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其中,肝病以其较高的发病率和严重的健康危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肝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建立肝病专科联盟,设立“中原名医工作室”,聘请刘光伟教授及团队成员于本周日(1月5日)在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南京路门诊部坐诊,旨在加强中西医肝病学科建设,“能中则中、宜西则西,中西医并重”,提高各类肝病救治能力。
肝脏的生理功能与中医认识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负责胆汁分泌、蛋白质合成、解毒等重要功能。在中医理论中,肝脏被赋予了“将军之官”的美誉,象征着其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肝脏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持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
常见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一)病毒肝
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常见的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等。中医认为,该病多因湿热疫毒之邪侵袭肝脏,导致肝失疏泄,胆汁分泌失常而发病。
(二)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含量过高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此病多因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脂类代谢失常而发病。
(三)酒精肝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本病在西方国家是第一大肝病,在我国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中医认为,因过量饮酒、酒毒湿热蕴中焦,伤及脾胃,累及肝胆,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湿热蕴结,阻于胁下而成。
(四)黄疸
机体遭受湿浊、湿热侵袭,导致邪蕴中焦,脾胃运化失常,致肝失疏泄,胆液溢于肌表,引起黄疸;或进食过饱,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常,内火生成,损伤肝脏,引起黄疸;或本身脾胃虚弱,机体气血亏虚,肝失所养,胆汁无法疏泄,出现黄疸。
(五)肝硬化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以肝细胞广泛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功能减退为特征。中医认为,此病多因久病耗伤肝阴,或湿热瘀毒阻滞肝络,导致肝失所养,渐成癥积。
肝病的中医预防与调养
(一)饮食调养
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和调养肝病的重要措施。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要避免过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此外,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类等,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二)情志调养
情志活动与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练瑜伽等方式来舒缓压力,调节情志。此外,家属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运动调养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力。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避免过度劳累。
(四)起居调养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是预防和调养肝病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肝病,也是预防肝病发生的关键。
公益服务
肝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医在肝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施治、饮食调养、情志调养、运动调养和起居调养等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肝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还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考虑到许多家庭长期受到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或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等肝脏疾病的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医疗解读困难和经济负担,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特别提供公益性质的服务。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正面临这些挑战,或是对化验单存有困惑,请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号,我们将组织专业团队为您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帮助您解答相关疑问,减轻就医过程中的困扰。让我们共同为健康努力,传递爱心。
本咨询服务旨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便利和支持,不收取任何费用。(沈佩 李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