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前两个交易日,好一个开门绿,傻眼了吧。

没事,不要想太多,网上谣言一片,不要轻信。

这两天很多朋友找我讨论前两天的总结内容,他们思考的比较多,也比较深。

原文链接:《总结2024年,展望2025年!》

其中有一个问题最具代表性,也是问的朋友最多的,文章原话是这一段:

“有些人看重的是股权本身,而有些人看重的是股权的票面升值空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如果是股权本身,那么意味着持有它,就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股东,公司的经营就会跟你息息相关。

如果是票面升值空间,那么意味着持有它,就等于是上了赌桌,诸多赌客围绕这张票据进行博弈,胜负看天意。

当然还有不少人介于两者之间,这其实是最糟糕的,任何事情不上不下,或者模棱两可,自我欺骗性会很强,永远没法进步。

但是这个东西只能自己去悟,外人讲再多,道理懂再多,都没用。”

问题的核心是后面这两段难以理解,为什么介于两者之间是最糟糕的?

这个问题其实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出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选择困难症,第二个是既要还要。

很多事情正确也好,错误也罢,其实没那么重要,而且正确和错误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

我们一生几十年的时间里,会做出无数个选择,这也就形成了我们的命运轨迹。

这些选择里面,有极少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有三五个人生转折点性质的选择,但是绝大部分选择,单独拎出来似乎都没那么重要。

正常情况下,相对自己来说,越重要,影响越大的选择,会更谨慎,考虑会更多,因为担心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是要把未发生的事情,有条理有逻辑的想清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这跟对错没关系,很多人没有一个思考的框架,想事情总是东想一个点,西想一个点,事情但凡复杂一点,或者不确定性多一些,就会变成浆糊。

这其实不是能力问题,是习惯问题。

自从电子产品普及之后,人们逐渐失去了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用笔写字。

古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用文档、备忘录等等也是一样的啊,用手机多方便,用键盘敲多舒服。

这个事情我不做评价,我只说我自己,常用的文字和思维导图软件,我全都用过,而且现在都还在用。

但是,我在真正深度思考的时候,我依然会选择用纸和笔,手动记录。

思考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杂念,也不会被任何东西干扰。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真正去做,是很难的,尤其是思考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做到持续沉浸在脑海里。

可恰恰越重要的事情,越复杂的事情,需要思考的就越多,时间自然也更长。

这跟平时在手机备忘录随手记录一点东西不一样,如果非要说拿着手机或者电脑深度思考,然后用备忘录或者office软件记录也是一样的,那就当我没说。

愿意听的朋友,可以尝试重新拿起纸和笔,多写多画,我认为这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办法。

而且当你习惯之后,自然会形成一套属于你自己的思维模式,每次当笔尖开始触碰到纸张,就开启了这套模式,这也就是思考的框架。

有了这个框架之后,每次做选择的时候,就会把能够想到的可选项都写出来,然后逐一思考分析,最后衡量对比,不管多复杂的东西,在纸上都是一目了然。

相比于装在脑海里和显示屏上面,我觉得纸张的承载效果和效率会更好。

这可能是解决选择困难症一个有效的办法,完全是可以通过锻炼获得这个能力的。

至于既要还要的问题,这是人性,太难克服了。

比如贪便宜或者想不劳而获都是典型的代表,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的本质,每个人的一辈子,都是不停的交易的过程。

而且诸多交易是会跨越时空的,是会联动的啊,也就是当下的某个行为,可能在以后某个阶段才体现出结果。

可是人们往往不会想那么远,只会想着此时此刻我占便宜了,那就可以了。

而且拿到手的便宜,看得见摸得着,比啥都有说服力,至于会失去什么,几乎都不会去考虑。

大多数人之所以很难跨越阶层,或者说很难突破当下的圈子,99%的原因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无形中会让机会流失。

机会为什么会流失?

因为机会也是交易品之一,我们经常说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这样来的。

可是这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机会这个东西是虚的,它不像花五毛钱买个棒棒糖。

那么在面临交易的时候,或者说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会有这样一种心理,这东西居然还要花钱,或者说这东西居然这么贵,都可以让我吃一顿好的了。

这个现象非常普遍,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底子太薄,这也是未来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的原因。

因为很多小机会,其实是很廉价的,对于有钱人来说,花个几百或者几千甚至更多,会觉得无所谓,但是对于底子薄的人来说,花几十块钱都舍不得。

你看,区别就来了,有钱人尽管可能会浪费一些钱,但是获得的机会远远多于不愿意花钱的人,然后他们自然就会越来越富有,这就是社会现实。

但是每个人又是追求梦想追求成功的,所以就会产生既要还要的心理。

一方面既要有所收获,另一方面还想要免费或者不劳而获。

这个群体其实是痛苦的,要么不要有梦想,直接躺平,要么不计代价,积极努力,这两类都没问题,反正一辈子几十年,怎么过都是过。

可是很多人偏偏怀揣梦想,又不愿意付出,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所以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躺平心有不甘,向上爬力又不足。

于是停在半坡上,左顾右盼,前思后想,消耗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投资,也是一样的,前天的总结说了,股市参与者有三个群体,其中两个就是投机者和价值投资者。

不管是投机也好,还是价值投资也罢,都不能去指责。

我当然是建议我的读者朋友选择价值投资的,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轻松,第二个是安全性更高。

但是也有人愿意冒风险,愿意辛辛苦苦去盯着盘面,或许有些人还享受这个刺激的过程,也无可厚非。

所以只要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投机,然后无怨无悔承担一切后果,是没问题的。

退一万步来说,哪天突然悟了,不想这么累了,也不想焦虑痛苦了,那转型做价值投资,也是很正常的。

还有对本来就是做价值投资的人来说,不想这么平淡了,也不想这么熬下去了,那转型去投机,试试刺激的滋味,也没问题。

怕就怕介于两者之间,一边想着价值,一边想着明天的股价。

有人或许会疑惑,既然两者都没问题,那么两者结合起来,那不是更好吗?

也就是投机的时候,顺便考虑一下价值,让投机更放心,或者价值投资的时候,顺便考虑一下实时股价,说不定趁着股价的波动多交易几次就能多赚一点。

这个逻辑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一个带有很强自我欺骗性的陷阱,不信的尽可以自己去尝试,我在专栏再讲这个问题。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武侠迷,钟爱诸多武功秘籍,每一门似乎都独步天下。

但是你猜如果有人同时练习多门上乘武功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