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深描边疆卫士的精神世界

——评王族长篇小说《零公里》

傅逸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01月02日

第 07 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族曾创作大量反映新疆自然生态和边防军人日常生活的散文,他擅于捕捉细节,从微观层面切入生活现场,体察鲜活的经验和生命的温度。他的散文有对高原艰苦孤寂生活的长期守望,有对边防军人内心的真切共鸣,有关于情感和精神的本质探寻。在入选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长篇小说《零公里》(长江文艺出版社)中,王族以诗性的语言、散文化的叙事手法,呈现出极端自然环境下高原军人特有的生存状态,记录下一系列独特而震撼的戍边故事,塑造了一组汽车兵英雄群像,为“昆仑卫士”的精神丰碑刻录下温情的注脚。

《零公里》通过准确的细节、精妙的比喻,回望神奇、充盈着原始自然伟力的青藏高原,探寻边防军人艰苦且陌生化的生活和情感状态,从而构建起专属于高原军人的心灵世界和内在经验。这些内在经验关乎军人的日常生活、心理空间、身体感受、情感结构、命运遭际,氤氲着烟火气息,饱含真实日常的粗粝毛刺,动人却不耽于煽情。曾经年轻、青涩的面孔或许会随时间推移逐渐模糊,但那些厚重温暖的军旅内在经验,依然顽强地保留着它本原的面目和质地。

《零公里》没有采用较为常见的线性叙事结构,而是具有显明的散文化特点。小说由一系列片段性故事连缀而成,以“昆仑卫士”荣誉称号的评选为核心线索,串联起青藏高原汽车兵“上山、下山”的日常生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是运用虚构的角色所写出的长篇综合性散文……小说具有综合的力量,就像复调音乐,能把一切结合成为统一的整体。《零公里》篇章间彼此独立,但却有内在的情感和精神线索勾连,一组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声有色的军人群像共同凝结为“昆仑卫士”这一大写的精神主体。

《零公里》通过聚焦个体军人命运,书写高原汽车兵与恶劣自然环境和艰苦生存条件抗争搏斗的故事,描摹单纯的军旅生活背后,人物的家庭境遇和情感状态。在这条运输线上,汽车营的官兵们要面对暴雪突至、风沙侵袭、高原缺氧、身体患病、情感缺失、心灵重压等考验,而远隔千里的家人更时时让他们牵肠挂肚。副连长肖凡时隔三年回家探亲,然而无论他和妻子林兰兰怎样努力,女儿仍然叫他叔叔。田一禾与马静在通信中确立了恋爱关系,但一直没有见面,待马静从兰州来新疆看望男友,得到的却是田一禾已经牺牲的消息。她说:“我们谈了一场恋爱,连面对面看对方一眼也没有,连手也没有拉过一次。”为了实现爷爷的心愿,也为了接续那支驳壳枪所承载的精神血脉,年轻的战士于公社因公殉职,这则如梦似幻的故事串联起祖孙三代人的戍边情怀。这些真实甚至有着人物原型的故事,凸显的是高原军人生存的艰苦、奉献的崇高。

除了完成肩负的使命任务外,小说还呈现了高原军人对生命尊严和意义的执拗守护。战士邓东兴近乎偏执地要在不见绿色的多尔玛栽活三棵树,然而他悉心守护的“绿色神话”却被一场无情的暴风雪摧毁。那些寄托着汽车兵特殊情感的军用卡车,在高原上、达坂下、营房里,如亘古般久远,却又静默无言。“有一辆车在山上跑了20多天,下山后停在院子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轰的一声散成了一堆铁。驾驶员向连长报告:连长,我的车‘累死了’!”这一声报告连同那轰的一声,振聋发聩。在汽车营老兵面临转业时,卡车发出的那一声声笛鸣,实际是老兵们内心声音的传达。

王族在《零公里》中,经由大量心理、幻觉以及梦境描写,深度探寻军人的内心世界,极大拓展了作品的内涵,也为作家提供了感受、发现高原军旅内在经验的别样视角。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库地达坂、多尔玛、三十里营房等是普通人无从想象、一辈子也难以抵达的地方。在这些独异的空间里,小说中的人物在与动物、植物、山水、气候等自然物象的对话中,始终保持着孤独。他们经常是一个人行动,独自面对已知的困厄和未知的风险,甚至是替战友承担风险,用自己的死换战友的生。这样的行为逻辑暗合昆仑山的象征意义。

书名“零公里”便是对昆仑山象征意义的指认与强化。“一上山、一下山就是一年”的时空对位,隐喻着空间对时间的置换。昆仑山的根系在军人身上到处扎,扎下的是病痛隐疾,是融入血脉的精神传承。最终,“昆仑卫士”荣誉称号授予了在昆仑山扎根最深的汽车营集体以及“托体同山阿”的五名烈士。他们的肉体没有陨灭,而是以“昆仑卫士”的精神形态和昆仑山融为一体。小说结尾处,李小兵转业后留在叶城,继续从“零公里”出发维护新藏公路,清晰标示出空间的延伸以及附着在这重空间之上的历史延传。

王族试图发现并探寻那些湮没在历史进程中的鲜活动人的故事和元气淋漓的生命,进而揭示出高原军人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精神传统。田一禾、李小兵、李大军、李彭程、丁山东、卞成刚、于公社……作家对这些人物的想象和塑造,最终聚拢起来的不仅是单一人物的形象,更凝聚起一种厚重的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专属于纯粹、质朴而又激情燃烧的年代,带有英雄主义的独特质感和光泽。高原军人身上那种深沉、执拗、果决的素质,具有一种难以言明但却迷人的特质。作家以感同身受的情感契合和精神共鸣抵近戍边军人个体生命的“存在之境”,彰显出极端境遇中意志、信念和精神传承的力量。

(作者系辽宁省作协特聘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