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提出了针对《联邦教育促进法》的多项改革诉求,旨在提升资助标准、扩大受益范围,以更好地支持包括艺术专业学生在内的广大学生群体。这些改革举措直接关系到对美育的资金支持,有助于促进美育的普及和发展。近年来,德国政府进一步倡导美育融合教育,通过公立博物馆、话剧院等机构提供艺术工作坊,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此外,伴随着教育数字化进程加快,在线工作坊等现代艺术课程陆续推出,在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德国学校美育开展的目标是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方面的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

继承传统,尊崇美育的价值

作为欧洲的文化大国,德国一向有重视美育的历史传统。德国美育从希腊术语“美学”衍生而来。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出版,他在书中将“美”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进而认为美学是一门研究感性的学科。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则在教育发展史和美学研究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将美学融入教育,他的美学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使得审美研究具备了现代性。书中,席勒系统阐述了何为“审美教育”,他认为,每个事物和每种体验都可以被看作美育。针对审美活动,席勒强调主体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并提出感受性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

19世纪初,德国教育改革者威廉·冯·洪堡改革德国教育体制,将“个人完整教育”概念引入普通学校教育,认为美育应涵盖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中,进而确立了美育在德国普通教育中的地位。20世纪初,德国“艺术教育运动”兴起,提出将艺术与教育紧密结合、使其相辅相成的理念,重视发展学生在创造和审美领域的能力,而非单纯向学生灌输艺术相关知识。“艺术教育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审美教育与德国教育体系的融合。该运动的主要倡导人韦伯深化了美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美学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并指出教育的目标着眼于个人的人格特质,应通过艺术手段实施教育,并以此培养个人的创造力。1931年,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从美育角度出发,强调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能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感受,因而音乐教育应与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深厚的哲学、美学和教育学思想积淀,是德国美育的特色之一。

以生为本,激发创造力

学校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德国各州均将艺术类课程置于必修科目内,旨在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例如,在德国学校的教学体系中,音乐课是必修课,贯穿德国基础教育的始终。学生在音乐课上表现不佳,会面临失去升学机会的风险。德国小学的教学科目一般包括德语、数学、美术、音乐、体育、手工等。而在德国的普通中学、实科中学、文科中学和综合中学这四类中学里,绝大多数的必修课涵盖了艺术科目。剔除“知识汲取”型课程后,文科中学的学生在每个阶段都必须学习一门或多门“美感体验”型课程。第一阶段,文科中学开设艺术课程。学生到了九、十年级,每周须修满4个小时的美术、音乐课程。第二阶段,学校在课程选择上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若学生在第一阶段对“美感体验”型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则可以在这一阶段继续选择相关课程进行深造。

德国艺术类课程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旨在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类活动的开展依赖于主体即学生的手、眼、脑与客体即艺术工具和材料的高度统一。德国的音乐课堂最能体现这一教学原则。德国音乐教师主张快乐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音乐时的个人体验。因此,课程的主要形式不是听音乐,而是体验音乐。学生在课堂上接触能够发声的各种物体,主动地去弹、敲、吹、唱,感受不同的音色、音长、音高和音准。同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即兴演奏,生成个人作品,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德国在新一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改革中强调跨学科的重要概念。萨克森州的教学大纲规定,学校每个学期需要留出两周时间,专门设计跨学科教学工作,学生同时学习不同学科的时间要占到总课时的10%。其他各州也呈现出针对跨学科教学进行改革的趋势。围绕某一主题,多学科的知识如艺术、历史、数学、德语等逐渐融合。例如,学生在某一堂课中,既欣赏盐城帕骚的徽章所体现出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又从生物学方面了解盐在人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整合资源,校内外联动教学

德国学校与各类艺术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艺术课程。德国拥有博物馆6000余所,其中与学校产生“联动教学效应”的不胜枚举。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卡尔斯鲁厄市便推出了儿童向导服务,设置了全德国第一个儿童博物馆展区。馆里的许多画作降低了悬挂高度,好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艺术。后来,德国博物馆教育兴起,德国学校教育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学校与博物馆密切合作,参观博物馆成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学校,学生需前往博物馆,在工作人员和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习艺术类课程。如今,德国博物馆、艺术馆的美育功能不断完善,其社会教育部门会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参观群体,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方案。各类艺术机构还与学校合作,为学生举办多种以培养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为目标的活动。课外美育与课内教学相辅相成,更好地向学生诠释了色彩、形体等艺术范畴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个人体验激发学习艺术的兴趣。

此外,德国学校会举办种类繁多的课外艺术活动。多数学校中,近半数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乐团、合唱团和各类课外活动小组。新生入学、毕业和各大节日往往是艺术类活动频繁举办的时间。市级、州级甚至国家级的艺术节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学生能在此类活动中丰富自身美学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个性意识。

总之,德国美育致力于探索和挖掘人的潜能,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心灵的启迪。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02日 第09版

作者:赵涛 董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