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可以深度阅读的展览!展出大量图书、图片、手稿等资料,通过打造历史语境,让我们去感受战争亲历者、研究学者的处境和心情,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历史。” 来自武汉的王先生参观展览后说。
1月1日,“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在我馆正式展出。展览汇集了500余件文献实物和60余幅图片,集中展示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10年来南京大屠杀史料收集、研究和国际传播的主要成果。
01
三方档案文献原样呈现
为观众带来跨越国界的共情
展览展示了300余件受害方、加害方和第三方的档案文献,170多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著作、普及读物、论文集、智库研究报告以及国家公祭主题出版物,50多部南京大屠杀史料和著作的对外翻译成果,汇集了从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收集的珍贵资料。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张生说:“展出的受害方、加害方和第三方的资料互相印证、互相补充,体现了南京大屠杀史实铁证如山,构成了南京大屠杀历史沉痛记忆。在世界多国资料的关照之下,日本右翼企图通过否定个别资料,实现否定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定案的目的,是不可能达成的。”
今年24岁的意大利女孩Giorgia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她说,在南师大随园校区里有一座魏特琳雕像,展览展出了不同版本的《魏特琳日记》,“这些文献资料让人们去了解中国在二战中遭受的创伤和做出的贡献,在国外非常难得能看见这些资料。”
02
数字化、沉浸式、互动式
提升观展体验感
纪念馆首次创新举办文献展,为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在展陈设计上突出数字化、沉浸式、互动式效果。展览从文献典藏、文献研究、文献传播三个方面展开叙述,分门别类地展示档案史料、研究著作、学术期刊、普及读物、外译论著等各类文献,展出日记、调查表、手稿、书信、著作、报刊等大量的一手文献,观众在观展中增强对历史的记忆。
在展览入口设置了数字触屏,多人同时操作互不干扰,观众点击大屏,与文献“对话”。电子文献是展览的一大亮点,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1937年至今的100多件代表性文献,收录了110多部著作和100多篇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的专家论文。
在南京工作的万女士在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后走进文献展,她认为,文献展是对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文献展偏重于学术性和研究性,需要在了解基本史实后再进行延伸阅读,为人们进一步探寻历史脉络提供指引。”
03
文献类别齐全
不同群体都能找到适合阅读的文献
“展览展出的图书非常丰富,有纪实文学、人物传记、儿童绘本等类型,非常适合孩子阅读。”南京大屠杀史普及性图书吸引了10岁男孩易锦成的注意,他的妈妈陈女士一边看展一边记下书名,“回去后挑选几本买来给孩子看。”
此次展览为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观众了解南京大屠杀文献提供选择。文献类别齐全,既有学术性的研究著作、期刊,也有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青少年读本;既有图书、报纸、日记、书信、口述记录等纸质文献,也有触屏里的电子文献;既有中文文献,也有英文、日文等外文文献。
在展览第一部分悬挂着20张装裱的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幸存者、目睹者记录表,这些由亲历者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证言字字泣血,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大学生陈惠虹说:“幸存者的自述是非常鲜活的历史教科书。一纸胜千言,这些泛黄的信纸字字入心,一下子把我带回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
04
展览旨在呼吁人们
以史为鉴,共创和平未来
历史的记忆深藏在文献里,传承在爱好和平的人们心中。人们在历史文献中固化记忆,又在记忆中书写新的文献,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原馆长、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马振犊说:“观众通过了解文献中蕴含的史实和史料,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激发牢记国耻、告慰逝者、守卫和平、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江苏行政学院教授、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杨夏鸣说:“展览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人民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呼声,观众从文献资料中受到启示,去思考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编 辑:潘琳娜
·审 校:李 凌 李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