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三国时代是中国政治动荡的时代,战争频繁,各方势力争夺天下,各种谋略、计策层出不穷,空城计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战争的舞台上。

因为有了《三国志》的记载,所以才有了《三国演义》的铺垫,所以这个时代的“空城计”,与其他时代的“空城计”相比,有了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知道的人很多,模仿的人也很多,真假混杂,众说纷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些传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当属《三国演义》中记载的“空城计”,蜀汉首次征讨,然后“马谡失街亭”后,在西城上演了一出“弹琴退司马懿的戏码。

不过,这部美妙的小说与其说是真实的,不如说是虚构的,而这一阶段“空城计”的真实例子,在历史文献中也有不少。

一、“空城计”在史家中的运用

东汉末期,三国时代,曹,刘,孙三家势力之间的斗争十分惨烈,他们都曾使用过“空城计”,并多次成功。

历史上记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其中最有名的“空城计”,是指建安24年春,赵云与曹操在汉水边的一次交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镇守汉中的主帅夏侯渊已经阵亡,于是曹操亲自率兵赶赴汉中,和刘备僵持不下,然而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的“空城计”,彻底改变了这一次的战争,改变了整个天下的局势。

赵云与曹操在汉水之役中所使用的“空城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诸如《三国史话》,《三国人物评传》,《夜话三国》,《(三国演义)中的悬案》,均以“空城计”为实例,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这使曹刘两方阵营在汉中的兵戈提前告一段落,也使刘备在某种程度上更快地称王称帝,同年3月,曹操出兵汉中,却没有和刘备正面交锋,而是在和赵云一战之后,于5月返回长安,因为他的手下已经伤亡惨重。

刘备不再担心北方,便在这一年的7月,自封为汉中之主,第二年正式登基,至此开启三足鼎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吴孙权称帝之时,将军朱桓在曹魏入侵时也使用了“空城计”,这一策略同样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

黄武年间,副将军润须都尉祝焕曾在濡须堡设防,沿濡须河而下直抵长江,为了占领这块要地,采取声东击西策略,声称将东攻羡溪,而身帅步骑数万向濡须。

朱桓本来派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到了羡西,但是在他得到消息时,曹仁的军队已经到了济西七十多里之外,他赶紧派人去追击,谁知士兵还没有回来,曹军就到了,而在此时,朱桓所率的军队,已不足五千,众将都是惶恐不安。

朱桓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到,他一边稳住军心,一边安排战斗,他让军队停战,表现出自己的软弱,让曹仁放松警惕,然后趁势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仁上了他的当,并没有全军围剿,反而兵分三路,一路是他的儿子曹泰去攻打润许港,另一路由将军常雕督将乘油船袭朱桓部曲妻子所在地中洲,他自己则带着一万人去守卫橐皋。

朱桓统帅大军,逼退曹泰,并派兵夺取了油船,并斩杀了常雕,生擒了曹将王双,曹兵也被杀了一千多人,此役击溃了曹军的士气,也为孙吴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桓因此被封嘉兴侯,升为振武大帅。

魏黄初七年八月,魏将文聘在江南的石阳城抵抗了孙权的进攻,这也被称为“空城计”,虽然与《温煦》、《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等典籍不同,但从这些内容来看,确实是一场精彩的“空城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聘不但给了孙权一个“空城”的印象,还说他“自卧舍中不起”,因为文聘是个“有威恩”的人,所以曹操常说他是个“真忠臣”,所以孙权才会相信温召不是个“不负责任”的人,反而起了疑心离开了。

《温煦》一书中,曾提到过文聘在孙权败退时的“追击破之”,还有死守石阳一役,彻底扭转了战局,导致令孙权夺取江夏之计落空。

相对于上述三个“空城计”,在嘉禾五年武将陆逊将“空城计”活施于人前,孙权派遣大将军和大将军诸葛等统帅从夏水河入汉水,向襄阳发起攻击,陆逊派去向孙权汇报战况的心腹手下,在归途中被曹兵抓住,诸葛瑾心中大惊,觉得自己已经被对方摸得一清二楚,应该立刻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逊不动声色,对诸葛瑾道:

“且当自定以安之,施设变术,然后出耳。今便示退,贼当谓吾怖,仍来相蹙,必败之势也。”

所以,他与诸葛瑾商量了一下,让他指挥着所有的军队,装模作样地对襄阳发动了攻击,曹兵素来畏惧陆逊,见吴军来势汹汹,便向城内退去。

这时,陆逊率军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上了战舰,然后缓缓归来,在归途上,他又以游猎为名,在安陆和石阳两处小镇和集市上大肆攻击,俘虏了上千名士兵和百姓。

陆逊在这场战争中,故意示强,隐藏实力,然后趁势强攻,将“空城计”发挥到了极致,当真是难能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被人误解为“空城计”

除了以上提到的“空城计”和带有“空城计”意味的战略外,也有一些战争被误传为“空城计”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曹操在汉兴平二年的时候,在定陶击败了吕布,这一战,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有过详细的记录。

实际上,《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曹孟德战吕布,已经叙述了曹操和吕布抢定陶器之战,这一点和诸葛亮“空城计”并列为一部长篇巨著。

而且,把定陶之战说成是“空城计”,也是不对的,曹操攻占定陶城,是其“北定兖州”的重要策略之一,但由于路途遥远,需要大量的粮草储备,才能打持久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三国志》和王沈的《魏书》可以看出,由于军队出去收割庄稼,曹营处于无人看守的状态,吕布的失利,是因为第一天多疑,第二天冒进,所以曹操并没有设置“空城计”,完全是吕布个人的问题。

虽然第一日兵力还不到一千,但是曹操还是命令女子们去防守,并且“悉兵拒之”,第二日“半兵堤外”,“轻兵挑战”,所以,曹操攻下定陶城,是一场伏击,并不能算是“空城计”

三、“空城计”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两晋南北朝时代,文人雅士与民间艺术家之间,流传着关于三国“空城计”的传说,《三国志平话》是一部以三国为主题的平话集,是一部以文学为视角,对诸葛亮的“空城计”进行描述的一部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本书的剧情并不复杂,描述也很粗糙,但是,这本书的价值,还是很高的,罗贯中的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围绕着刘蜀与诸葛亮的故事展开,为了剧情的要求,并未记载“文征镇守石阳”、“陆逊破襄阳”等战役。

第71回、85回中,着重描写了“空城计”中的“赵云打汉水”、“朱桓保扶须”等战役,其中最精彩最有影响的,自然要数《武侯抚琴退仲达》中的“空城计”了。

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鬼莫测”和大智大勇,作家用一千五百多字,描述了诸葛亮在西城驻扎的时候,仅带着二千五百多人。

而在司马懿十五万人的围攻下,依旧保持着冷静,“遮掩旌旗”,“大开四门”,并且让二十多名精壮士兵伪装成普通士兵,制造出一种假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垂首扫地,视而不见”,自己则在城墙上“焚香操琴”,让司马懿误以为敌人在等着自己,吓得落荒而逃,并感叹“我比不上孔明”,把一个所向披靡的诸葛亮描绘得惟妙惟肖。

四、“空城计”在诸葛亮心目中的起源与演变

《三国演义》诸葛亮在西城“抚琴击退司马懿”的传说,经过了一个士人讲述、民间传播、小说演绎、艺人说唱、百姓接受的过程,由王隐《蜀记》为滥觞,“赵云战汉水”史事为基础,王平收聚散卒的事迹和《三国志平话》的描写为借鉴。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从郭冲的“条亮五事”中的三个中的一个衍生而来的,历史上称之为“郭冲三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冲,出生于西晋时期的金城,可能是一个很早就开始崇拜诸葛亮的人,他对当时人们对诸葛亮妄自尊大,以势压人,浪费百姓钱财的说法很不满,便讲述了五个诸葛亮超群的事迹,第一个便是“空城计”

诸葛亮在阳平关驻扎,魏延率领全军向东进发,留下一万多人驻守,不料魏将军司马懿率领二十万人,突然杀来。

诸葛亮虽知寡难敌众,但“士气高昂,命全军卧旗休整,不许出帐”。

命四个城门大开,司马懿以为有埋伏,当即撤了回来,《三国志平话》中将诸葛亮睿智沉着和临危不乱,表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裴松之在《三国志》中引用了“郭冲三事”之后,又从司马懿在阳平并没有与诸葛亮“相抗御”,如果司马懿有二十万兵马,那就可以强攻,不会轻易离开。

诸葛亮平生小心谨慎,从不使用“重兵在前,而以轻弱自守”的策略,“对子毁父,理所不容”四个方面予以驳难,并指出了“举引皆虚”的观点。

虽然《诸葛亮传》中对裴松之提出的质疑是合理的,但是《蜀记》中的这个传说却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诸葛亮的“空城计”在唐、宋两代的百姓中也渐渐流传开来,裴松之在《三国志》注释中引用“郭冲三事”,使诸葛亮的“空城计”得以流传开来,若非如此,仅凭《蜀记》中郭冲的口头叙述的话,“空城计”就不会被人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三国演义》来说,裴松之的四个辩驳,罗贯中或许觉得非常有说服力,阳平关是沔阳县,位于汉中的中心地带,不但远离魏蜀两国的战场,而且汉中是益州的要害,是生死攸关之地。

没有了汉中便没有了蜀国,诸葛亮一开始就被逼得走投无路,亡国灭种,这不仅违背了历史事实,更是不可思议。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觉得“空城计”的情节很有诱惑力,作为小说素材难以割舍,因此,罗贯中合理地改变了“空城计”的地点以及人物和情节。

一是将事件发生的地点由原来的阳平改为非常靠近祁山前线的西城县,其次,将司马懿从婉州“调”至长安参加祁山之战,并将其“提前”到了祁山之地,第三,将原本的魏延东征,变成了大军开拔到祁山前线,马谡失去了街亭镇,导致了敌人的逼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加入了诸葛亮在城墙上“焚香操琴”的剧情,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悬疑和趣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所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广为流传,成为众人皆知的故事。

五、诸葛亮“空城计”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现实背景

三十六计的历史上,“空城计”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一部诸葛亮“空城计”的虚构小说,在经历了民间传说、艺人流传、士大夫们的长期过滤和加工后,能够被大众所熟知,除了文艺的需要外,还有其深层的社会根源。

在罗贯中的小说中,诸葛亮是他心目中的头号人物,明嘉靖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从汉灵帝建宁到武帝太康,一共有24卷,其中诸葛亮活动的二十八年,就用了14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传至今的《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其中五十三回都提到了诸葛亮,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曹魏的首次进攻中,因为错误地任命了马谡为统帅,直接导致了整个战线的崩溃,也因此而宣告了他的败亡。

然而为了将诸葛亮的罪责降到最低,避免他那超凡脱俗的形象崩塌,所以,他将赵云与王平两人的“空城计”传给了诸葛亮,削弱了王平“收拢敌军”的能力,让诸葛亮在关键时刻施展“空城计”,震慑敌军。

因此,罗贯中创作这个剧情,是为了替诸葛亮讨回公道,而从“空城计”的角度来看,这个功劳自然是要落到诸葛亮的身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并传播开来的,诸葛亮在后世因其身居高位、功勋卓著而受到人们的缅怀与褒扬。

他去世之后,“百姓巷中祭祀,万州之地祭祀”,蜀人甚至推恩至其后人,从隋到元到明,诗词、散曲、笔记、平话、杂剧等,都是对刘蜀和诸葛亮的赞美之作。

《三国演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把“空城计”写到诸葛亮的名字上,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符合民意的。

在诸葛亮身上加上“空城计”,更是让他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因为人们对善心、忠贞、刚毅的追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意愿,所以三国时期蜀汉君臣在这一层面上,恰好具备了一定的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途巷中小儿,听说古语,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空城计”这样的英雄事迹,都被记在了诸葛亮的名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所认可,被人所熟知。

时至今日,诸葛亮的“空城计”仍在京剧、晋剧、徽剧、秦腔等戏曲中上演,而这种“空城计”的广泛传播,使得其他的“空城计”都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对此你怎么看?请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