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云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每年冬季,四川德阳罗江区调元镇百花村,漫山遍野的红苕就到了采收季节,田地里到处都是一番忙碌的景象。红薯经过清洗后放入加工机械,通过漂搅、过滤、加温等工序,作坊内便产出了一挂挂湿漉漉、水淋淋的粉条。
2025年伊始,趁着天气晴好,暖阳高照,工人们把一排排色泽黄亮的粉条挂满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远远望去,这些晶莹剔透的粉条犹如一挂挂瀑布,俨然成了乡村最亮丽的风景线。
百花村粉条迎来丰收
红薯作为百花村最传统种植的农作物,从清末开始就有了红苕粉的生产作坊,兴盛时期全村至少有300余户都在制作红苕粉。随着近几年粉条加工技艺的改良,人工和机器搭配,这样的“土”“洋”结合,既保留了传统手工粉条劲道口感好的特质,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小小粉条加工链逐渐向着产业化发展。
百花粉条也因晶亮透明、筋道耐煮、柔润爽滑、营养美味得到了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多次受省、市农业厅邀请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并获得群众最喜爱农产品称号。粉条产业由小变大,销售范围由近变远,粉条加工变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红薯疙瘩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金条条”“红票票”。
据数据统计,百花村全村加工红苕的数量每年可达80多万斤,而红苕芡粉加工成粉丝能达到100万斤,年产值高达6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