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二个关键十年。中国现有1.58亿青少年,是世界上第二大青少年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逐渐上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他们将通过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公众号平台逐步整理转发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组织精神科与心理学专家团队、媒体工作者,共同编写、创作的一套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动画,旨在加强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精神行为问题的广泛重视,指导家长、学校和社会认识相关疾病、理解相关问题。多方共同努力,为儿童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共同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科普之校园霸凌
在青少年的成长道路上,校园欺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它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严重的负面影响,还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与应对校园欺凌,成为大家共同的责任。
校园欺凌的多样性与危害
校园欺凌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身体欺凌、心理欺凌、性欺凌和网络欺凌等。身体欺凌如打人、推搡等,直接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心理欺凌则通过言语侮辱、情感虐待和社会排斥等方式,摧残受害者的精神世界;性欺凌利用性笑话、评论或手势等取笑他人,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尊严;网络欺凌则借助现代通讯工具,发送恶意信息、帖子或邮件,甚至未经同意发布他人照片,建立恶意网站,进行网络伤害。
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会导致受害者身体受伤,还可能出现失眠、噩梦、恐惧上学等问题,进而影响其人格发展和学业成绩。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应对。
家庭: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预防与应对校园欺凌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应营造和谐、平等、尊重、友爱的家庭氛围,杜绝家庭暴力的发生。与孩子保持沟通,多倾听和关注孩子的感受,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予以尊重和理解。
避免简单粗暴、过度严厉的养育方式,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孩子需要的帮助。进行校园欺凌预防个性教育,引导青少年培养自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解决冲突的技巧。发现欺凌的苗头时,坚定地反驳和制止,主动求助。
青少年:培养自信与自我保护能力
青少年自身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培养自信与自我保护能力。遇到问题不要一味自责,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解决冲突的技巧。发现欺凌的苗头时,要坚定地反驳和制止,并及时向家长、老师和朋友寻求帮助。
对于网络欺凌,要学会收集证据,联系网警,必要时寻求心理专业人员帮助。同时,要保持理性,不卑不亢地制止对方的不恰当言行,避免发生肢体冲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预防与应对校园欺凌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孩子共同成长。社会各界也应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校园欺凌的良好氛围。
预防与应对校园欺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成长环境。让大家携手共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您需要寻求帮助,一定要记得拨打山西省心理援助热线0351-8726199,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24小时为大家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