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南京全面践行“两山”理念,深入落实国家、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部署,南京的生态画卷日益生动,越来越多野生动植物现身南京,生物多样性家底持续“增厚”。根据2021年全面开展的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共记录到物种3672种,不仅昆虫种类发现数量刷新了历史记录,野生动物数量更是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江苏省内一处重要的生态瑰宝,总面积约112平方公里,被誉为“南京绿肺、江北明珠”,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扩张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日益增多的人为活动也悄然对这片自然宝地产生了影响,导致区域自然生境破碎化,进而可能影响哺乳动物的扩散和迁移等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山——南京的城市绿心

为充分发挥科技对生态环境工作的支撑作用,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联合南京市浦口生态环境局以及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教联盟成员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城市绿地陆生脊椎动物生态廊道构建研究,深入探索影响老山地区陆生哺乳动物扩散和迁移活动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2024年8月起,调查团队依据老山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人为干扰现状和哺乳动物分布特点,在研究区共计布设12台红外相机,包括4台4G图传红外相机。红外相机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动物监测手段之一,本次采用的图传式红外相机更是近年来的“新起之秀”,不仅具有功耗低、耐受恶劣环境能力强等优势,还能够实时将拍摄到的图像和视频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移动设备上,有效增强了监控的灵活性和数据成果的可获取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传红外相机安装现场

目前,红外相机累计拍摄记录时长超2800小时,共计拍摄到6种哺乳动物,分别为华南兔、黄鼬、獐、野、貉和亚洲狗獾,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2种,为獐和貉。得益于老山地区丰富的食物资源,本次监测中多次记录到2-3只动物共同活动的身影,尤其是进入秋冬季以来,以獐为代表的有蹄类动物活动更为频繁。

2024年10月,位于老山西南中部的相机首次记录到三只獐同框的画面,獐是一种十分机敏胆小的动物,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因此本次记录实属珍贵。獐是鹿科中唯一无角且雄性具发达獠牙的物种,但遇到危险时,獐并不会选择正面对抗,而是奔跑到安全的地方“苟住”保命。每当到了繁育季节,獠牙就成了雄性獐必不可少的武器,当有其他雄性入侵或挑衅时,一场“以牙还牙”的决斗随即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生物多样性 | 构建野生动物生态廊道,重塑城市绿地自然脉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调查记录中,貉的身影也颇为常见,尤其是进入秋冬季,结伴同行的貉也逐渐出现。貉为食肉目犬科动物,是成语一丘之“貉”的主角。作为一种古老的犬科动物,貉在外形上拥有着酷似海盗的黑色眼罩,常穴居于河谷、山边和田野间,以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为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调研研究,此次城市绿地陆生脊椎动物生态廊道构建研究预期将会取得以下成效:

精准调研,摸清“家底”

调查团队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对老山地区的野生动物开展长期监测,深入掌握区域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以及活动习性等关键信息,为后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数据基础。

科学分析,绘就“蓝图”

在掌握详实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综合考量植被类型、地形地貌、人为干扰强度以及物种特有的迁移习性,对目标物种的生境适宜性进行预测分析,进而精准识别出生态廊道构建的生态源地,为生态廊道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融合,构建“绿脉”

项目采用综合模拟法耦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论方法参与廊道的识别和构建并精确锁定老山地区的关键生态节点。这些节点如同生态系统的“枢纽”,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物种交流至关重要。通过最终的叠加合并构建出覆盖全面、连接紧密的老山地区综合生态廊道体系,为野生动物搭建起一条条绿色的生命通道。

近年来,生态廊道作为提升生境连通性的保护策略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野生动物生态廊道的构建多集中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大面积自然保护地范围,着眼于城市中的陆生脊椎动物生态廊道建设仍缺乏研究,加之发达城市具有人为干扰大,土地利用复杂等特点,对生态廊道的构建造成了诸多困难。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秦海旭表示,本次以南京老山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城市绿地生态廊道构建研究,不仅是对高强度开发地区生态廊道构建与优化难题的一次勇敢探索,更是助力交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答卷”。通过本项目的深入实施,将逐步构建起一个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切实提升和稳定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可为高强度开发地区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与示范,引领更多城市走向绿色、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来源 | 南京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