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超

(南京大学上海校友会乡村振兴分会会长)

本文刊于2024年12月28日《解放日报》10版 解放书单

“小农经济、老人农业是一种落后经济形态,应该尽快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高效农业。”“农民的宅基地是沉睡的资本,应该尽快全面激活,进而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应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农村富民产业,以此提高农民收入。”

在大众潜意识甚至是很多专业人士的认知中,这些毫无疑问都是很有市场的“三农”观点。然而,在“华中乡土派”领头人贺雪峰眼里,这些反而是当前乡村振兴实践中需要警惕的误区所在。

担任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的贺雪峰,是“华中乡土派”的领头人和代表学者之一。他长期从事农村调查和乡村实践,已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出版20余部学术著作。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乡村的视角: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若干问题解读》(以下简称《乡村的视角》)正是一本拥有系统思维、动态推演、全局视角的好书,该书亦是贺雪峰多年农村研究学术成果与独特见解的一次凝练汇总。

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提炼《乡村的视角》的精髓,我觉得它们是:

第一,全局视角。

贺雪峰研究乡村问题,但他跳出了从“三农”看“三农”。他把乡村振兴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角镜和大框架之下。

他认为,在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在城市、科技进步、尖端产业升级等方面。城市成功了,中国才能成功突破西方围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农业农村要服务和服从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站在全局的视角之下,他认为当下工作的重点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乡村振兴继续让农村充当中国式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二是将国内主要资源用于支持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尽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围。

第二,动态思维。

乡村振兴并非一味地给城市做配角,而是当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之后,再转过头来,集结国家强大的经济能力用于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乡村。

所以,在建设时序上,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20年—2035年。乡村振兴是配合以城市为主体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手段。“三农”作为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将在这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贺雪峰认为在这个阶段,中美竞争博弈将进入关键阶段,中国必定会面临一个风高浪急的形势,而乡村振兴作为提供纵深、提供后方和提供缓解的手段,将极大地给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战略支撑。这个阶段的逻辑,也延续了改革开放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发展服务于中国赶超型现代化的逻辑。

举例来说,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超过50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2000万农民工失业。巨大的失业群体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恐将引发一场巨大的社会动荡。然而,中国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社会危机,2000万农民工像一波潮水悄无声息地回流到了中国广袤的农村。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帮助抵御了巨大的外来危机冲击,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是双向的,农民能借助小农经济来躲避危机,这也是中国经济、中国式现代化拥有非常强大的、外人难以想象的弹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第二阶段是2035年—2050年。乡村振兴本身将成为目标。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后一块短板,届时国家会将强大的经济能力用于建设“强富美”的新乡村,乡村振兴全面实现。

第三,农民主体。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眼中要有农民,心中要懂农民,要把农民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真正为农民谋福利。然而,许多乡村振兴的政策或实践往往因为认识不足,虽然“看到了”产业,“看到了”土地,名义上是为农,实际上却可能造成了损农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开篇提到的几个观点,在实践过程中,却有时会对农民造成损害。以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为例,很多地方的农民在政策鼓励下,盲目地上一些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但因为缺乏对市场、对渠道的把控,导致产品滞销,最终血本无归。以盘活宅基地为例,很多地方政府鼓励农民放弃宅基地以换取进城资格,但这些农民进城之后,无法找到工作拥有稳定收入,更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以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为例,很多地方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盲目地流转土地,搞大田搞公司化搞机械化,结果却是公司赔本,小农被挤出市场,最终造成双输的局面。

在城市无法提供充分就业、社会保障无法支撑所有人的当下,是农业、农村还有土地,为全国8亿农民提供了收入、就业以及心理安全和基本生存保障。这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现实。

当下的“三农”领域存在三大理论流派:自由市场派、主流政策派和小农经济派。自由市场派相对“激进”,主张用自由市场和类城市的方式来解决“三农”问题。小农经济派相对“保守”,认为“三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不能急于求成,自废武功。主流政策派则在激进和保守之间、效率和稳定之间,寻求某种小心翼翼的平衡。

过去的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毫无疑问与市场导向的改革密不可分。然而,在某些领域,比如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市场化改革则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反思。

在我看来,在“三农”领域,“华中乡土派”乡村振兴这架大车有望行稳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村的视角: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若干问题解读》 贺雪峰 著 中央党校出版集团 大有书局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