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柏拉图的对话来探讨爱与智慧
作者丨王佳文
扫码上图-解锁柏拉图
德尔斐神谕中苏格拉底由自知己无知所揭示的有限性与超越性的张力,让我们不禁发问,作为爱智者的哲学家能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
《会饮》中狄奥提玛讲述关于“爱神”兼具双亲的品性在追求智慧的同时又曲折迂回的神话阐明“爱”能够引导个体踏上内涵渐深的美的阶梯,且爱智活动具有循环往复的特性。
↑柏拉图
同时以回忆说为考察对象,人在理性之思的运动中得以参与并真实拥有真知,开启朝向智慧的运动。因此哲学家在哲学思考中跃进真知又不断返回俗知世界的过程中,引发对智慧更高的欲求以获得新的生存意义。
01.
“哲学”一词的希腊文表达为philosophia,意思是“爱智慧”,而哲学家就是爱智者。那么,作为爱智者的哲学家能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哲学与智慧的关系为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无法给出完整的回答,本文只希望通过考察柏拉图作品中重点讨论“爱”的两篇文本——《会饮》和《斐德若》,试图对由爱欲出发的追求智慧的行为——哲学活动,进行一番审视。我们先看《申辩》中的德尔斐神谕如何道说人、神与智慧的关联。神谕上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苏格拉底知道后首先是认为自己一无所知,同时他又坚信,神不会出错。即苏格拉底没有否认自己确实是最有智慧的“人”,但问题在于是何种意义上最有智慧的人。
为了解决这个疑惑,苏格拉底将省察自己与他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他开始省察各种当时被认为有智慧的人——政治家、诗人、工匠。结果,苏格拉底发现政治家完全一无所知却自认为自己很有智慧,是极端无知、自吹自擂的存在;对于诗人“我确定使他们能够写诗的不是智慧,而是某种天才或灵感”并且“这一事实使他们认为自己对其他所有行当都具有完善的理解,而对这些行当他们实际上是无知的”,所以诗人在一定程度上无知,不能理解自己在说什么;苏格拉底最后省察的是工匠,工匠确有一技之长,但自认为自己在别的行当也同样精通。因此,这三类看似智慧的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那么苏格拉底的“智慧”到底是什么?答曰:自知己无知。即知道自己的认知尚处于不完满状态并知道这种状态的原因的同时知道如何实现对当前状态的超越。这既是对人的必然的有限性的揭示,同样也是对对人的超越性的揭示。既然如此,那么在必然的有限性和人的超越性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究竟该如何克服?
↑柏拉图
《会饮》里记录了充满智慧的聚会中关于对“爱神”的赞颂,最后的发言者苏格拉底,对爱进行了理性的探讨,揭示了最为本质的美。通过对前几位发言者的提问和对问题的分析,苏格拉底推论出爱不等同于美,爱只是将美当做对象,因为爱是爱没得到的事物,爱其实是一种缺乏。那么,爱到底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以阐明自己的想法,苏格拉底引用了狄奥提玛与他的交谈。
狄奥提玛讲述了关于“爱神”出生以及爱神持久追求智慧的神话,爱神Eros是丰饶神波若和匮乏神贝妮亚之子,他同时具有父亲和母亲的本性,因为“他是永远贫乏的”,但“他也像他父亲那样迫求美的东西和好的东西,终身爱好智慧”,所以对于爱神“他得来的又失掉,不断地流转着,所以爱若总是既不穷又不富。”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神都不从事爱智的活动,因为他们是智慧的,已经智慧的就不去从事爱智慧的活动了。而无知之徒并不盼望自己智慧起来,因为不以为自己有什么欠缺的人就不去盼望自己以为欠缺的东西了。所以,对于爱神“他也总是处在智慧与无知之间”。至此,不禁发问是否因为必然的无知宿命执导“爱”发出指向“智慧”的行为呢?首先,“爱”意味着行为主体对欲求对象的匮乏,所以说Eros永远是贫乏的,因而哲学作为爱智活动就是对智慧的匮乏;同时,“爱”又是一种指向智慧的向上的力量,正如Eros同时分有了父亲丰盈神的本性,即始终在追求美的东西和好的东西,例如《斐德若》中的灵魂飞马比喻,灵魂作为飞马始终具有向上飞翔的力量,这种力量同样源于人的本性。所以,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总是一方面宣称自己的无知,另一方面又总是以提问的方式将对话对象逼入绝境,通过提问揭示人的认知的必然的有限性,而又以提问的方式带领对话的参与者进入到追求智慧的上升之路,然而,这必然导致哲学家宿命般的悲剧,即永远操持有限之身追求不可达至的“智慧”,哲学家不断追求智慧却始终与智慧绝断,这要么导致哲学家的悲剧人生,要么就只能放弃哲学之路而走向宗教的归服。
↑费希特
正如费希特在《关于学者使命的若干演讲》这样表述,“在‘人'的概念里包含着这样一个意思:人的最终目标必定是不能达到的,达到最终目标的道路必定是无限的。因此,人的使命并不是要达到这个目标,无限地接近这个目标,就是他作为人的真正使命”,所以于此看来,对于“爱”是否意味着无限接近不能达到?席勒的《秀美与尊严》写道:“人的使命就是在他的两种本性之间建立起内在的和谐一致……但是,这种性格的美,人性最成熟的果实,只是一个理念。人以持续的专注去符合这个理念,但他在所有的努力中都不可能完全达到他。”如果说“爱智慧”意味着“爱”的行为主体对“爱”的对象“智慧”的无限追求却永不可能达到,这就意味着本于人的灵魂中的固有能力的“爱",在本质上相异于“智慧”,那么这与柏拉图展现的向上的真知之路似有不同,然而从柏拉图对Eros的表达中又充满了对“爱”作为一种介于智慧与无知之间的神灵的含义,那么 Eros似乎又确与智慧分属两个层次,这样重新思考“爱”与“智慧”的关系,即便二者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人的灵魂中又是怎样?
02.
让我们依照《会饮》所描述的追求美的阶梯出发,一探问题的究竟。
首先,从爱的角度分析,“爱”能够引导个体踏上内涵渐深的美的阶梯。毋庸置疑,最浅层次的爱是对肉身之美的爱,当然,“如果他过分沉醉于形体之美,就会荒谬地否认一切形体的美都是同一种美",如此,为了防止沉溺于这类肤浅的美,每个追求智慧的个体应该学会把心灵美看得比形体美更为珍贵,在充分欣赏心灵之美后,他会被进一步导向思考法律和体制之美以各种美之间的联系与贯通,并在这个层面上通过实践得出形体之美并不是最重要的结论。但是,美和智慧又有什么联系?
我们知道,美“自存自在,是永恒的一,而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对它的分有”,并且人们通过使美本身成为可见的而看到美本身的时候,人们才会加速拥有真正的美德。并且,在柏拉图这里,美本身其实就是“智慧”的一种显示。因此苏格拉底继续引用上文的例子,人的注意力在从体制美的高度被导向各种知识,使他能看到各种知识之美的同时产生另一种光芒一沉思的力量。至此,“爱”的对象出现本质的变更,即思的目光的转向。从前文的论述,可以得出本质的变更指的既是由外而内的形体到心灵的转变,也是从下至上的具体到普遍的深入。根据变更后的结果来看,“心灵”与“普遍”皆具有恒常性,此变更意味着由感性的变动不居到理性所把握到的恒常性的变更,在柏拉图这里,唯有恒常性才能标示“真知”的特性。那么,在变更真正从在的情况下,变更何以可能?
自然地,“爱”本身提供的力量可以促成对“美”的追寻;同时,目光的转向也十分重要,主体从素朴的感性经验出发,而又能摆脱感性经验的具体性,在理性的思想运动中有一定的能力超越感性经验并一跃达到对普遍性的把握以掌握变更的方向;诚然,《斐德若》中的灵魂马车喻中隐含的人的灵魂中的向上飞升之力,即就人的本性而言具有的从具体到普遍的综合之力也能积极推动变更的发生。总的来说,这条通向美本身的美的阶梯,实则是以“爱”为动力,但仅凭“爱”还不能达到,在此,柏拉图实则揭示了通达真知之路中的理性之思的力量,理性之思一方面为人摆脱感性经验而进行本质变更提供了目光的转向,另一方面就其本性而言则具有从具体到普遍的综合之力。这种综合所达到的真知——理念世界,是纯粹的与经验无涉的世界,但在柏拉图这里,这不是空洞的形式,而有其实质内涵,理念为具体之物的存在及其所以如是存在提供所以能的根据。
由苏格拉底所述,我们分析得出美本身即是真知。那么在此基础上个体如何去认识真知?如此不得不提到“回忆说”。每个人的灵魂由于其本性使然都天然地观照过真正的存在,但是“引发对上界事物的回忆”却不是一件易事。然而,“如果一个人正确地运用回忆,不断地接近那完善的奥秘景象,他就可以变得完善,也只有他才是真正完善的。”
“回忆说”意味着,人的认知之真只是灵魂的“回忆”。然而如何分析“回忆”的隐喻所指向的对真知的认识?在回答这一问题前,我们先来分析“回忆”的内涵。首先回忆是描述性的场景再现。就日常经验来看,回忆是一种意识活动,意识对过去发生事情的再次当下化行为,即过去场景在意识中重新予以当下的呈现。但是同一个回忆活动的回忆对象虽然看似相同,却可以在两种意义上进行区分:其一,回忆对象作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这个事情对于回忆主体而言只能是一种设定性的存在,对于其在客观时间中是否真实发生,就一个单独的主体而言不能得到确证;其二,回忆对象作为在意识活动中被设定为真(即认之为真)的意识内容,即在回忆行为之中的“回忆内容”,这个层次上的回忆对象内在于意识之中,为意识所真实拥有。
就柏拉图的“回忆说”指向的对真知的认识而言,显然不存在上述复杂区分,但其回忆对象当在第二层意义上谈论,即作为意识内容、为意识所真实拥有的对象,在此意义上,“回忆”仅是一个隐喻,其所指意义为,在理性之思的运动中对真知的真实拥有,但正如“回忆”这个隐喻所指涉的另一层意义——“再现”意义——所揭示出的局面,
03.
在理性之思的运动中所真实拥有的真知尚还不是真知本身。 这就涉及“回忆”的另一层意义。 其次,回忆还是意志性的事件参与。 除了上述分析的描述一个过往事件的回忆以外,日常经验还告诉我们,当人在回忆某些特殊事件时,常常会有“身临其境”“如在目前”一类的感触,而当此之际,回忆主体事实上正是在对回忆内容的存在设定中(即相信回忆内容的真实性),重新参与到过往事件之中,只不过,这种“参与”不同于对当下性的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参与,而是一种“唤醒”,这和对过往事件的冷静描述不同,这里有意志主体的参与,意志主体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主动参与到再次当下化的“事件”当中。 就柏拉图以“回忆”这个隐喻所指涉的对真知的认识来说,这里的“回忆”就意味着主体对“智慧”的参与,用神话隐喻来说,即灵魂在回忆中重新参与到神圣秘仪之中,得以再现神圣世界中的智慧。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判论,即思的上升之路本质上是灵魂的“回忆”。
《会饮》在描述美的阶梯的最后阶段时说到,个体在达到美与思的统一后,“心中哺育了这种完善的美德,他将被称作神的朋友”。因此在走向美的阶梯的道路的终点时,与神为友的意义便得到了解释。“神”即喻指“智慧”本身,而哲学家则与神为友,即与智慧为友。这里的意思,通过“爱”的驱动和目光的转换,在理性之思的运动中,人在“思”当中得以参与进真知当中,并对其得到真实拥有。只是这种参与和真实拥有尚不能是智慧本身。至此那么对于身为爱智者的哲学家来说,“爱”与“智慧”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作为丰饶之神和匮乏之神之子的Eros在追求智慧的同时又曲折迂回,拥有循环往复的特性。
既然如此,将Eros类比从事爱智活动哲学家,并借着Eros的动力,那么关于在思想目光的转换下,哲学家们的理性之思朝向真知的运动便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即哲学思考开启了人从俗世生活一跃而朝向智慧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哲学思考必然使哲学家往返于真知和俗知之间,这种往返兼具两重含义:首先,哲学家不同于停留在俗世意见的人,而具有朝向智慧的活跃性,且在这种哲思的活跃状态中,哲学家也能亲近智慧,与智慧为伴;其次哲学家与智慧为伴却不等于智慧本身,这意味着哲学思考的活动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哲学家属人的本质有限性使其必然无法永远停驻在智慧当中,而总会回落到俗世意见世界。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家通达真知与俗知两边却不等同于任何一边。在此值得继续分析的是,哲学家在哲思活动中得以与智慧为伴,此义为何?我们说,这是一种“进入”活动,在哲思当中进入到真知的世界。然而,这种“进入”不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进入,就好像真知的世界在我们自身之外,有待我们敲门而入,而是一种转化,哲学家在从事哲学思考的活动中,他的精神得以跃进一种不同以往的世界,他因而得以获得一种不同以往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之于哲学家而言,在哲思通达智慧的瞬间,获得了相较于过往俗世生活更高的所属性,为哲学家本属于己的生存状态。可以说,进入真知世界就是生存状态的转化,哲学家得以参与到此种生存状态的展开过程之中。
因此,“爱智慧”这项活动,不能将“爱”的主体与所爱对象之间划出一道截然分离的鸿沟,就像日常当中所说的一个人爱吃美食那样,绝不意味着此人永不能获得美食,而是意味着不断地涌动出对美食的欲求并通过筹划而获得,并再次返回到饥饿状态又重新燃起对美食的欲动。“爱智慧”亦复如是。哲学家在“爱”的驱动下,通过目光的转向而将理性思考转为朝向真知的运动,哲学家在哲学思考的活动中跃进真知,参与到真知这种生存状态的展开过程中,而又不断返回到俗知的世界,再次引发对智慧的欲求。如此以往,循环往复。然而这种循环往复却又不是不断重复相同内容的活动,那将变成西西弗斯的神话。正如Eros这个大精灵每次下降人间都向人间传达新的消息那样,哲学家每次在哲学思考的活动中跃进了崭新的生存体验后,每次在重新回到俗知世界中时,此世界之于他而言便获得了新的生存意义,如此而在循环的形式中获得了新的内容,达到循环跃进。
那么对于苏格拉底“自知己无知”所揭示的人的本质中的必然的有限性与超越性的张力因此可以获得新的意义。在“爱智慧”这个活动中,哲学家在哲学思考的活动中获得的智慧,不等同于智慧本身,因为他无法永远停驻在智慧的世界,必定回返回到俗知世界,这一点正是其属人的本质的必然的有限性。同时,哲学家不断在“爱”的驱动下,在哲思活动中跃进真知的世界,则是其超越性的一面。在此有限性与超越性的张力中,正是对此有限性的觉知,对此张力的觉知,才使得不断的循环往复的生存状态之转化得以保有,也就是说,以对有限性的觉悟逼迫出超越的精神实践。这就是二者既紧张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黑格尔曾言:“事情并不穷尽于它的目的,而穷尽于它的实现,现实的整体也不仅是结果,而是结果连同其产生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把“智慧”视作一个追求的结果,那么,这个结果只有就其作为整个展开过程的总体而言才是真正的结果,“哲学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就能不再叫做对知识的爱,而就是真实的知识”,由此可见走向智慧的这条道路本身就是智慧自身的展开。
王佳文,|著来源:《汉字文化》2017年第21期
文章仅用于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免费领取
哲学日签200图
扫码领取 ↓
上图扫码 - 回复:日签
免费!免费!
优质心理测试
荣格12种人格原型
创造者|探索者|魔法师|智者|叛逆者|情种|小丑|英雄|天真者
测一测
独家课程丨哲学100问
0基础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后现代)
上图扫码 - 立即购课(APP附文稿)
逻辑图领取,加助手微信号:zhexue100zhushou
阅读全文订购《哲学100问》(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