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喜欢历史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喜欢读历史故事,有的人是在专业学习历史学,其实学习历史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今天就以我本人学习明史来举例,说说我学习明史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是在很偶然地情况下,对明史感兴趣的。

我和很多人入门明史一样,我也是通过读《明朝那些事儿》,然后引发了我对明史的兴趣。

《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文笔真是挺好,关键是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很强。能从明史那么多的史料中,挑出来一条主线,然后通过主线,把明朝历史串联起来,最后在读完这套《明朝那些事儿》后,能对明朝历史有了大概的了解,这对于一套入门书而言,能做到这些,就足以说明这套书的优秀。

我就是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后,对于明朝历史,读得意犹未尽,于是对于明史就读得越来越深。

一些比较专业的书,我也会读,大数据推荐给我的,我就去读了,像《剑桥中国明代史》《明史讲义》这些。这也意味着,不知不觉中,就读了不少关于明代的书。

后来,我自己又读完了二十四史中的《明史》,然后去年又开始整体阅读《明实录》,还有其他一些明清时期的史书,我陆陆续续看了一些。

这一路下来,总体说来,史料部分,读了一些我感兴趣的,然后历史学的专著,我也读了一部分。

读的时候,我也发现了,我这种自学明史的,和明史专业的,其实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我总结了下,主要还是学习方式,思考方式的不同,概括总结一句话,我是在阅读史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我喜欢的那部分,这个喜欢的部分,有时候是关于某个人的,有时候是关于某个事的,重点就是,我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才发现我的关注点在哪。

我自学明史,就是靠书堆积起来的,如果让我再次选择读明史的过程,我可能还会这么选。

量变带来质变,通过广泛地阅读关于明史的书,有的知识点,很多书都是重复的,于是在一本本的书中,我就记住了很多的知识点。我很少会一本书读好几遍,这也和我的阅读习惯有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今年我想把一些比较专业的关于明史的书,再读一遍,尤其是晚明史的部分,有的书是2022年读的,那时候我囫囵吞枣,很多东西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今年再读一遍,想必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关于读史料,我是先读了一些现代人写的史学书,很多书里会有大段的史料引用,先读了这些书,然后我觉得我读史料已经比较有耐心,可以读全本的明清时期的书,才去读的。

我先选了《明史纪事本末》,和二十四史之一的《明史》相比,这本书篇幅短,而且写得比《明史》通俗。

其实整体说来,明清时期的书,比唐朝之前那些书通俗很多,尤其是明朝时候修订的一些史书,用词通俗的,和现代很多词相同。只不过古文用词更凝练。

说句题外话,我读明朝史料,学了不少四字词语,尤其是皇帝的诏书里,用词会华丽一些,有时候读着读着,会有一种在欣赏骈文的感觉。

读史料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需要耐心。有的生僻词,还是需要去查一下是什么意思,现在科技发达,只要你想学习,你有很多种方式去搜索字词和句子的现代文翻译。

然后,在读古籍的过程中,其实我读电子版的简体字的多,电子版的繁体字的也认识,但是对于那种竖排繁体字手写稿,很多字我都不认识,所以遇到这种史料,我是感觉特别难。这应该是需要更多的学习,例如通过古籍的整理,你就会慢慢看习惯了这种竖排繁体字手写稿的。

除了史料部分,对于自学历史的人而言,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某段史料你可能是知道的,某个知识点,你可能是知道的,但是有些东西如果是一个整体的,就很难想象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例如在《明史》《明实录》中会出现的皇后的册封仪式,这些就是文字描写,就很难想象出来,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场面。而且自学历史的人,也挺难找到这方面的影像。

诸如此类的这种问题,如果有一个非常专业的历史老师来教你,可能他无意中的一句话,就能解答你的困惑。因为自学历史,有时候就是某一个点,很难拐过弯来。

自学历史的难点,其实还挺多,但是话也说回来,既然选择了自学历史,一定是喜欢读历史,你才会专门去学,这份纯粹的对于学习历史的热爱,也足以让你在自学历史的过程中收获很多。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就特别喜欢读明史,所以就更多关注明史。自学历史的人,会因为侧重点的不同,涉猎的范围也有所不同。

自学历史虽然难,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你努力,会有很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