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计最多,肃清最为困难!”

这是蒋介石对粟裕将军的评价。

一个未上过名校,出生草根的指挥员,在一系列战争中,指挥军队歼敌超过200万,将黄埔军校的优等生张灵甫、黄百韬、杜聿明打的屁滚尿流,败下阵来。也才让粟裕赢得“战神”的称号,成为蒋介石最为头疼的对手。

粟裕厉害在哪儿呢?

有一个特质是众多军事将领都不及的,也是最重要的军事素质之一,那就是冷静。他临敌的冷静,犹如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而冷静做出的决策,往往让人意想不到,一击必胜。一系列的战役证明,这足够让对手胆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

以少胜多,决胜黄桥

1940年8月,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和粟裕的新四军在江苏黄桥(今江苏泰兴东),开辟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的顽固派担心新四军壮大,就派当时的苏鲁战区副司令韩德勤制造摩擦,在新四军进入黄桥才一个月,立足未稳的情况下,9月份率军出动,叫嚣“要把新四军赶到长江里去喝水!”

因为是抗日国共合作时期,韩德勤的行动又非常诡秘。粟裕和陈毅基本没有防备。等到韩德勤率军出击的第二天,已经快到黄桥了,我方才知晓国军的意图。

此时敌军总共有3万多人,新四军却只有7000多人,不足对方四分之一,力量悬殊。而且新四军刚到黄桥不久,根本就没有像样的防御工事。从战略上讲,新四军刚到苏北,如果一打就跑,之后就再难进入苏北,又必须正面回击国军的挑衅。

所以此战是把粟裕和陈毅的新四军逼入了墙角,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打仗多年的陈毅也慌了。陈毅有一挑珍贵的书籍文稿,虽然打仗的日子十分艰难,常常东奔西跑。但是陈毅一直带在身边,将其视为珍宝装在铁皮箱里。从皖南到茅山,从江南到苏北,陈毅从未将其丢开。

然而此次黄桥危机,陈毅深感大难临头,在大战前夕,将从未离开身边的宝贝书籍埋入地下,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

相比而言,同是指挥者的粟裕却显得异常冷静。大战前夕,粟裕在处理完公务后,照常下田锄地,还一边拔草一边和当地的老农聊天,有说有笑。殊不知即将有一场大战来临。

为什么粟裕能如此淡定?这离不开粟裕的冷静分析,他心中自有算盘。

首先是军事力量的问题。表面上敌军是3万人,实际上敌军兵分三路,中间是主力总共1.5万人,剩下1.5万人分两路夹击。这样的话先诱敌深入,敌军也就只有1.5万人。加上韩德勤破坏抗日大局,军心不稳。新四军是为正义之师,有广大群众支持。所以算下来,新四军7000人>国军3万人。

接下来,就是粟裕冷静的应对来势凶猛的韩德勤了。

1940年10月4日,韩德勤军的先头部队乘着天还未明,长驱直入,在黄桥东部开始了猛烈攻击。粟裕的安排是我军必须要死守东门,这样才有下一步的计划。我军的所有重型武器都摆在了黄桥东门,在猛烈的火力之下,韩军受到重创,不得不暂缓进攻。

但是韩军的增援部队却源源不断地赶来,瞬时间人如潮涌。在前线指挥战斗的粟裕登于城门之上,观察敌情。他发现增援的3000余韩军已排成了一字长蛇阵,其头部已到达黄桥2.5公里处。

粟裕冷静估算了一下,从敌军所在的高桥到黄桥有7.5公里。军士之间的距离预计1.5米,这条“长蛇”的长度大概就有4、5公里。那么此时,这波增援部队已经完全进入了我军的防区。于是他迅速下达命令,让埋伏在增援线路一侧的叶飞纵队迅速出击。韩军增援部队被叶飞军冲的七零八落。叶飞也趁机运用了分段击之的办法,将这条大蛇全歼,扭转了战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桥战役设伏的新四军

剩下来的时间,捷报频传。由于敌人的军队被我军切割,两翼的新四军第二、第三纵队将敌军33师斩断退路,迅速全歼,师长孙启人被活捉。而粟裕大军北指,直击韩德勤军指挥部。

韩德勤望风而逃,但他的军长李守维就没那么幸运了,在渡江的时候竟然不慎投江而亡。当然除了可怜的李军长,此次战役让韩的部队基本上被全歼,只有1000余人随韩逃窜,团以上的军官或被击毙、或自杀、或被俘,基本无一生还。

获得了这样的战果,全军上下一片欢欣鼓舞。但是粟裕却在这场战斗中清晰地看到了不足,并在总结大会上提了出来。他认为新四军在这场战役中的追击能力有所退步,之前一天一夜行军90公里,而此次追击韩德勤的军队5天才跑了100公里。

这在外人看来似乎有点吹毛求疵。但是这正是粟裕作战的作风,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把每次战斗的经验都积累下来。他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常胜将军”。

如果说黄桥战役体现的是粟裕的临危不乱,孟良崮战役则体现了粟帅善于从乱局中把控重点的冷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桥战役中的粟裕

临阵换计,全灭精锐

1947年4月,山东革命根据地阴云密布。在受到了一连串的失败之后,蒋介石终于“吸取经验”,实行逐步推进的战术方针,命令汤恩伯带领第一军团为先锋,企图消灭陈毅和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

尽管在抗日战争中并无突出的表现且军纪败坏,汤恩伯却一直是蒋介石的爱将。此次委以重任,汤倒也不敢怠慢,勒令手下不准贸然出击,只是形成合围的“铁桶阵”。

正当两军对峙,我军也苦于无法调动敌军之时。5月10日,汤恩伯军右翼军团7军和48师突然挺进,一路从葛沟、苗而上,直逼沂水。

粟裕对于敌军的此次异动进行了分析。敌7军和48师是汤恩伯军的最右翼,此次出兵像一把尖刀一样直插入我军腹地。在这种情势下,我军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化被动为主动,折掉这柄尖刀,否则敌军其他纵队合围,情势将对我军极为不利。

粟裕马上将这个思路汇报给了陈毅,陈毅也赞同马上部署,立即出兵。眼看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但是粟裕心里总是对汤恩伯此次“冒进”很有疑问。战场上机会总是转瞬即逝,粟裕还是毫不犹豫地部署了下去。

正当我军整装待发,意欲参战的时候。情报科却传来了意外的消息——我军情报人员在公路沿线抓获一名敌人情报人员,身上搜出了一封至关重要的密电。

密电的内容让粟裕头如雷击。原来在我军进攻敌7军和48师之时,汤恩伯密令全军以74师为箭头,在其他纵队的辅助之下,直捣我军指挥部!

在电光火石之间,粟裕迅速调整了思路,让我军暂不出发,自己却在地图前面的椅子上坐下,开始研究新的对策。

原来以桂系为主的敌7军和48师固然是敌军的“诱饵”,但手握重兵,心有底气的汤恩伯此时却也沉不住气了,预备以装备精良的74师为先驱,拿下华东野战军,在蒋介石面前夺下首功。

这意味着敌军已经开启了总攻。想到此节,按照我军获得的情报,粟裕发现位于正中诸军众星捧月的敌74师,竟然已经脱离了左右翼,暴露在我方阵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灵甫

敌74师由国民党的名将、蒋介石的爱将张灵甫指挥。此人在国民党阵中,有个称号跟粟裕一样,也叫“常胜将军”。但是这次张将军有点过于自负,直击我军指挥部的意图太过明显了。粟裕认为这个机会难得,或许是打掉74师这个国军王牌军的最好机会。

陈毅和粟裕迅速召开了战前的决策会议。在决策会议上,粟裕对参会的野战军将领进行了总动员,并陈述了集中兵力歼灭74师的理由。大家对粟裕的看法心悦诚服,陈老总也当场拍板同意,放弃之前的计划,集中对付张灵甫的74师!

与此同时,74师由于对我军的装备太过轻视,以为还是他们印象中的土炮和步枪,甚至以为手榴弹都是自制的。但经过了长期的艰苦的战争,华东野战军目前的军备有炮有机枪,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了。

粟裕指挥各路纵队从74师侧翼插入,隔断国民党军和74师的联系,使得74师逐渐孤立起来。作为国军名将,在战斗过程中,张灵甫也觉察到了这一点,但是一方面由于国军的情报掌握能力太差,另一方面国民党内部派系众多,基本上没有什么信任可言,最终导致74师被围在孟良崮一带。

但这支国民党的王牌军队的战斗力,也绝非浪得虚名。两军在孟良崮这块山地地区反复进行了山头、阵地的争夺,互不相让,战役十分惨烈。

正当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将张灵甫围在孟良崮的时候,国民党的五个师也将我军团团围住。如果不尽快吃掉74师,我军也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在此紧要关头,陈毅和粟裕向各个军队下了死命令,做了总动员,甚至搬出了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在党中央的感召之下,5月16日下午3时许,我军气势如虹,发扬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一鼓作气将红旗插到了孟良崮的主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良崮战役中的粟裕

大战告捷,我华东野战军将士们一片欢欣鼓舞。但是粟裕脸上不见一丝笑容。他拿着一叠统计表让参谋们仔细核对敌军的数目。原来,久经沙场的他敏锐的发现,歼敌数量似乎和敌军在册数目不一致。

果然,在仔细核对之后,我军发现,本应被全歼的74师中有几千人没有了踪影。而此时,我军的侦察监听部队亦捕获到了信号,仍有74师残部在发报呼救。

粟裕命令我军纵队再次集结,终于在一个山沟中找到了74师残部7000余人,并尽数俘虏。至此,孟良崮战役全部结束,74师师长张灵甫血染沙场,其部下死的死伤的伤。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被我军一招“黑虎掏心”,全面瓦解。

毛泽东得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给林彪、高岗发电,表示现在东北的经济第一,但东北野战军的战斗力却已不是第一了。华东野战军至此一跃而上,成为我军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这当然是对粟裕军事才能的最高褒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东野战军领导:叶飞(左起)、丁秋生、韦国清、邓子恢、陈毅、唐亮、粟裕、陈士榘、谭震林

违抗命令,斗胆直陈

粟裕之所以在我军的军事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不但在于他“会打仗”,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大政方针,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并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战争机器”。

这突出表现在,他曾三次对中央要求华东野战军南下的策略表示了质疑,并最终改变了中央的决策。

1947年底至1948年初,解放战争发展到了关键阶段。此时,蒋介石集重兵于中原地区,我军也集结了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集团军,欲与国民党军逐鹿中原。

在一线指挥战斗的粟裕经过认真分析敌情,发现此时在中原地区依靠革命根据地,进行几场大规模兵团作战是十分必要的。国民党军队中派系森严,配合失当,我军拧成一股绳,有利于集中歼灭敌人,从而获得大量的技术装备和兵力,中原战局极有可能急转而下,解放战争的胜利也就不远了。

粟裕迅速将自己的看法形成了电报,并改之又改,由于要直接呈于中央军委毛泽东的面前,所以他在电报中用到了“斗胆陈词”一语。由于此电报在1948年的1月22日发出,所以史称“子养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在陕北

粟裕的电报发到陕北的时候,毛泽东主持中央在米脂杨家沟的会议已经结束。会上,毛泽东就解放战场提出了两个跃进。一个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目前已经完全实现。另一个跃进就是让华东野战军抽出几个纵队,南渡长江,牵制国民党在中原的进攻,挂帅的就是粟裕。

在会议结束后的第五天,粟裕就接到了中央军委的电报,让他带领华东野战军部分军队南渡长江,在江南诸省进行灵活作战,最终达到闽浙赣根据地。这一策略的核心要义是,通过粟裕在江南诸省“打游击”,牵制国民党中原大军,使蒋介石不得不分兵拒之,减轻我军在中原战场上的压力。

可以说,中央的这封电报和粟裕的想法是相左的。但是中央军委的决策必须要执行,粟裕马上开始着手准备渡江事宜。他安排准备渡江的几个纵队在河南濮阳水网密集一带进行“军事演习”,以适应江南的地形。甚至还将跟随他南下将士的家属安排到了后方根据地的工厂、医院、学校等地,让将士们少了后顾之忧。

但是另一方面,粟裕又“固执已见”向中央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中除了汇报渡江的准备工作之外,继续向中央重申了自己“子养电”中的想法,即在中原战场上打几个大的歼灭战、消灭国民党的有生力量之前,建议暂缓渡江。

中央军委对粟裕的这两封电报很重视,特地留下了前来开会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来细商此事。最终,毛泽东同意了粟裕在电报中的提法,暂缓渡江。让粟裕带军南下直击蒋介石老巢的总体方针没有改变。

以多谋善战著称的粟大将军并没有停止“独立思考”,在准备中央指示的时候,着眼全局对整个解放战场进行了冷静分析。

粟裕发现,兵行江南并不能将中原战场的蒋介石军队调开,反而会将我军的战斗力量分散。南下的一支军队在没有根据和给养的情况下,不但可能不会打开局面,反倒会成为我军的拖累。国民党的嫡系军队自然不可能放弃中原战场,而蒋介石千辛万苦从白崇禧那儿“借”来的几支桂系军队,自然也不能“放虎归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崇禧

当然,个人的想法总是有局限性的,为了保险期间,粟裕把自己的看法分享给了华东野战军的主要将领,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恰好此时,在陕北开完会的陈毅也回到了华东野战军驻扎的濮阳。

陈毅来到军中是来传达此次会议精神的。一见面,陈毅就向粟裕明确说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即将中原变为华北,将江南变为中原,继续实行之前的跃进战术。

陈毅认为,因为之前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已经被历史证明是成功的,所以这次经过集思广益的会议得出的结论,应该也是正确的。

在向陈老总汇报了渡江南下的准备情况之后,粟裕向陈毅汇报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此时国民党军队目前尚兵强马壮,建议在中原打几个漂亮仗之后,再做南渡打算,或许是上策。

由于在中央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两个飞跃”已深入人心,这个汇报倒让陈毅感到措手不及。但在粟裕的详细解释之下,华东野战军内部经过几天的研究之后,陈毅也赞成了粟裕的想法。

在1948年4月18日,经过深思熟虑,粟裕将自己的想法以华东野战军的名义,再次向中央发电。

毛泽东此时已到达中原战场前线河北阜平县城南庄。在接到粟裕的这第三封电报之后,他的心情应该说是相当震惊的,脑子里第一个想法是——粟裕竟然“抗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在城南庄

但作为我军的“宿将”,毛泽东了解粟裕敢于坦陈己见,自然有他的道理。在斟酌了几天后,4月21日,毛泽东让中央军委通知陈毅和粟裕来城南庄商讨此事。

粟裕对于当面向毛泽东说明情况已是跃跃欲试。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后,他立即迫不及待地踏上北上的路途。

4月28日,粟裕在太阳落山之前到达了城南庄,但毛泽东和聂荣臻正好出外调研。参谋长赵尔陆安排粟裕在司令部的参谋室等待。此时粟裕的心情是即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可以马上见到毛主席,紧张的是自己的意见是否会被采纳。

不一会儿,毛泽东调研归来,在聂荣臻的引见下,粟裕怀着忐忑的心情进了毛泽东的办公室。

粟裕早已声名在外,但是对于毛泽东而言,见面却是寥寥。在热情的寒暄之后,两人的谈话进入正题,气氛瞬间严肃起来。

粟裕开门见山,向毛泽东讲述了此时南渡的不利形势:一方面,江南是蒋介石的老巢,有爱将汤恩伯驻扎在此,还有“小诸葛”白崇禧雄踞两广。另一方面,我军渡江之后没有了根据地的依托,如无本之木,粮食和补给是大问题。此外,南渡之后,中原战场国民党军的压力会陡减,东北和华北的问题在急切情况下又解决不了。南下的我华野军队恐成国民党军队的“众矢之的”......

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听着粟裕的分析,手中的烟快要烧到了手指差点没发现。他心中暗暗肯定了这个湖南老乡——为将者,在看到有利的方面的同时,更要看到不利的局面。

在听完了粟裕的汇报之后,毛泽东在自己房间里抽了一夜的烟,也想了一夜。他认为粟裕的意见确实很有道理。于是在两天后,中央在城南庄召开了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粟裕关于渡江南下的建议,决定暂缓渡江,先在中原战场上打几个大兵团战役,为渡江南下做必要的准备。

粟裕的这三次“抗命”,体现出了他洞察战局的能力和灵活多变的行事风格。当然,更加体现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鉴于自己的建议被中央采纳,粟裕也立下了“军令状”,驰骋于中原战场,打了一个个漂亮的歼灭战。在11月份拉开序幕的淮海战役中,粟裕和他的华野又立下奇功,配合中原野战军歼敌55.5万余人。蒋介石自此一蹶不振,退守江南。事实证明,粟裕的此次建议起到了关键、指导性的作用。

总体上看来,粟裕之所以被称之为“常胜将军”,固然在于他胆略超人,敢于斗争。但更重要的,是在于他在复杂多变的战局中能冷静分析、审时度势,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粟裕其人其事已载入了我军光辉的史册,是军事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