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3》作为该系列的第三部,悬疑感还是保持了跟前作差不多的水准。该影片的音效和画面,依旧在最大限度地刺激观众的感官。演员的演技也在线,不仅是肖央,许多配角的演技,都非常有感染力和爆发力,全程基本上不会让你有困意。
该影片跟以往的故事不同,肖央饰演的郑炳睿一角,不再是以往的普通人,而是富甲一方的商贾名流。发生的案件,也是从郑炳睿的女儿失踪被绑开始。郑炳睿一出场,他的身份就是“受害者”一方。不少观众下意识里,就会认为又是一部父爱如山,牺牲自己,拯救女儿的感人影片。(以下含剧透)
事实上,剧情从一开始就在误导你,每个人的身份,都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佟丽娅饰演的李慧萍,反而是整部剧里表现最反常的角色。我个人觉得,导演肯定不是故意让这个角色露出马脚,而是故意在引导观众,李慧萍就是有问题。
因为作为一个孩子的老师,即使弄丢孩子有她的责任,但是李慧萍的表现太过于反常。她太过于主动和大胆了,她给人的感觉不是自责,而是一直在压抑某种情绪。她要跟着男主去救人,好奇的点也很违和,她一路上关心的重点,更倾向于郑炳睿的过去,而不是孩子的安危。
李慧萍的表现,很容易就会被观众划分到绑匪的“同党”去了。自然而然,观众前期就会放下对郑炳睿的戒心,觉得他可能就是犯点小错,本质应该是不坏的。再加上“误杀”主题,更容易让人觉得是意外,而不是主动作恶。
达蒙一角也是也烟雾弹,一出场就是高官形象,给人的印象就是幕后大BOSS的感觉,郑炳睿就显得更加无足轻重了。所以,要发现问题所在,就要看到剧情里逻辑的漏洞。郑炳睿在一个十分混乱的国度,能从孤儿跨越阶级成为富甲一方的大人物,真的可以做到清清白白吗?
郑炳睿信佛,并不是因为他善良,反而是因为他心虚。他需要靠拜佛,来让自己心安。剧情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并没有安排多少戏份,用“嘴炮”去感化他。而是,直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受害者的家长们团结起来,上演了一场复仇大计,让郑炳睿也体会失去孩子的痛苦。
比起直接杀掉郑炳睿,诛心才是上上策。整个计划最完美的,不仅是高官和黑警都被绳之以法。更绝的是,让郑炳睿亲自按下杀死自己女儿和女人的引爆按钮。尽管郑炳睿最后能够活下来,他和女儿之间,永远都会存在隔阂。
惩治坏人自然不可能靠报应,但是郑炳睿的报应,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从他选择主动作恶开始,他就按下了成为恶魔的开关。他既当不了一个好人,他也当不了一个好爸爸。因为他从小就习惯了利己,别看他嘴上说什么,要看他具体做什么。
当他主动选择去桌上按住别的孩子,主动选择去拐卖别的孩子,主动按下引爆炸药的按钮等,就是他从“受害者”到“刽子手”身份的转变。咱们也无法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他多坏,毕竟他当年确实也曾是被拐卖的“受害者”,多多少少也有些身不由己。但是,从他主动助纣为虐,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决定了最终的结局。
所以,那些失去孩子的家长们,明明有很多机会可以杀死郑炳睿,但是他们最终选择了诛心之法。因为只是单纯杀掉他,太过便宜他了。家长们要让他同样体验丧子之痛,体验失去孩子的过程,到底有多么的无助和崩溃。
这远比干巴巴的“嘴炮”说教更加有用,郑炳睿就算不死,心理防线也快要崩溃了。当他经历完这一场“大戏”之后,他往后余生都没有脸面再去面对自己的女儿了。电影最后一幕,有杀手出现开枪,对准了他的女儿。然后,屏幕一黑,没有告诉观众结局如何,只能听到都是报应。
很显然,结局是什么根本不重要了。郑炳睿不管能不能为女儿挡下这一枪,他都是罪人。如果他能破天荒挡下这一枪,那他死了,女儿就变成孤儿了,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结果。他比谁都知道,孤儿的生活有多么的痛苦和无助。
当然,我更倾向他不会去挡下这一枪,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了。他女儿又因为自己没了,他又成了孤家寡人,这才是对他最大的报应。对于他来说,女儿活着还能有千千万万个机会去弥补她。一旦女儿死了,他什么都做不了,两度经历丧女之痛,尽管内心再强大,他一辈子都将活在阴影之中,内疚和自责将伴随他的下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