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订上5万棵苗子!”李秋和扶着一根大棚立柱,打电话跟外省的一家种苗厂联系业务。2025年元旦这天,他所在的蔬菜大棚里,最后一批芹菜开始采收。第二天是农历的腊月初三,正赶上堰头大集,他们种的新品种芹菜可是集上的抢手货。

李秋和是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街道堰头村党支部书记。因为村庄毗邻华山社区,村民们在外做生意、务工的人很多。如何成功发展农业产业,吸引乡亲们参与进来,一直是他心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021年,他动员本村的几位党员,以集资的形式启动了大棚种植项目。“就是希望以党建引领,落实好堰头村的产业振兴任务。”李秋和介绍,最初5个大棚主要用来发展草莓种植,面对附近的城市居民开展采摘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产业项目后继有人,李秋和专门找回了在外经商的本村退役军人赵明星。让30多岁的年轻人,跟着行家学习草莓种植的管理与技术,李秋和觉得更有把握。事实证明,赵明星钻进大棚是把好手。

“一年摸索经验,二年有了收益。”赵明星告诉记者,不成想,2024年年初,草莓价格出现大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了种植户的收益。

针对草莓市场行情的变化,李秋和等人及时调整了大棚种植项目的作物品种——除了甜王草莓,新上皇后芹菜和绿心莴苣。其中,皇后芹菜是从法国引进的西芹新品种,定植后70天至75天即可收获。

2024年9月28日,3号大棚里种上了从法国引进的皇后芹菜,一共6万棵(2.5亩)。到当年12月中旬,堰头村大棚里的芹菜叶绿杆壮,进入收获期。与普通芹菜相比较,法国皇后芹菜纤维少,口感细腻柔嫩,口味清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李秋和介绍,这种芹菜吃起来口感特别好,非常脆。说着,他顺手拔起身旁的一棵皇后芹菜,折下一段叶柄就往嘴边送。“咱的芹菜种上之后,不打任何药,吃着放心。”李秋和嘎吱嘎吱地嚼着,“非常爽口,也没有啥邪味。”

如果批发,一次性销量大,种植户也省心。因此,李秋和等人引种的法国皇后芹菜,前期销售主要是卖给了大的蔬菜商,每斤一元钱。到2025年元旦的时候,大棚里还剩下大约三分之一的芹菜,7000斤左右。

“目前菜的价格还不错,咱的芹菜拿到集市上卖,一斤不低于两块钱。”李秋和说,腊月初三的堰头大集,卖出去1500斤不成问题,“非常抢手”。

在芹菜大棚的北面,是两间草莓大棚。元旦当天,又一季的草莓采摘正式开启,那里自然是最热闹的。虽然日已过午,仍不时有采摘客掀帘进棚。“咱的草莓未经催红、催甜、催熟、催大,全部是自然成熟。”赵明星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介绍道,“从开花到成熟,一次药也没打过。

正是凭借把最好的草莓留给了采摘客,堰头村的草莓采摘园有着稳定的客源。其中,不仅有来自附近城市社区的居民,也有专门包车赶过来的团队,大家都来寻找“小时候草莓味道”。“主要是这几年攒下的回头客。”赵明星说,这一季种了大约6亩草莓,采摘价每斤40元左右,“销售方面不用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芹菜大棚南面的两个大棚里,满眼的莴苣叶片翠绿,惹人欢喜。据介绍,两棚莴苣这几天也要出货了。“莴苣的产量差不多有3万斤,走批发的话,产值也得有三四万元。”李秋和盘算着经济账,像芹菜一年可以种两三茬,一个大棚的产值有十来万元,“就有钱挣了”。

及时更换赛道,堰头村的大棚种植经受了市场考验;从作物单一迈向品种丰富,大棚效益如今更有保障。在李秋和的逻辑里,党建引领发展大棚种植,归根到底是要挣到钱;能赚钱,党员带头的示范作用才能得到体现。

“干农业想挣钱,得有市场意识、市场思维。”李秋和总结了这几年的得与失,“该调整就调整,可不能一厢情愿、一条道走到黑。”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