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阳故宫的象牙雕扇扇人,说不出的诡异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632305510/answer

01

清朝时,中国艺术经历过一波全面的“审美降级”。

注意,审美降级,不是消费降级。

清代艺术品并不比前代单调、粗陋。

恰恰相反,由于物质丰富和工艺进步,清代艺术品普遍更加贵重、精致。

关键在于,从审美角度来说,清代艺术整体处于平庸腻俗的水准。

这就是艺术史意义上的“审美降级”。

这波审美降级直接打穿了中国艺术的几乎所有门类,包括园林、建筑、家具、服装、绘画、瓷器、漆器、雕塑、音乐、舞蹈、诗歌。

正如哲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言:

“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从文体到内容,从题材到主题,都如此……绘画领域则是感伤主义和进一步的感伤主义……雕塑则高潮早过,已走下坡。音乐、舞蹈已融化在戏曲中,于是只有工艺可言了。”

一言以蔽之,清代艺术以雕琢和繁缛见长,内核却是颓废奢靡的。

这个观点并不是李泽厚的一家之言,梁思成、鲁迅、闫文儒等名人都在不同领域不同场合表达过类似的“清代艺术衰退论”。

02

清朝“审美降级”的代表作包括哪些呢?

以下试举几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边这个东西名叫鬼工球,是一种牙雕,工艺在乾隆时期发展达到巅峰。

新文化运动时鲁迅直接批评此类东西完全是浪费人的时间和创造力——“精矣,而不得谓之美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鬼工球的还有这个,名叫内画鼻烟壶。

里边的画是画师一笔一笔在鼻烟壶内部绘制出来的。

这个东西在清朝很受欢迎,据说“八旗并士大夫,无不握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清代的盆景,不过图里的盆景完全是用珠宝做成的。

清代植物盆景也高度发达,这是当时园林艺术追求细微矫饰的一种体现。

有在清朝的外国人认为,盆景和裹小脚是同一种审美取向的两种产物,只不过一个捆绑植物,另一个捆绑人,本质上都是在追求娇小精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器物,除了常见的各种大黄大艳的掐丝珐琅大瓶之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上图这些仿雕漆器。

清朝皇宫做了一大批各种仿瓷器的漆器,仿漆器的瓷器,号称以假乱真,瓷漆莫辨,说白了就是在炫技、炫富。

有学者把以上这些称为“内卷化”艺术风格:格局逼仄,气势颓萎。

在工艺上尽善尽美,在精神气质上乏善可陈。

03

把清朝与前代作个对比,最直观的例子是狮子。

这是汉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魏晋南北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唐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是清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致归精致,但用李泽厚的话来评价清朝的狮子,就是有一种“猫狗似的驯媚”。

04

这种审美降级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自宋以来有一种观点将其归因于“夷狄腥膻”。

大约在11世纪左右,中国士大夫掀起过一波对美的热烈追求,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欧阳修、苏轼、米芾等人。

12世纪宋朝在北方的统治为金朝所替代后,南宋士大夫便不遗余力地批评金人的艺术与审美水平。

比如,南宋官员范成大出使金朝,看了海陵王完颜亮新修的金中都皇宫之后,在其笔记《揽辔录》中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制度不经,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制度强效华风,往往不遗余力,而终不近似。”

在范成大看来,金人走的就是一种土豪风装修路线,只会砸钱砸人力,要审美没审美,要规矩没规矩,强行模仿中原风物,却画虎不成反类犬。

这种基于“华夷之辩”产生的观点一直在后世流传。

终却元明清三朝,凡是涉及对艺术风格的批评,都可以加进去一句“夷狄腥膻”。

在宋人眼中,北京故宫这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不过是一种“暴发户审美”。

宋人偏好绿瓦与青灰瓦搭配,而金元之后皇宫开始大面积使用金色琉璃瓦。

05

但是,这种传统观点恐怕是靠不住的。

如果放眼看看17-18世纪的世界其它地区,就会发现背离简约淡雅,追求雕饰华丽是当时全世界的共同潮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清朝向欧洲出口过大量画扇,最受欢迎的就是上图这种雕饰绘画都极端复杂的象牙画扇。

其实中国商人也做过一些简约的扇子,画些山水花鸟在上边,可是外国人不吃这一套,就是喜欢大红大绿的。

17-18世纪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艺术风格是巴洛克风格(及其分支洛可可风格),特点也是追求纤细、繁缛、富丽、俗艳、矫揉造作。

典型的洛可可风格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时期“郁金香时代”的奥斯曼帝国艺术品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的近邻,号称延续了明朝衣冠的朝鲜王朝艺术品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白了,这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审美潮流是全球性的,并非清朝一家的特色。

17-18世纪的“审美降级”一定程度上是物质升级的必然结果。

物质积累和技艺进步解锁了艺术的更多可能,但是由于农业社会的生产力瓶颈无法突破,服务于特权和等级制又是古代艺术的第一属性,结果就是艺术开始往内卷化的方向发展,向精雕细琢的牛角尖里越钻越深。

就像对于习惯于食品匮乏的人来说,高糖高油脂就是“好吃”的代名词一样,繁缛雕饰和贵重材料在古人眼中也是“美”的。

生活在工业社会的后人无感于大金大玉堆砌出的艺术属实正常,好比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把大鱼大肉同美食直接画等号。

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般来说,每个阶段的艺术风格总是会被它前一个阶段的创新形势所取代。

就像中世纪哥特风格取代了罗曼式艺术,推崇希腊罗马的文艺复兴风格又取代了哥特风格一样。

站在17-18世纪的时间点来看,其实一种反对矫饰,追求简练刚劲,经世致用的思潮已经出现了,文学领域的桐城派古文是最知名的例子。

不过,清代艺术自然发展下去会不会发生内在变化已经不得而知了。

▼今日推荐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