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文化宫夜市要在南站片区建立的新闻,带来了我对老文化宫夜市的回忆。
三门峡市区最早形成规模的夜市,其实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分布在黄河电影院和陕县影院周边的饮食摊位,后来才慢慢聚集到陕源路上。
此时,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吃地摊”,花钱不多,图个乐呵,自然成了峡市百姓八小时之外,聚餐、休闲、娱乐的最好选择。
那时,农民进城的还不多,干夜市的很多是厂矿职工或退休人员。下夜班的工人在回家的路上,顺便吃一碗馄饨或面条,在冬夜里感受到一阵温暖。
进入到两千年之后,附近的摊位逐渐向文化宫前集中,大型夜市逐渐形成。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就是在炎热的夏夜,呼朋唤友,在夜市里吃海鲜,喝崤山啤酒,或喃喃低语,或吆五喝六,畅快淋漓,惬意无比。
再后来,在文化宫北侧搭了大棚,盖了门面房,很多饮食个体户入驻,摊主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外地人把家乡的美食也带了过来,绿豆面、麻辣面、烧烤、杏仁茶成了里面的特色美食。
发展快,管理就有点跟不上,脏乱差三个字就是说这里的。
喝多了啤酒的人,跑到附近水工厂、十一局家属楼窗户外面小便,引起纠纷;食品不卫生,第二天拉肚子的不在少数,市民对它的记忆最深,氟哌酸是当时家里必备的药品;争强斗狠,打架斗殴经常在这里发生,喝醉了“三门峡是他家的”,打输了住院,打赢了进班房,多少人在这里流下了悔恨的泪。
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创业。有身背画夹的美术生,画一张素描十元钱,二十分钟就让大口朵颐的你,栩栩如生展现在画纸上。有拿着歌本背着吉他的青年男女,唱首歌让半酣的你从头再来,才收五元钱。
当然,还有“下岗牌卤鸡蛋、鹌鹑蛋”,成了环绕在耳边多年的声音,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清晰。
都成美好的回忆了!
衷心希望新的文化宫夜市能够精心规划和管理,打造成为峡市美食文化的聚集地,揽文化、休闲、娱乐、流量于一身,成为上档次的美食打卡胜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