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供图

近年来,云南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扎实作好科技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十四五”以来,支持高校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700余项,财政科技经费累计达11.8亿元。

完善体制机制 夯实基础研究

云南大学多年生稻技术成为2022年度中国唯一入选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十大科学突破的成果;2024年,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在《科学》期刊发表;昆明理工大学应用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发表……

近年来,云南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投身基础研究,提升高校学科建设、青年人才培养质量及科技创新水平,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制定出台《云南省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深入落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等文件,即将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十五条措施》,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工作,为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设立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科技专项和昆明理工大学“双一流”创建科技专项,支持昆明理工大学43个专项项目,财政科技经费达4.57亿元。设立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科技专项,两批共立项30个项目,资助科技经费达1.09亿元,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省内外高校协同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省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为高校科研人员搭建了更高的科技创新平台。高校基础研究项目申报数量从2023年的1382项增加至2024年的2040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拓宽基础研究投入渠道,创新设立地方本科高校联合专项、昆明医科大学联合专项、云南省中医药联合专项、农业联合专项等涵盖省内近20所高校的多个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十四五”以来,各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共投入科技经费1.24亿元,带动各高校投入4.96亿元。

搭建创新平台 建强人才队伍

不久前落幕的2024年腾冲科学家论坛,促成招才引智项目110项,引进高层次人才280余名,促成招商引资项目600余个,协议总金额超820亿元。腾冲科学家论坛正逐步成为先进学术思想交流、政产学研互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

如今,以腾冲科学家论坛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建设,正有力支撑着云南省科技创新实现“加速度”。

为推动高校学科发展、培引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云南省主动参与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建设,依托高校建设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申报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布局建设90家省重点实验室,占全省比重达54%;1位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推动省内高校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云南省低碳技术国际研发中心、云南省光电材料及器件国际联合实验室等10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

云南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科技人才评价、人才培养引进等机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创新人才培引举措,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分层次递进启动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高端外国专家、团队3个专项。“十四五”以来,高校3人当选“两院”院士、6人入选科技领军人才,引进高端外国专家16人,设立顶尖团队5个、创新团队23个,选培省级“两类”人才153人,建立85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202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197项,其中高校牵头项目58项,占比29.5%。突出青年人才培养,由35岁以下人员承担的基础研究项目比例超过40%,236位新到云南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获得基础研究面上项目支持,一批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强化科教协同 赋能产业发展

围绕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云南省坚持以“用”为导向,积极支持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与省内龙头企业组建铜铅锌、锡铟、新能源材料、绿色铝基材料等创新联合体,突破复杂铜铅锌矿采选、大型化短流程变革性冶金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10余项。支持高校围绕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克超薄大尺寸高效单晶硅片切割工艺,完成165微米片厚量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在1300℃长时服役的铂铱合金(Pt-Ir)基多组元超高温合金粘结层,并实现批量喷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出高活性、低成本单原子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新技术,使光催化产氢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成为可能。云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构建的葡萄“打伞”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应用体系,物理避雨控病技术覆盖云南70%以上多雨产区和80%以上低纬高原干旱河谷产区;昆明理工大学科研团队构建了减、截、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农田面源污染调控系统,广泛应用于楚雄、大理、昭通等州(市),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此外,围绕基层科技需求,从高校选派科技特派员778名、“三区”科技人才1624名、科技副总123名,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开展科技服务,实施成果转化,引导广大高校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十四五”以来,全省高校共登记技术合同5022份,合同成交总金额达37.4亿元,高校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资金超过3.5亿元。(记者 苏宇箫 陈怡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