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礼法上讲是礼部,从实权上讲是吏部。

按照六部的职权安排,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朝贡,翻译下就是,礼部掌管朝廷礼仪,祭祀,科举考试,外藩接待,凡是和礼沾边的都归他管。

礼也就所谓的意识形态。

礼部有解释意识形态的权力,合不合礼法全都是它说了算,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国家最大的事情就是祭祀和军事。

祭祀就是对天地祖宗所行的礼仪,这是一个政权受命于天的象征,代表皇权天授。

在思想未启蒙和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老天爷最大,其次就是天之子的皇帝,这才能让皇权统治两千多年。

礼部就是负责向普罗大众解释皇权神圣性、合法性的部门,这是一个王朝顶重要的工作。

古代王朝推崇以礼治国,尤其是将儒学定为治国基调后,礼法更成为核心地位,因为儒家就讲究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礼也是划分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的基础。

总而言之,礼部的定位非常重要,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虽然是务虚的部门,但必不可少。

但长期演化下来,其地位渐渐让掌握人权的吏部和掌握财权的户部追上了,意识形态虽然重要,但还是被现实所屈服。

现实就是谁有用人权,谁有财权,谁就是大哥二哥。

吏部的职责是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任免、考核、奖惩都是吏部说了算,类似现在的组织部,属于位高权重。

古代的官僚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全靠吏部在统筹,而一个官员升降与否也基本上靠吏部的考核。

吏部是给一个官员赋予权力的部门,而权力又是古代官员孜孜以求的东西,你说这个部门重不重要。

到穷地方还是富地方上任,任四品官还是五品官,还不是吏部堂官的一句话,大小官员自然对吏部的官员百般巴结。

小官员巴结吏部小官,大官员巴结吏部大官,猪向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门路。

有用人大权,吏部在各部的地位自然居首,因为其他各部官员的产生也都来源于吏部。

而户部因为掌握天下民政、财赋,是财神爷,自然也拥有至高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官场,没有权力和金钱,啥事都干不成,就是礼部要办一场祭天仪式,也得找户部批条子拿钱。

想想也是挺憋屈,我礼部本是给老天爷送礼,结果却低三下四找户部这帮子掉钱眼里的人要钱,算是什么事儿。

古人最爱论资排辈搞排名,吏户礼兵刑工,吏部一直排在首位,礼部屈居第三。

古人虽然爱搞迷信,但朝堂上掌握权力的都是些务实主义者,他们知道意识形态哄哄下面的愚民百姓可以,但决不能当饭吃。

关键还是得掌握印把子和钱袋子。

西周周公旦制定的《周官》将天子的六位大管家进行排序:吏部尚书对应天官大冢宰,主管人事;户部尚书对应地官大司徒,主管财经;礼部尚书对应春官大宗伯,主管礼仪;兵部尚书对应夏官大司马,主管军事;刑部尚书对应秋官大司寇,主管刑法;工部尚书对应冬官大司空,主管建造。

天地毫无疑问排前两位,春夏秋冬依次再排序,按照这个排名,礼部差着吏部俩档次。

自隋朝往下历代王朝,基本上都按照这个排名来看待各部。

所以吏部的江湖地位要远高于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