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法国博主爱黎(Alice Roche)亮相央视4套,用法语翻唱了周杰伦的《青花瓷》,中式优雅和法式浪漫的碰撞让她再度“出圈”。四年前,爱黎正是因为将周杰伦的《Mojito》翻译成法语走红,收获了近1000万次观看。有网友说,在她的翻唱中找到“一种跨越文化的心灵共鸣”。

在乌鲁木齐南路的一家咖啡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见到这个美丽、率真又幽默的法国姑娘。她点了一杯茶,正跟一旁弹钢琴的上海阿姨聊天。“有时候为了准备表演,我会来这里练琴,经常碰到一些上海阿姨爷叔在这里弹钢琴,一来二去,就跟他们熟了。在上海,街坊邻居们对艺术的热爱让我惊喜。”爱黎说。这个法国姑娘顺溜的中文也让阿姨爷叔们连连称赞。

爱黎在上海生活了5年,早已把这座城市当成第二个家。她会穿着改良旗袍去豫园Citywalk,去雁荡路的中原美发厅找老师傅做复古卷发,在春节到来前自己动手写春联,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这座国际大都市与世界那么近,而属于中国独有的气息又那么浓郁,我深深爱上了这里。”

2024年,爱黎从上海出发,去往中国许多城市和乡村,与许多人发生连接。她说:“我眼中的中国地大物博、山河辽阔,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025年,我会继续用音乐谱写中法友谊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黎演唱《青花瓷》

学习中文,为她打开一扇门

“这首歌也太适合我的母语了吧,给你们翻译一下!”

无论是《红色高跟鞋》《孤独颂歌》,《黑神话:悟空》片尾曲《未竟》,还是古风歌曲《鸳鸯戏》,各式各样的中文歌,似乎都难不倒爱黎。

把中文歌翻译成法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翻译周杰伦的《青花瓷》时,爱黎斟酌了许久。“因为歌词里有很多古文,除了尽可能把意思讲清楚,还要押韵,要有诗意。有时候不知道怎么翻译,半夜突然有灵感,我就赶紧写下来。”

爱黎小时候,母亲经常去海外出差。在母亲带回来的亚洲书籍上,爱黎第一次接触到汉字,就被深深吸引。“太神奇了,像画画一样。”16岁,她选择中文作为第三语言,还第一次来到中国旅行。“好像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里很大,有海岛、沙漠、草原、雪山,美食有八大菜系,每种都有独特的风味。”

大学选专业时,爱黎在中文和艺术之间选择了中文,妈妈鼓励她通过学习中文打开一扇门,去探索一个新的世界。2014年,19岁的她来到盐城师范大学留学,成为学校唯一的欧洲人。一开始有点孤单,但渐渐地,她认识了不少中国朋友,越来越了解中国文化,早餐不再吃可颂,换成了煎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黎在豫园

硕士毕业后,爱黎来到上海,很快就爱上了这座城市:“上海太方便了,对外国人非常友好,让我惊讶的是,我认识很多住在上海的外国人,不会说中文也能在上海生活得很好。”

一边工作,爱黎一边开始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分享远在法国的奶奶的时尚穿搭,分享上海的法国餐厅,也分享自己第一次包粽子、第一次和朋友游浦江的体验……2020年,爱黎开始用法语翻唱中文歌,意外收获了网友的喜爱,于是她一首接一首翻译中文歌。“中文和音乐,都是我所热爱的,把热爱变成了工作,我太幸运了!”

做了好几年博主,爱黎总结,她最受欢迎的视频,是那些能给人带来感动和快乐的视频。“如果一个视频能让你自己流泪或者开怀大笑,同样也能打动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法国人去上海盘头”

作为一名全职博主,爱黎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全凭自己做主,虽然也有为选题和流量焦虑和苦恼的时候,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她说:“自媒体给了每个人被看见的机会,偶然的流量,只是转瞬即逝的幸运,要走得更远,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耕耘。一路上,有上升,就有下降,但这就是生活。”

在上海,爱黎还组建了一支爵士乐队“爱黎与流浪者”,乐队成员来自中国和法国,他们用法语、中文和英语演绎爵士乐。周末走进上海的一家爵士俱乐部,也许你会偶遇“爱黎与流浪者”演绎法语版《月亮代表我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黎与流浪者”乐队

在传统文化里,感受中国人的浪漫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一句昆曲《牡丹亭》念白,爱黎念得有模有样,她还试着把它翻译成了法语。“我太喜欢昆曲了,无论是唱腔还是身段,都太美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势,也蕴含着情绪和审美,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

最近,爱黎爱上了《红楼梦》,她一开始读的是英文版,远在法国的父亲找到一本法语版寄给她。“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尤其是曹雪芹刻画的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令我着迷。中国人常常说法国人很浪漫,我觉得中国人也非常浪漫。宝玉和黛玉就是灵魂伴侣,他们之间有着很含蓄也很深刻的爱情。对中国文化了解得越深,我对《红楼梦》的爱也越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黎与昆曲演员

借纪录片《千古情缘 红楼梦》的拍摄,爱黎最近去了北京、南京、苏州、扬州等有关的城市,探寻《红楼梦》背后的故事。“这个过程太有趣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探索世界,是我最开心的事。”

在中国的时间越长,爱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就越深。她喜欢穿汉服,喜欢马头琴,也喜欢苏轼的诗词。她用法语翻唱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简短的文字描绘出很深的哲理,太迷人了。”

去年,爱黎的第一位中文老师在小红书上联系到了她。看到爱黎成了博主,用音乐沟通中法文化,老师感到由衷骄傲。当年,这位中文老师教会爱黎第一首中文歌《隐形的翅膀》,她给爱黎的留言中写道:“没想到,15年前一双小小的‘隐形的翅膀’,长成了今天一双美丽而坚强的翅膀,衷心祝你在中国这个广阔的天空任意翱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黎在上海

在上海,爱黎认识了许多喜欢法国文化、想要学习法语的中国人。“有一次在上海大剧院听一位法语歌手的演唱会,我惊讶地发现,现场有许多观众可以用法语跟着唱,太不可思议了!”

最近,爱黎正忙着录制法语教学视频,她希望通过唱歌的方式,让喜欢法语的人可以更轻松地学习法语。“希望能通过音乐和语言,让更多中国人了解法国,也让全世界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