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团长王端甫

曹聚文

我的老团长王端甫,离开人世快三十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挥之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团长,河北人,彪形大汉,身高一米八六左右,体重两百多斤,黝黑的四方脸,虎头虎脑,始终带着一股虎气,行动时,虎虎生风,往部队前一站,十分威武,谁见了都觉得他是一员虎将,不怒自威。作为他的麾下,无不感到他的龙行虎步,是别样的威严,十分英俊。听从他的指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他是一九四八年参军的,在空军伞兵部队供职。参加过解放战争,为人民的翻身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到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侦察连当连长,又升任独立五营营长,带兵训练,执勤打仗,英勇善战,犹如天马行空,给人一种独来独往的感觉。

他到边防一团当团长,已是一九七二年的事了。第一次见面,就觉得他目光如电,气势逼人。大家窃窃私语,看来边防一团要当虎师了。那时,我在团政治处当干事,兼团轮训队指导员,跟着他鞍前马后,耍嘴皮子,抡笔杆子,金戈铁马,经常驰骋在雪域高原的崇山峻岭,皑皑白雪之中,频临基层连队,边防一线,界牌雄关,驻地军民之间,训练执勤,巡营瞭哨,做拥政爱民工作,书写战地文稿,执行重要任务,尤其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穿沟过涧,行走旷野深山。遇有重大决策,愿意同我商量,一则听取我的意见,二则考验我的胆识,三则记录有关资料在案。重大场合,他要讲话,我写讲话稿。他讲话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喜欢引用一些历史名人典故,借以说明问题,干脆利落,绝无婆婆妈妈的唠叨。我模仿他的口气,有意穿插一些名人轶事,很对他的脾胃。有人置疑他为什么不带参谋,却带干事,其中有何奥妙。他的回答却很幽默:“我这么大的身量,有个三长两短,还有谁能背动我,不带他带谁?”

平日里,休暇无事,他喜欢同我一道聊天,说长道短,谈古论今,回味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他喜欢研究《红楼梦》,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看古书,读古传,涉及面十分广泛。诸如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民国时期,乃至解放战争等历史典故,都是我们品头论足的重要话题。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使我接触了不少知识领域,受益良多。

他虽然身居要职,但能礼贤下士,讨论一些问题,从无骄横颐使之气。他提倡快捷的工作节奏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办事绝不拖泥带水。我经常随他办报(处理电报事宜),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文稿不过夜。他的老伴吴大姐来部队探亲,就寝办公,同居一室。有时深更半夜呈批文稿,我冒然出进,他不仅不怪,还夸我工作责任心强,是个爱将。他经常把“桃园结义”“高山流水”“亲贤臣,远小人”的典故挂在口边,鞭策自己,教育部下,总是给人留下正人君子的印象。

那时,我的钢笔字写得好,曾在团机关普及三年。他有一个精装记录本,收录记载一些要事,凡是要上本子的钢笔字,由我一支笔抄写,他视为心爱之物,深藏不露。有一次,西藏军区副政委李传恩来团视察,写了一份边防敌社情简报,他的秘书抄写时,因纸质不好,洇水了,要团长找个字写得好的人,重新抄写一遍。团长让我抄,李副政委看后,十分赞赏,询问我的职历,年岁,文化程度,思想品德,生活作风,想把我带到军区政治部去。但团长舍不得让我离开边防一团,便婉转地对副政委说,首长要带走也可以,但这个人我们准备提拔使用,让他到步兵营当教导员去。副政委一听是越级提拔,便打消了带我去军区政治部的念头。时隔多半年,我就被提拔为营级,在营里当了五年教导员,后来又到错那人武部,当了政委。

一九七九年,老团长转业到东北齐齐哈尔市华安区当法院院长。临行前,他约我见了最后一面,说起这件事,他却产生了悔意,说不应该把我留下来,他失误了。我听后,激动得差点流下眼泪。送他走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脑海中不时闪现出他那慈祥的面孔和高大的身影,一想起他对我的精心培养和关心爱护,我便无法释怀。

老团长表面上非常威严,对部队非常严格,但心地却特别善良,对部下的管理,始终坚持说服教育的方针,很少作处分决定。在他当团长的四年中,没有处分过一个干部战士,以致他走了,大家都很怀念他。

老团长离开人世快三十年了,但他在我的脑海中,依然那样的清晰,那样的英俊挺拔,看来这一辈子要完全忘记他,是不可能的事了。写一篇缅怀文章纪念他,祝愿他英魂早升天界,羽化登仙。若有来生,我还跟着他走南闯北,以续夙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曹聚文:甘肃靖远人。1965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镇守边关21年,历任文书、排长、正连职干事、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人武部政委。1986年转业地方,历任白银市靖远陶瓷厂副书记、副厂长,兴电工程党委副书记。2004年退休。一生酷爱书法,擅长写作。相关作品在省市县报刊刊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曹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