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比往常来得更早,元旦刚过,许多家庭就已经开始筹备年货了,首当其冲的就是“添碗”。

民间有新年换新筷、添新碗的习俗,象征着“人丁兴旺,福气满满”,同时也寓意着驱散旧年的“晦气”,赶走身上的“霉运”,这样一来,年味似乎更加浓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碗筷

你是否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意义?又该添置多少碗筷才合适呢?除了这些,过新年还有哪些规矩和“说法”呢?

小动作,大意义

根据澎湃新闻2022年1月11日的报道,筷子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餐具功能,它承载了我们的情感和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新年到来,家家户户都会“添新碗、置新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聊家常。但大家是否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呢?

澎湃新闻在2022年1月16日的报道中提到,筷子又称“箸”,它的功能多样,能代替手指完成“挑、扒、夹、剥、伴......”等动作,几乎无所不能。这种独特的餐具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甚至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筷子。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没尝试过的人想要学会使用筷子,还真得费一番功夫。

这两根看似普通的小木棍,却蕴含着大智慧。它们运用了物理学的杠杆原理,能代替手指完成许多工作,甚至在高温和极寒的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因此,筷子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在一些地方,筷子甚至被用作女子的陪嫁物品,洞房前会有人在床上扔筷子,寓意“快生贵子、子孙满堂、状元及第”等美好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筷子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自然少不了筷子的“戏份”。添碗筷通常象征着子孙满门,添“福”之意。还有“添新碗,置新箸(筷),来年米谷停无(不)住”的说法,简单来说就是添“财”的意思。

因此,超市里的碗筷、盘子等商品在春节期间迎来了销售旺季,甚至有些超市还专门设置了专区,方便市民挑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买碗

根据身边24小时2023年1月5日的报道,面对记者的采访,许多市民表示:以前是家里有了孩子后,过年才会添置一副碗筷。如今,不管家里是否需要,都会换成新的,主要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图个好兆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图个吉祥的好兆头,还有其他原因。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筷子吃饭,时间久了,筷子会滋生细菌,影响健康。但很多老人节俭惯了,看着筷子还好好的,就不愿意扔。

当我们用开水煮一下筷子时,就会发现筷子有多脏了,尤其是木头筷子,很多为了突出质感,还刷了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煮筷子

在木头筷子的包装上,很多都标明“建议60天更换”,但我们基本上做不到。和老人住在一起的,提出换筷子的想法,很可能会被“家法”伺候。因此,春节时换一轮筷子最合适,也有好寓意讲给长辈们听,更容易接受。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商家煞费苦心地挑选出不同年龄段喜欢的样式,方便大家选购。如果你之前没听说过这些习俗,可以在购置年货时随口打听一下。

这些民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过年时,大家都喜欢说“新年新气象”,象征着新的开始。那就从生活细节开始,全家一起用上新餐具,心情也会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购置碗筷,买糖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项目。虽然现在很多家庭用不上了,但大家还是愿意花这个钱,为了过年的仪式感,更有年味,也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还有很多关于过年的民俗,快看看你家中了几条!

根据人民网2024年1月24日的报道,一些地方有姑娘们“簪花”的习俗,网络上很火的寓意是“今生簪花,来世漂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泉州,还有给土地公过生日的说法。俗话说“每走三步就有一个土地公”,遇到事情时,人们会求土地公,希望他带来好运。当地的人们会在土地公生日时送上三牲(公鸡、整条大鱼、大块猪肉)、粽子、包子等食物,隆重敬拜。

在传统习俗中,敬过土地公的佳肴也要分给员工,表示对员工一年来辛苦工作的感谢。

还有一个比较人性化的民俗,就是在腊月二十五这天不允许讨债,给在外躲债的人一天时间回家与家人团圆,不过仅此一天,还是要还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年舞狮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在很多人可以通过网络购置年货,节省了不少时间,但也少了很多年味。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过春节的原因。

以前那种期待过年的心情,现在变得越来越平静。大家的脚步似乎也越来越快,为了追逐梦想,远离家乡。春节即将到来,辛苦奋斗了一年,终于可以回家陪家人上街,像从前一样,给自己放个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赶大集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涨姿势 | 为什么新年一定要换新筷子,原因竟然是这个》2022-1-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澎湃新闻——《【宁品读】添新碗、置新筷!》2022-1-16

身边24小时——《市民买年货倾向“好寓意”》2023-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网——《嗨,泉州|过大年,这些“老规矩”一个不能少》2024-1-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