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作为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其地位本应举足轻重,然而,历史上却有不少学者对其持批评态度,甚至有人将其称为“最不靠谱的正史”。这一评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晋书》在编纂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其在后世引发的争议。本文将从《晋书》的编纂背景、内容特点、后世评价等多个方面,探讨其为何会给人留下如此不靠谱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书》的编纂始于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成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由房玄龄等人主持编纂。这部史书以臧荣绪的《晋书》为蓝本,采集众家史料,集思广益而终成书,共有本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卷,是唐初编修的史书中卷帙最多的一部。唐太宗为之撰《宣帝纪》、《武帝纪》以及《陆机、陆云传》、《王羲之传》的论赞,因此此《晋书》被称为“御撰”。作为官修正史的开山之作,《晋书》所反映的史学思想和所采用的史学方法为后继官方史学定下了基调,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然而,《晋书》的编纂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唐太宗出于处理现实政治斗争以寻求身后皇权稳定,与恢复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名教以维护封建统治之需,而下诏重修晋史,这使得《晋书》在编纂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同时,由于编纂时间紧迫,参与编纂的人员众多,分工虽然明确,但缺乏默契的配合,导致《晋书》在内容上出现了不少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晋书》在文辞上过于追求华丽,可读性较好,但不免有编者艺术加工的成分在里边,反而降低了可信度。刘知几在《史通·论赞篇》中曾批评道:“大唐修《晋书》,作者皆当代词人,远弃史、班,近宗徐、庾。夫以饰彼轻薄之句,而编为史籍之文,无异加粉黛于壮夫,服绮纨于高士者矣。”这说明《晋书》在编纂过程中,过于注重文辞的修饰,而忽视了史实的真实性,导致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其次,《晋书》在采择史料时,过于注重小说的笔法,而忽视了史书的严谨性。据高淑青在《唐初<晋书>采撷<世说新语>因由初探》中的统计,《晋书》共引用了《世说新语》的内容多达四百余条,这些条目多涉及人物的逸闻趣事、言谈举止,而非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政治决策。这种做法固然增加了史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却也使得《晋书》在叙述历史时显得琐碎而不够庄重,降低了其作为正史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正如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所言:“《晋书》采《世说》太多,故与正史体例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者,《晋书》在列传的设置上,对某些人物的记载过于简略,而对另一些则过于冗长,这种不均衡的处理方式,使得读者难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例如,对于一些在晋朝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其传记往往只有寥寥数语,而对于一些相对次要的人物,则不惜笔墨,详加描绘,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无疑削弱了《晋书》作为历史记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晋书》虽然在编纂上体现了唐初官方的史学思想和方法,但由于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及编纂过程中时间紧迫、人员众多等原因,导致其在内容、文辞、史料采择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从而给后人留下了“最不靠谱的正史”之印象。然而,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晋书》毕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晋朝历史的宝贵资料,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