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末考试即将到来

孩子们难免会感到压力、焦虑、紧张

如果这些情绪肆意滋长

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很容易心烦气躁,意志消沉

进而影响学习状态

因此,帮孩子有效地调节考前心态

找回元气满满的状态非常重要

老师家长可以这样帮孩子进行考前心理调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期末考前心理表现

期末考试是对一个学期学习成效的检验,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期末季,每个焦虑的考生都有不同的心理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平时学得不错,但一到考试就大脑一片空白;

有的怕考不过别人,只能每天挑灯夜战,力求尽善尽美;

有的平时比较“放飞自我”,一到考试就只能赌考点、押考题,甚至到处打听“小道消息”;

有的诉诸自我安慰,疯狂转发“逢考必过”表情包;

还有的陷入焦虑漩涡,越复习越焦虑,越焦虑越想逃避,最后啥也没复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这样帮孩子

做好考前心理调适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调整到行动积极、心态从容的应考状态呢?一起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心看见之“共情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久经沙场”,每个孩子面对期末检测依然会有紧张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责、内疚、自我怀疑的漩涡:“都要期末了,我怎么还是管不住自己”“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学不好”“我现在开始复习,还来得及吗?”这些内心的挣扎、痛苦在生活中可能就会变成一点就炸的“火药桶”,或是完全躺平的“破罐破摔”。

此时,我们需要用心感受孩子此刻真正的需求,听得到他们内心的呼唤,给予孩子准确的情感回应,这份“看见”,就是对孩子期末焦虑最好的抚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向奔赴之“激励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时间,家长们可以有意识地多给孩子一些爱的拥抱,信心是可以传递的。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特别有力的情感支持,能让孩子内心安定。

所以,早上出门,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在温暖中开启活力的一天;晚上回家,也给孩子一个有力的拥抱,在支持中感受家的温馨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积少成多之“过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末前最后一段时间,不少孩子会觉得“努力也没什么用”,就容易产生懈怠。家长不要急于批评,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建议,比如:不管这些知识点能不能全部复习完,先理解这道题再说……这些具体的目标,因为小,容易达成,会以最快的周期激活孩子的胜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其道而行之“冷淡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时适度“加压”,期末前适度“冷淡”孩子的学习。平时多关心,多鼓励孩子,而在期末的日子里,家长从言辞上适度“冷淡”孩子的学习,避免过分关心,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岁月静好之“常态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环境不要过分紧张,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精神状态影响极大。有的家长长期或在期末有意或无意地制造出紧张的气氛,为孩子督战助阵,以示关爱。其实,这样做反给孩子造成一种压抑、烦闷的心态,影响复习和考试,保持常态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脚踏实地之“理解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待,往往就会过高地预估孩子的能力,过早地催熟孩子。如果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允许孩子干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的主动性就会被逐渐磨灭,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变得行为扭曲,急功近利,畏首畏尾,想赢怕输。

家长不妨结合实际情况,多多理解孩子,鼓励孩子,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这样帮孩子

做好考前心理调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课堂渗透。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题讲座。学校可邀请心理学专家或学校心理教师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通过深入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学会自我调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导制订复习计划。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地复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平时可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使他们能够高效利用时间进行复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别辅导。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班主任或心理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了解他们的困扰和需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组讨论与分享。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方法和心得,让他们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同时,学生也可通过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减轻心理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组织多样化的放松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育活动。教师可组织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艺活动。教师可举办音乐会、舞蹈表演等文艺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户外拓展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拓展活动,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宁静与和谐,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松训练与积极暗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呼吸与放松训练。教师可教给学生如何在紧张时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来平复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积极暗示与自我激励。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考试的能力。同时,教师应鼓励他们设定合理的目标,避免过高的自我期望带来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家长沟通。教师应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引导家长进行合理期望,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教育。学校可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个体差异与特殊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进行心理减压。例如,对于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对于外向的学生,教师则可以组织更多的团队活动和社交活动来减轻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殊需求关注。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如单亲家庭学生等),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确保他们也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

排版:金牛教育

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