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图讲记2: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
既然中药的五行属性现在已经少用,为什么要还原它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二点。
第一点,就是中药五行属性本身展现出来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这种整体的逻辑美吸引着我们去探索研究,去为每一个中药标定五行属性。
第二点,就是“汤液经法图”临床应用的现实需要。只有还原出每一个常用中药的五行属性和主导药味,才能满足临床运用“汤液经法图”诊病组方的需求。
前一个可以看做是理论层面的原因,后一个可以看做是实践层面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再详细说说。
首先,讲讲理论层面的原因,即中药五行属性所展现出来的整体逻辑美。
哲学上有一句话叫做,整体决定局部,局部不决定整体。这一句话,用在中医药研究上特别适用。我们每一个中医药研究者和中医药爱好者,都应该清楚,中医药的本质特点究竟是什么。
中医药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呢?
有人会说是辨证论治,有人会说是个体化诊疗,而从我们的角度看,中医药的本质特点就是整体观。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一个疾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疾病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这种整体观下的不同内容。
阴阳理论就是一种整体观,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调和,就是同一个系统正反两方面的整体认知。
五行学说也是一种整体观,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转化,就是一个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的整体认知。
所以,阴阳五行理论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整体观,贯彻阴阳五行就是贯彻整体观。而中医药学就是在阴阳五行这个底层逻辑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有了阴阳五行的底层逻辑,中医药学就构建形成了五脏六腑学说、外感六淫学说、五运六气学说、四气五味学说等一系列临床应用类理论体系的基石。
有了木火土金水五行,就有肝心脾肺肾五脏,就有风火(暑)湿燥寒六淫,就有角徵宫商羽五音,就有辛咸甘酸苦五味。
所谓,先有底层逻辑,后有上层建筑。谁和阴阳五行离得近,谁就越接近本原,越接近底层,越具有阴阳五行那样的整体逻辑美。
大家想想,一边是寒热辛苦和升降,一边是木中土和金中水,哪一个与阴阳五行离得近呢?对,显然是后者。
所以,中药的五行属性是直接将中药性效与五行联系起来的内容,与四气五味归经相比,它更可能是由阴阳五行所构建的初代中药性效理论,具有对称图形一般的整体逻辑美,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也就是说,在运用阴阳五行建构中药学理论的过程中,在阴阳五行理论向中药学领域进行具象化、落地化演变的过程中,最先诞生的理论很可能就是这里的中药五行属性,在五行属性基础上,才衍生出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概念。
中药五行属性的展开,就有了四气,有了五味,有了归经,有了升降浮沉。而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浮沉,其实都能统一于五行属性,是五行属性在不同角度的不同表达。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想法,但值得研究验证。
对称图形的整体逻辑美(图源网络)
接着,我们再讲讲实践层面的原因,即“汤液经法图”临床应用的现实需要。
“汤液经法图”是一个以五脏虚实辨证和五味补泻治疗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药的药味是为中药定位、定性、定效的关键,是识方解方和组方配伍的关键。而这里的中药药味,就是中药五行属性所对应的主导药味。
看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说,咦,金老师,中药药性理论中就有药味啊!
对,没错,现行的中药药性理论中就有五味,《中国药典》和中药学教材对每一个中药都标定了药味。按理说,我们在临床运用“汤液经法图”时,应该直接拿过来用就行。
大家这样想,完全合理,金老师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甚至粗略地浏览一下二十五味药精的记载就会发现,很多中药五行属性所对应的药味,与现行药性理论的药味记载是一致的。
比如说,味辛皆属木,“木中土”生姜当为辛味,而其现行记载就是辛味。味甘皆属土,“土中木”甘草当为甘味,而其现行记载就是甘味。
但是,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比如说,“木中木”桂枝的现行记载除了辛味,还有甘味。“金中木”枳实的现行记载除了酸味,还有辛味和苦味。
尤其是一个中药的出现,彻底打破了“直接拿来使用”这个美好的想法。这个中药就是大黄。
金老师在不同的科普文章和学术文章中,反复讲过大黄的案例,在《汤液经法图讲记》系列的第一本,我们也讲过。如此重复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重要。
熟悉中药大黄的朋友们都知道,大黄的药性是苦寒,苦味的寒性药,无论是在《中国药典》还是中药学教材,大黄都是一个典型的苦味中药。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常用的经典苦味中药,在《辅行诀》二十五味药精的记载里,却是一个咸味药。原文是: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矛盾。
矛盾的一边,是经典常用中药大黄的苦味。说它经典,是因为在现存《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中,大黄就是“味苦,寒”。这么多年了,苦味一直没变过。
矛盾的另一边,是大黄“火中木”的五行属性,这种属性意味着大黄是咸味。而且,从功效上看,大黄泻下通便的主要功效,正合味咸泻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作用原理。从组方上看,大承气汤以大黄、厚朴、芒硝和枳实组成,也是正合“三咸一酸”的以泻肺为主、泻中有补的组方原理。
大黄(图源网络)
所以,这个矛盾就告诉我们,现行《中国药典》和中药学教材上的药味记载,有一些是与中药的五行属性一致的,是可以拿来直接使用的;而有一些是与中药的五行属性不一致的,是不可以拿来直接使用的。
为了搞清楚,哪些中药一致,哪些中药不一致,我们就需要研究。
为了弄明白,那些不一致的中药,真正的主导药味是什么,我们就需要重新确定。
这就是我们还原中药五行属性的第二个原因。哪怕有再多的困难,受到再多的非议,我们也要这样做,因为我们不想让“汤液经法图”变成一个仅供崇拜的遗迹,而是想让它成为真实能用的工具。
所以,我们不讨论推演中药五行属性可行不可行的问题,我们只讨论怎样让它可行的问题。经过我们这一年多的探索思考,也的确是证明了这种可行性。
在本书的下篇,我们就会逐一为大家诠释常用中药的五行属性和主导药味,并且提供一些实证证据,便于大家理解和临床应用。
当然,如果未来某一天,在考古挖掘,或古籍溯源,或重现的秘传医书上,发现了更多关于中药五行属性的可信记载,那就更好了。因为这将是一种比我们的推演级别更高的证据,不仅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也能佐证我们的研究。
希望能够发生这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