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烟火气
一缕故土情
福州晚报和聚春园集团联合推出《八闽全席》栏目,从掌勺村妇、闽菜乡厨,到名厨主理,以影像方式展现滋味万千的闽菜菜肴,讲述关于它的动人故事。
我们希望在香味扑鼻的美食中,记录闽菜的古今传承与创新,见证其融合交流,呈现闽菜之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
今天让我们一同观赏
《八闽全席》第十七期
——“吉元闽菜”的故事
62岁重出餐饮江湖
让闽菜在年轻人中“圈粉”无数
福州吉元食家的王美涛
可谓是宝刀未老
数十年来
他总是站在餐饮潮流的浪尖上
而他说,自己的成功
全是因为爱吃,爱闽菜
《八闽全席》第十七期,就让我们走进位于新权南路的吉元食家,听听满腔闽菜情怀的王美涛和闽菜的故事。
乌金目鱼卷
2023年,已经“退休”3年的王美涛和妻子一拍即合,带着闽菜情怀,再次把自己的餐饮品牌“吉元”开起来了。过去是吉元大酒楼,现在是夫妻档的吉元食家。
而今,店开了一年多
陆续还有老顾客回归
“还是当年的老味道”
80岁老食客感叹
总算等到又开店了
20多年前,他就常常光顾吉元
比如店里的乌金目鱼卷
黑到“伸手不见五指”
令他十分想念
将目鱼切成目鱼花后,过水捞成目鱼卷备用。锅中下底油,加入生姜末煸香,再倒入目鱼墨和少许水,加入盐巴、味精等调料,最后加入捞好的目鱼卷炒一下即可。
新鲜的目鱼肉质紧实
带着海洋的气息
加上墨汁,另类的黑
十分特别
新派拉杂炣
王美涛做餐饮30多年
他参与过的每一家店
都颇有名气
1989年,五四路上开起一家名为“伊法达”的港式餐厅,掀起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州第一波“火锅热”。而他正是“伊法达”当时的总经理。
福大北门曾有一家禾多快餐店,老福大人无人不知。这家店,正是1993年王美涛在香港取经归来所开。当年,这家店走的是“高端路线”,吃快餐还送水果,特别火爆,甚至有人特意打车来吃,因为那时福州没有一家快餐店这么做。
生意越做越大
王美涛动起开酒楼的念头
他以吉祥又吉利的“吉元”为名
在六一北路开起了吉元酒楼
主打闽菜
从此吉元酒楼成为一代人记忆里
传统好吃闽菜的代表
特别是2005年吉元酒楼搬到新闻大厦后
生意更加火爆
其中一道拉杂炣
总能勾起“老福州”的童年记忆
“当时一位老华侨来吃饭,说很想念困难时期吃过的拉杂炣,我们就开始打造新派拉杂炣。”王美涛介绍,拉杂炣来自福州民间,是将酒桌上剩下的菜底混在一起再次烹饪。再分赠亲友食用,是许多在外游子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
而今,新派拉杂炣不再使用剩菜,而是先准备十余盘菜,如南煎肝、青椒炒猪肚、荔枝肉、肉皮酸辣汤、太平燕、香油大虾、姜葱炒蟹块、炒炖土猪蹄、爆炒大肠、酸辣鱿鱼卷等,然后加入白菜、花菜、芋头、芹菜等重新下锅再次烹煮,然后装入砂锅中即可。
“这拉杂炣的味道可以说是百味大杂烩,而今我们通过标准化,创新做法,重新呈现。”王美涛说。
吉元炸糟鳗、香煎鲜虾饼
2015年
吉元酒楼安家金仕顿大酒店
给酒店带来满满人气
2019年,王美涛决定不再续约
正好疫情来了
顺其自然
当时即将六旬的他开启“退休”生活
“退休”在家实在无聊
王美涛想做一件好玩有意义的事
他说,那一定是闽菜
视频截图
2023年5月
店开起来了
而今的吉元食家
没有过去酒店的规模
王美涛开启了自己采买的生活
“我始终认为,食材好是经营成功的根本。”王美涛说,要还原闽菜的本味,同样的,秘诀在于食材。
于是他开始在八闽大地
天南地北寻找食材
长乐、霞浦的海鲜
闽侯山里的猪肉……
连炒面用的切面
也是特意从鼓岭寻找纯手工的
视频截图
比如吉元炸糟鳗
依然是外酥里嫩
带着酒糟的香味
将鳗鱼去骨切方块备用,将生姜末、红糟加入调料调好汁后,再加入鳗鱼腌入味道。然后把腌好的糟鳗两面压上地瓜粉,入油锅炸熟即可。
同样香煎的鲜虾饼
也是招牌菜
将鲜活的虾剥成虾仁后一半打成虾滑,一半切丁,后面合起来一起加入配料(马蹄、香菜)、调料(香葱油 ),拌成浆倒入磨具成块后,放入煎锅油煎即可。
传统的闽菜
虽然吸引了老食客
但三年“脱节”
王美涛也感受到“生意不好做”
在保持传统闽菜品质的同时
他在女儿怂恿下
曾经“晕镜头”的他开始借助新媒体
自己出镜拍摄短视频
没想到效果出奇好
随着视频火爆,吉元食家和王老板火了。“最明显的感受是,店里的年轻人多了很多。”王美涛介绍,很多年轻人带着长辈寻找传统福州味道,也有许多年轻人带着外地朋友来感受正宗闽菜。年轻吃货们吃过后,又“自来水式”宣传,助力这个小小的美食店火出了圈。
视频截图
如今,在吉元食家里
王美涛带着团队
依然秉持
“就是要把食客宠坏”的原则
用真材实料的传统闽菜
用带着创意又不失闽味的创新菜
用顾客至上的服务
让新老朋友相聚
记者 雷岩平 陈丹/文 林双伟/摄
新媒体编辑 李琼
监制 管慧 危砖黄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