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讲达摩祖师禅《悟性论》。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

这一段跟前面讲的彼岸和此岸是一样的意思,我们讲彼岸和此岸也是无同无异的,其实也就是「不一不异」。

先是讲“不一”,也就是烦恼和菩提并非是一个,它们不相同,凡夫和佛也不是一个,凡圣有别。

所以六祖大师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所以当有迷悟不同时,那么就有了凡圣的差别,迷时为凡夫,悟时便是佛,那么就是不一。

「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这跟前面讲的彼岸和此岸一样。

迷时,认为有彼岸可去,认为有世间可出,此时是偏于空。

悟时,就会发现世间即是出世间,空即是有,都是不二的,彼岸即是此岸,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

这个时候就是“不异”,烦恼和菩提不是两个东西,所以六祖大师又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所以我们说烦恼和菩提,以及凡夫即佛,都是“不一不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为“不异”,所以接着说:

「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

所以在平等法中,不认为凡夫和圣人有区别,那么不正说明凡圣同体吗?

故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相即是性,色即是空,有即是无,妄即是真,都是不二的。

「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这就是说,在平等法中,没有凡夫,也没有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