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们从事国企改革服务,当然非常关注二十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就是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施工图,为接下来五年、十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改革工作提出新要求、指明新方向。
虽然我们要突出重点学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内容,但是也要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的改革部署深入学习,毕竟,几乎所有深化改革之举都涉及国资国企,必须全面系统学习,才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融会贯通、结合实际、全面落实《决定》要求。明律师在学习《决定》之时,也秉承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进步。今天我们聊聊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七、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六)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
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有利于打破区域壁垒、有利于不同行政区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促进先发地区带动后发地区加快发展,这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决定》高度重视跨区域协作,特别提出要“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这将进一步破除跨区域合作的各类障碍,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不同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发展合力,有利于促进先发地区带动后发地区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
一是健全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加快构建地区间融合发展新模式。统筹推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建立跨行政区合作的收益共享成本共担机制,构建医疗、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一体化体系。
二是推进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制度,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加快推动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优化人口流动机制,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鼓励不同区域科技信息流动。
三是优化区域产业互助机制,创新完善跨区域产业转移建设运营模式,鼓励转出地和承接地合作共建等新路径。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强化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东中西部组团式人才协作,促进东部地区高素质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
四是支持部分区域率先推进一体化建设。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率先推进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提高政策协同,深化区域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合作,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2.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
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就要打破固有的行政区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成本共担、收益共享的跨行政区合作机制,提升跨行政区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一是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区之间的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其中包括城市群与都市圈的合作、同城化发展模式的构建等。
二是促进经济带流域上下游的合作与发展。当前长江经济带覆盖整个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包括了上下游地区,两个流域地区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梯度明显,实现区域之间合作是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是加强省际交界地区合作。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制定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省际交界地区政策,推动跨行政交界地区特别是省际交界地区制度创新,探索多元化跨区域合作机制,促进省际交界地区的合作发展。
四是积极开展国际区域合作。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区域合作新机制。
3.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
东中西部产业协作是推动更深层次区域互动、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引导创新链、产业链、要素链跨区域联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业深度协作。
一是加强战略规划引领。制定全面的区域产业协作规划,明确东中西部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差异化政策引导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地区错位协作发展,避免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
二是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东中西部产业协作给予优惠和支持,提高企业参与产业协作的积极性。建立产业协作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东中西部共建产业园区、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等项目,为产业协作提供资金保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向中西部劳动力丰富、区位交通便利地区转移,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创新要素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地区转移。
三是提升中西部承接能力。中西部地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协作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与东部地区开展教育协作,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本地人才素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东部地区的人才流入中西部,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是推动产业转移与升级同步进行。中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注重推动本地产业的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含新量”“含绿量”。东部地区在向外转移产业时,应将一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一同向中西部输出,帮助中西部地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中西部地区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与先进地区产业衔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合作,开发配套产品,补齐产业链短板,培养创新人才,支撑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五是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建立东中西部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鼓励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中西部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利用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和政策优势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科技人才成长和科技产业发展。
六是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展东中西部人才交流项目,定期选派干部、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进行双向交流挂职锻炼。东部地区的人才可以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知识带到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人才也可以到东部地区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思维。建立人才共享机制,鼓励东部地区的专业人才到中西部地区短期工作或提供远程技术指导,解决中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