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说到重庆和成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火锅、熊猫、或者雾都,但这两个城市之所以如今能成为中国的“战略腹地”,背后却藏着两次看似无心插柳的历史巧合——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业西迁,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

这两件事,打破了川渝地区几十年工业落后的格局,把它从偏远的内陆深处推上了国家发展的大舞台。

你可能会好奇,这两个事件到底是怎么影响了川渝地区的命运?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些“巧合”开始,讲讲川渝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不可替代的战略重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火中的大撤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的铁蹄很快就碾过了中国东部的工业中心。上海的工厂烟囱还没来得及熄火,炮声就已经在街头响起。

东部沿海是中国现代工业的摇篮,可当时的局势却让这个“摇篮”摇晃得厉害。日军不仅对工业区发起猛烈的进攻,还想把中国的工厂据为己有,比如上海的大鑫钢铁厂,日军就想以高价收购,但被爱国企业家们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既然敌人步步紧逼,撤离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于是,中国工业的一场大迁徙开始了。这场迁徙中,四川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避风港”,工业设备、人员、技术统统往西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成为了国民政府的陪都,也成了国家工业的主要后方。在沿海工厂的迁入下,重庆的工业区从唐家沱一路绵延到大渡口,兵工厂、钢铁厂、造船厂林立。

机器轰鸣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军需物资从这里运往前线。可以说,正是这场“被迫的西迁”,让四川和重庆第一次有了现代工业的雏形。

工业西迁期间,共有448家厂矿企业被迫迁入四川,其中仅重庆就有254家,占了总数的54%。而这些企业在入川后,迅速复工并投入生产,为国家制造了大量军火和军需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工厂有的生产枪炮,有的生产医药用品,有的则利用当地资源,制造发电设备、木炭燃料等战时所需物资。尽管条件简陋,但工人们用木头作皮带盘,用牛筋代替三角皮带,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因陋就简”地用起来,最终让这些厂矿在后方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可以说,这场工业西迁虽然是无奈之举,却也无意间为四川打下了工业的基础。在战火中,四川不仅成了后方的重要基地,还大大加速了其工业化的进程。谁能想到,战争带来的大撤退,竟为川渝埋下了日后成为中国工业基地的种子呢?

三线建设:隐秘中的大规模布局

时间来到了1964年。那一年,国防部的一群神秘官员带着工程师来到重庆的西彭镇考察。他们站在长江边,看着这片浅丘陵地带。这里地势平坦,远离城市中心,有天然的隐蔽条件——再加上附近就有铁路和丰富的水运资源,简直是建设大规模工业基地的绝佳选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群人来此的任务,就是为国家选址一个全新的铝加工厂。彼时的中国,已经从抗战的创伤中逐渐恢复过来,但国际局势并不平稳,尤其是中苏关系破裂后,外部威胁加大,国家安全成了头等大事。

于是,中央政府决定开始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也就是在内陆腹地建立国防、军工和基础工业,以应对潜在的战争威胁。而川渝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成为了重点建设的区域。

西彭镇很快热闹起来,全国各地的工程师和工人纷纷来到这里,一座现代化的铝加工厂在这里拔地而起。这个厂就是后来的112厂,也叫中铝西南铝,装备了我国自主设计的3万吨模锻水压机、12500吨挤压机等“四大国宝”级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生产的铝材不但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还被应用于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仅仅是铝加工厂,三线建设期间,川渝地区还建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业基地。

比如,重庆成了常规兵器生产基地,成都则成为航空工业的重镇。绵阳被规划为电子工业中心,攀枝花则成为了钢铁基地。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川渝地区的工业体系迅速建立起来,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后方。

这些工厂大多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建设,一旦有战事发生,就能保证生产的延续性。这一切,让川渝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工业腹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64年至1978年的三线建设高峰期,国家对四川和重庆的基本建设投资超过了300亿元,约占整个三线建设总投资的三分之一。

通过这些建设,川渝地区不仅拥有了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还建立了涵盖农业机械、汽车、化工、电子等多个领域的工业生产线。这些工厂和科研院所的建设,为川渝地区的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该地区在全国工业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尽管在三线建设期间,川渝地区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但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的战略重心逐渐转向沿海,川渝的重工业地位开始黯淡下来。那时候,重庆和成都的大批军工厂、钢铁厂因为缺少订单和市场,进入了艰难的军转民探索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当年生产枪炮的长安机器厂,在80年代开始转向民用,生产奥拓汽车;而原本生产军用机载雷达的绵阳780厂则开始生产彩色电视机,成为了后来知名的四川长虹。

然而,尽管这些工厂积极探索市场化之路,但川渝的工业发展在那个时期还是显得步履蹒跚,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和繁荣。

不过,进入21世纪,川渝地区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那就是内陆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WTO,重庆和成都开始大力引进电子加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吸引了惠普、富士康等知名企业进驻,提出“整机+零部件”的一体化模式,把原本“生产在国内、销售在国外”的“两头在外”变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让大量的零部件生产也在川渝落地。这一策略,让川渝成为了全球重要的电子制造基地之一。

很快,成都也跟进,引进了英特尔、京东方等电子产业巨头。到2021年,成渝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规模达到了1.6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之一。

成渝双城的合作和协同,让这片内陆地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再是单纯的军工基地,而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电子制造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川渝还通过开通中欧班列,克服了内陆交通的不利条件,把电子产品直接出口到欧洲。这些举措,让川渝地区不仅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成为了国家“内陆开放”的典范。

结语

无论是抗战时期的工业西迁,还是三线建设,这些历史事件看似是迫于无奈的应对之策,但无意间却深刻地改变了川渝的命运。从战时的“避风港”到战略安全的“大后方”,再到如今的电子制造中心,川渝走过的这条路,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60年前的两次“巧合”看似偶然,但实际上却构成了川渝地区从落后到崛起的关键节点。在这两次事件中,川渝抓住了机会,建立起了扎实的工业基础,也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而如今,川渝正利用这些历史积累,继续向前迈进,朝着中国西部的现代化工业中心迈进。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奇妙。一次迁徙、一场建设,改变了一个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如今的川渝,早已不是那个偏僻的内陆小镇,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业重镇,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腹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那60年前的两次巧合与历史机遇。

参考资料:

自存自强的大撤退——抗战时期工业西迁入川记 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