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是连接城市肌理的经络,是一道道有关人与人、人与车、人与城如何相处的复杂辩题。

作为汽车保有量已达687万辆的全国汽车“第一城”,2024年10月30日,成都向交通拥堵发起“宣战”。两个月后,首批公布的63项堵点治理任务已完成42项,相关点位治理成效显著,道路通行效率稳步提升。那么,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哪些?国际国内有哪些成功经验和模式?下一步,成都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让群众出行更快捷舒心、让生产要素流通更畅通效率更高?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采访相关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系主任、教授

毕凌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交通状况与每个市民幸福感息息相关。成都下大力气治理交通拥堵的目的,是通过提升城市出行效率,来保障全体市民的生活福祉。

直观地说,就是如何应对高峰期和平峰期差异巨大的交通流量变化的挑战;再有就是极端、偶发状况下对道路资源调配和交通流管理,以保证通行网络韧性的问题;以及协调由于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个体交通工具出行对道路资源占用、通行效率管理与所有社会成员享有出行机会公平性之间的冲突。

目前,成都治理拥堵的思路已经从过去的“硬件升级”转向“软硬兼施”,也就是从“不断提高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来保障出行通畅”,转向采用“软质”的机制设计,在充分掌握交通需求和拥堵信息基础上,通过准确的资源配给和措施响应,大大提升了成都市交通网络运行效率。

例如,通过“12345”热线来开放公众参与交通治理的渠道,从而达成对交通堵点的精准定位、场景还原,为科学治堵提供了准确详实的时空信息和决策依据;又如,通过定制公交响应特殊人群、线路通勤需要,提升公共交通资源精准配给的效率,减少因公共交通普适化和市民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大大增加了公共交通使用率和服务水平。这种贴心的公交服务,有利于市民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工作生活对私人交通工具的依赖,这种措施的长期持续推进有利于成都市交通出行结构优化和道路资源的充分利用。

城市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多系统协同的过程。从长远看,交通拥堵的“源头治理”应该立足于“减少交通量”,这需要全面调整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一方面将就业岗位和市民住地进行“职住平衡”,从根本上减少长距离工作通勤的交通发生量和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时段;另一方面加强“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日常生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使得更多的市民能够在步行和非机动交通覆盖的“生活圈”范围内高品质地解决生活需要,从而逐渐改变市民的出行习惯,减少对机动车出行的依赖,优化城市道路资源的使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如今,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智慧城市”阶段,“智慧交通”更强调通过智能化的交通管控网络构建,迅速、及时、精准地对各种交通事件进行响应,从而大大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整体韧性。未来,成都的城市交通网络也将在智能化的基础上构建多维度的多元系统协同机制,增强通过网络统筹消解各种偶发、特定、极端状况下局地流量暴增、拥堵造成的冲击。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谢夏冬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刘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