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交通治堵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12月底,成都第一批63项堵点治理任务已完成42项,中心城区拥堵指数从去年9月份的1.38已下降至1.31,治堵成效初显。根据预计,剩余堵点任务预计将于2025年6月底全面完成。
“绣花功夫”巧解瓶颈点
剑南大道是当下老百姓反映堵车严重的点位之一。剑南大道与锦城大道交叉路口作为成都绕城高速进城的第一个路口,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
为缓解路口堵点带来的区域拥堵,交管部门实施“一点一策”,开出了不同的治堵“药方”:前移停止线,缩减路口通行距离;调整车道分配,增强路口通行能力;优化公交专用道,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完善信号配时,提质区域通行质效。
自实施交通组织优化以来,路口四个方向拥堵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北进口效果最为明显,早高峰车辆运行速度由12.2公里/小时提升至24.4公里/小时,晚高峰车辆运行速度由7公里/小时提升至19.8公里/小时。
▲剑南大道与锦城大道交叉路口交通组织优化后
同样的“绣花功夫”,也用在了金牛大道金周路口。该路口交通转换需求较大,早晚高峰时段拥堵问题突出。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成都交警通过增设左转信号灯,化解高峰车辆交织难题;实施双待模式,充分释放路口时空资源;优化公交专用道设置,提高道路有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道路资源发挥车道通行能力,缓解早晚高峰拥堵问题。
目前,金周路口的通行效率有效提升,车辆排行长度明显缩短,早高峰拥堵指数由2.13降至1.53(降幅约28%)。
▲金牛大道金周路口交通组织优化后
“潮汐车道”畅通上班路
在第一批的堵点治理任务中,世纪城南路是一条需要重点关注的路段。
世纪城南路作为高新南区市民日常通勤的关键通道,由于市民上下班时间相对集中,呈现出显著的潮汐式交通特征,早晚高峰时段道路拥堵问题尤为突出。
为切实解决这一路段拥堵问题,相关部门在充分听取企业员工及群众意见后,对世纪城南路(天华一路至天华二路)这一关键拥堵节点实施潮汐交通模式,工作日早高峰实行由北向南单向通行,工作日晚高峰实行由南向北单向通行。
自潮汐车道实施以来,世纪城南路(天华一路至天华二路)早高峰车辆运行速度由9.7公里/小时提升至16.6公里/小时,晚高峰车辆运行速度由10.9公里/小时提升至17.2公里/小时。
▲世纪城南路(天华一路至天华二路)交通组织优化后
同时,在施工占道管理方面,随着治堵工作推进,成效显著。如同怡路黄苑街路口,随着地铁27号线一期黄忠站撤围,该路口实现撤围1531平方米,退还车道6条、人行道宽度3米;金牛大道育仁北路口也随着地铁27号线一期金牛公园站点施工撤围,退还出3条车道及9米宽的人行道,撤围面积达840平方米。
在蜀江路,随着地铁27号线一期蜀鑫路站点施工撤围,退还了2条车道、3米宽的人行道。撤围后,道路交通由“单向2车道+双向非机动车道”恢复为“双向6车道+双向非机动车道”。蜀江路高峰拥堵指数由1.31下降至1.17。
▲金牛大道育仁北路口拆围后
仅用时15天
完成人行过街通道位置调整等一系列措施
工程建设改造是道路治堵的重要举措。在二环路香木林路口等治堵工作中,相关部门从安全隐患治理与道路拥堵治理统筹考虑、综合施策,采取优化调整人行过街通道位置、增设行人及非机动车等待区、信号灯、缩短人行过街宽度等一系列措施开展点位治理,优化施工时序,加快施工进度。
据了解,该点位于2024年11月20日实施完成,用时仅15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市民的影响。
在统力大道成新蒲快速路口,相关部门采取切除成新蒲大道与绕城高速收费站B出口合流处的绿化带方式,增加该道路机动车道,以此缓堵。从启动实施到最终完工,该工程不仅切除绿化带84米,还保护迁改DN273中压燃气管道、新增1条车道、优化交通组织等,最终在2024年11月26日全部完成,该点位高峰拥堵指数由3.10下降至1.83。
▲统力大道成新蒲快速路口完成施工
此外,在锦江区锦华路与中环路交叉路口的治堵工作中,相关部门除了将锦华路的部分隔离带局部调整为左转车道,还针对路口非机动车与公交车交织的问题,对路口右侧部分隔离带进行调整,扩大非机动车通行空间,减少车辆混行安全风险,在提升路口通行效率的同时兼顾安全隐患治理。改造完成后,该路段局部早高峰车辆行驶速度由21.24公里/小时提高至29.36公里/小时,提高38%。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图据成都市交通运输局
编辑 李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