,给他个“浙江省主席”的头衔,听起来像是奖励,实际上就是一场公开的流放。他心里一想:“这算什么奖赏?倒像是把我打发到地球的另一端,去守一座岛屿。”
没想到,解放军的进攻就像打了个火箭一样,连舟山群岛都没能逃脱,给攻占了。石觉最后狼狈得像个捡了钱包又丢了钱包的小丑,急急忙忙跑去台北。逃命这事,他真是练得出神入化。
照理说,打了败仗的将领,老蒋是该给点颜色看看。结果,石觉走得时候可不空手,带着二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来到了台北。老蒋一看,心里乐开了花:“这才对嘛,这才有点气氛!给他点面子!”
于是,石觉被封了个“副司令”,专门负责岛上的反攻准备工作。你要是看着石觉那时候的表情,真是高兴得跟拿到一本战术手册似的。他心里开始有个“白日梦”了——“回家!不管怎样,总得有个机会回家看看吧,家乡的水土最亲切。”
老蒋看他那痴迷的眼神,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你是要回去的。等反攻成功,你就能回家了。”说完,还给他递了一张地图,像是给了他一张回家的车票。那一刻,石觉简直兴奋得像小孩子拿到了糖。想象着自己带着战斗的荣耀,回到老家,肯定能成英雄,成个历史人物,村里人都得拿他当典型。结果,你猜怎么着?
石觉老了,走街串巷,和台北的街头巷尾竟然成了最熟悉的朋友,早已不记得自己的家乡在哪儿了。那个“回家”的承诺?早就成了老蒋抛的空头支票,一场精心设计的笑话。你说,他这不是被老蒋给玩得团团转嘛?
06
1986年,石觉在台北过得挺郁郁寡欢的,一直想着“回家”的事,结果不知不觉就给这场人生大戏画上了句号。临终前,他憋了一肚子的怨气,忍不住吐槽:“蒋某人真是个大忽悠,说带我回去,结果我眼睁睁地看着就要见阎王了,还是在台北呢!”说完这话,他那心里的委屈也算是解脱了,反正死了就死了,活得真不如死了痛快。
说到待遇,石觉算是挺不错的,至少没人把他丢到荒山野岭。可那李文的结局可真够“拼”的了。解放军往南方推进时,李文想去台北?根本没这机会。
之后,李文的生活开始变得像魔术一样,换身份、换地方、换名字,最终在香港混了一阵子后,终于跑到台北。你以为老蒋看到他来,会热情接待?可别,老蒋看着他那副狼狈模样,简直就像看见了个街头卖艺的:“你这货,真没用!还是早点退休吧。”
过了几个月,老蒋也看不过眼了,找了个借口把他踢出了军队。
1977年,他病死了。说起自己的一生,他就那么一叹气:“原来我这一生,真是场空欢喜,蒋某人连最后的安慰奖都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