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经济,是什么经济?
先解释一下谷子,网上的定义是这样的:“‘谷子’来自二次元文化,是基于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内容IP(知识产权)而衍生出来的周边商品。”
就是对于一些特定IP开发的其它周边商品,目标人群就是这些IP的爱好者、拥戴者。
按流程来说,是先有IP,再有谷子。
但现在这些周边都成了谷子经济,开始在资本市场竞相角逐的时候,那我觉得就有点不一样了,这完全要倒过来了。
先前IP都是无心插柳火起来的,被人发掘开发才有其它衍生物;现在有种情况是:没啥大IP,直接重金砸个IP出来,爆火一阵,然后趁热打铁赶紧开发一下相关产品和服务。
虽然不全是这样,但还是有部分是这样。
1.潮玩的成功
要说比较典型的谷子代表,那还是潮玩。
最先看到的一个故事,是一名在东南亚做潮玩生意的东莞老板爆赚几千万。
光看标题就很吸引人。
点进去一看,小玩偶也是追风火了一把。
主人公阿黎做的小玩偶是自己的原创IP,像个布娃娃。
(图源网络,侵删)
看到这个图,我倒是想起来了。之前出去瞎逛,就看到过有不少人摆摊卖着这种小娃娃,不是这种毛绒绒的,很像那种用毛线织出来的。
能看出手工制作,具体也不知道怎么做的,反正就是这种小玩偶。
不是很关注,看到时也是想的:我只看看,买是不可能买的。
所以,只能说潮玩还是有它特定的消费人群的,喜欢的非常喜欢,不关注的都不明白为什么它就能赚钱。
2.IP的价值
“我们的成功不是盲盒的成功,而是潮玩的成功。”这话是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说的。
泡泡玛特,潮玩第一股。
表面上看是抽盲盒,买潮玩,本质上还是要依赖优质的IP和强大的运营能力。
用自己的理解概括一下泡泡玛特的商业闭环:
签约代理IP、内部设计IP,再根据IP生产潮玩,讲好故事联合营销进行销售。
看到潮玩都在强调IP了,突然想到这几年“IP”的刷频率还挺高的。做自媒体也在讲个人IP,影视剧也在说要出爆款IP。
所以,IP到底是怎么呢?
我只能说,成为IP的是极少数。就像泡泡玛特做潮玩,虽然做得很大,但运营的IP个数也就几十个。
以这几十个IP为基本盘,就撑起潮玩这么大一个产业,想想还是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有网友对此评价:艺术家是没有足够的能力,这里主要就是指钱,去打开这么大一个潮玩市场的。
现实一点解读就是,艺术家有设计作品的能力,但缺少释放作品价值的实力。
怎么办呢?那就多方合作,实现共赢了。
所以,当不少人都在说有些专业、有些行业没有啥赚钱能力时,其实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能够摸到变现天花板的,甚至都没有上限。
毕竟,价值和价格,都是人为定义的。
等大家内心都缺点什么的时候,说不定就是“无用之物”最值钱的时候了。不过,这只是我想说的,也不用太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