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在粟裕给出的建议之下,中共中央决定改变“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同意举行淮海战役。在这次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中,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指战员们密切配合,以少胜多,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精锐。淮海战役之后,反动派再也无力组织起大规模的军事反扑,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所期盼建立的新中国此时终于近在眼前。
而促成形势加速转变的关键人物,正是被毛主席称赞为“立了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粟裕。
平心而论,粟裕的革命履历、彪炳战功和军事才华,放到元帅们中也毫不逊色。他是一位有着元帅水准和资历的大将,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帅”。不仅如此,他非凡的军事天赋和指挥艺术也一直引来惊叹与赞赏的目光。
他的指挥风格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擅长剑走偏锋,出其不意。无论是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74师,还是在瞬息万变的淮海战场上抓住战机,作出一个又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调动部署,总是让敌人难以捉摸,完全无法跟上节奏。
林彪都曾自叹不如地称赞他说:“粟裕尽打神仙仗!”
可是,这样一位极富才华、战功卓著的将军,在建国后仕途一直不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早年经历
粟裕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 6岁进入私塾读书, 9岁进入叔父创办的第八国民学校学习。他既接受过旧式教育,也接受了新式教育。这样的受教育经历使得粟裕既有扎实的中华文化基础,又有开阔的新学视野。
18岁时,粟裕进入叶挺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开启了他的革命军事生涯。
1927年6月,粟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刚刚过去不到3个月,全国还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氛围之中。无数烈士都倒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之下;而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党员们,则因为恐惧而叛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但反动派的屠刀没有吓倒年轻的粟裕,他在这个时候入党,正是他坚定信仰和无畏气概的体现。如同他在之后的一生中所展现出来的那样:他是一位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革命者,并不因个人的利害得失而有所趋避。
1927年8月1日,粟裕参加了南昌起义。
但南昌起义并不顺利,粟裕之后参加了湘南暴动。早期的革命进程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常常需要面对失败,直到粟裕来到了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在这里,他飞速成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很快就掌握和领略了游击战的技巧。
一次追击敌人的过程中,粟裕带领全连100多名指战员往山顶冲,但只有9名战士能跟上他的脚步了,其余的都还在半山腰。粟裕立即部署6人控制制高点,自己则带着3个人继续追下山,结果一过山坳,发现近百名敌人围在一起休息。
这个时候情况非常危险,4人对近100人,如果粟裕选择撤退,敌人可以轻易将他们4人消灭。
粟裕直接冲过去命令道:“你们被包围了,放下武器!”
就在敌人迟疑的时候,后面追上来的红军吹响了冲锋号,敌人失魂落魄,举起手投降当了俘虏。
有着这样的勇气和智慧,粟裕屡立战功,很快崭露头角,历任营长、团长、师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成为了红军的高级军官。可就在这个时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军迎来了重大转变,也是粟裕个人命运的一次重大转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中央红军被迫长征。
二、逆境中成长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粟裕留在南方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游击战斗。留守苏区的红军兵分九路突围,在血腥的突围路上,工农红军损失巨大。
南方游击区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苦难在今天已经广为人知,其实南方游击队的处境可以说是比长征还要艰苦。当时的根据地已经被彻底破坏,红军无法像以前一样通过良好的群众基础进行补给,周围还有国民党军重重包围。唯一能够保持编制的是陈毅所率领的一小部分红军,可就连他也遭到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数万大军围困在山上,九死一生。
陈毅元帅的诗《梅岭三章》生动展现了南方游击队的困难处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其他部队分散各地开展游击战争,这些幸存的红军成为了后来新四军的主要组成力量。各路红军基本上都同中央失去了联系,只能在各自的游击区中勉强坚持。国民党反动派生怕他们重新建成革命根据地,加大力度组织重兵围剿这些散落的红军游击队。
这使得游击队员们需要一直在山区东躲西藏,粟裕曾经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当时的生活:一只搪瓷缸子,又当锅,又当碗。有时敌人追得紧了,不能生活,只好生吃谷子。而他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之中,坚持战斗。信念坚定的他,从没放弃过对革命的人生选择。可能也正是这样残酷的斗争环境,塑造出了他剑走偏锋、敢于冒险的指挥风格。
终于,情况再一次有了转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了,南方红军游击队被改编成新四军,恶劣的外部环境暂时得到缓解。
三、军政全才
其实粟裕很懂政治。
他在根据地建设方面也是一把好手,抗日战争时期,他开辟苏中根据地,人口达数百万。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粟裕全面改造了基层政权,还成立生产企业,建立了根据地的财政体系,出色完成每年上缴粮食、税收的任务。同时还不忘发展教育事业,设立了中小学校一千多所。根据地在日本侵略者疯狂肆虐的年代,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毫无疑问地说明粟裕不仅擅长带兵打仗,管理地方政权也极有水平,并非是一些人所说的“不懂政治”。
1937年,粟裕在闽浙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独自带领数百人的部队,穿插在敌人的包围之中,完全无法获得外部消息。
他只好通过搜集报纸来了解全国局势的发展变化,当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信息还没有传达到粟裕那里,但是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中共中央的《八一宣言》,结合听到的传言,敏锐地判断出应该是国共双方实现了合作。为了摸清情况,他派刘亨云带领一个班的战士,穿上国民党军装,大摇大摆地走进了镇公所,要求和县长通电话。
在和县长的通话中,刘亨云获得了准确的信息:国共再一次合作了。
申报上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报道
就这样,粟裕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消息,他马上给国民党遂昌县政府写信,要求对方派人来谈判部队改编的事宜。谈判中,国民党代表狮子大开口,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被粟裕断然拒绝,之后的谈判中粟裕反而争取到了对游击队十分有利的改编条件,他高超的政治敏感度和谈判斗争技巧可见一斑。
1948年,在中央做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决策部署之后,粟裕从战略高度,看到了进行淮海战役的可能性。他果断向中央建议:改变原有的部署。
粟裕的这个举动是冒着风险的,但是他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根据前线的情况,不失时机地向中央提出建议,淮海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推动力了全国解放的进程,彻底击垮了国民党用以维护自身统治的武装力量。
在这场大决战中,粟裕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解放军的军事民主相得益彰,两者的优势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粟裕是解放军的成长环境才能孕育出的将领;而也正是他这样的将领,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这支人民军队机动灵活、充满能动性的巨大威力。
四 不擅长“搞政治”
粟裕并非不擅长“搞政治”,而是不擅长“政治斗争”,或者应该说是不擅长“玩弄权术”。林彪曾经1958年的一次谈话中特别说到粟裕“缺少党内斗争经验”,粟裕也深知这方面是自己的短板,直言说自己是“根本就没有党内斗争经验”。
由于长期在新四军工作,长征时期和延安时期的几次重大党内斗争,粟裕都没有参与,因此他在这方面确实不够警觉。建国后的“高饶事件”发生时,党内召开会议对高饶两人进行批判。会议上有人故意借机挑拨粟裕和陈毅的关系,粟裕完全没有察觉,还是刘伯承在他中途上厕所的时候跟出来,对粟裕说某些人在诬陷他时,他才恍然大悟。
后来,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起初的粟裕身居总参谋长的高位,为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殚精竭虑。但是他性格直爽,精神世界也很纯粹,不懂或者不愿意迂回地开展工作。可是,当时新中国已经建立,党和国家、军队的工作都和革命战争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
建国后,已经没有仗可以打了,粟裕的指挥才能完全没有地能发挥。可是,他在需要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政治工作上,仍然以作战时的军事工作思路来处理问题,这就造成他和一些同志之间产生了误会。
再加上粟裕本来就是公认的才华横溢、战功彪炳,这也让一些领导和同志不自觉地把他的直爽性格和不曲意逢迎的工作作风理解成恃才傲物,认为粟裕不把领导和同事们放在眼里。
粟裕的性格使得他对自己专注的军事领域外的问题不那么在意,也不愿意趟进政治斗争的水坑之中。但他本身的功勋才华太过夺目,难免成为一些人针对的对象。于是就有人借题发挥,向粟裕身上泼脏水。粟裕在面对错误批判时,虽然一头雾水、满腹冤屈,却还是依照中央的要求,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所幸毛主席一直关注和保护了粟裕。
就这一点来看,官职“边缘化”一些,也是出于保护粟裕的需要。那些内部的斗争他不想参与,也不擅长、不愿意参与。另一方面,“二让司令,一让元帅”的粟裕也从不会为自己的官职而操心、奔走。
这些都是他在建国后职位越来越趋于边缘化的重要原因,1972年,粟裕调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或许,这个岗位更能让他专注于自己热爱的军事工作,远离无谓的勾心斗角。
这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对于粟裕的这种情况,陈赓曾言:"从古至今,只有两种人不受欢迎,一种是不喜欢迎合别人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功劳非常大的人,你两样都占了,那必然是非常不好过。"
总结
粟裕的一生光明磊落。
他前半生投身革命,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奋斗。出身地主家庭的粟裕学业出色,如果他想要追求一个安稳的个人生活,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可是他在青年时代毅然选择投身革命,艰难的游击战争没有消磨掉粟裕的斗志,反而彻底激发了他的军事天赋,形成了他甘冒奇险、剑走偏锋的独特指挥风格,最终在淮海战役大放异彩。
他的革命军事生涯,充满了光辉和传奇,为打碎旧世界、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革命的历程中,他军政全才,既有建设、发展根据地的政治成绩;又有能通过报纸上只言片语的信息,就判断出政策方向转变的敏锐嗅觉;还拥有果断决策的政治头脑与勇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政全才。
建国后的粟裕生淡泊名利,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悠闲度日,也不愿凭借自己的资历和功勋卷入政治,主动远离了核心。他始终关注着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国家的发展。
粟裕并非不擅长“政治”,而是不愿意也不屑于去“某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