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豢养3000死士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司马师在高平陵的影响下养了三千死士,分散在世界各地,一下子都聚集起来了。这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在那个时候,做起来并不难。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三千死死士,在当时其实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真正的胜败,是因为当时的司马师通过战术和政治手段迅速掌握了中国军队的实力。
无论是在北伐公孙的时候,还是在西征孟达被灭的时候,还是在西征诸葛被拒的时候,他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救火队员,在战场上驰骋自如,也就是说他在当时军队中的威望非常高。但他的儿子司马师曾经被他安插在部队中,也担任过警卫。
但是两年左右就被辞退了。曹睿死后,司马懿和曹爽做了朝廷的大臣。当时司马懿是朝臣的代表,曹爽是宗室中曹家的代表。在朝廷上,曹爽重用了曹氏中的那些亲友,主导了当时的朝政。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司马懿还有一定的实力与曹氏抗衡,他成了扳倒曹爽的希望。司马懿曾经是顾命大臣,也在国内外担任过各种军职。他的儿子司马师是中央警卫军,他还掌握了一部分禁卫军。再加上当时司马师分散的三千死士,让司马懿成为那些朝廷大臣东山再起的唯一机会。
司马懿在朝廷享受的特殊待遇中,有这么一项:婚丧嫁娶都可以报销。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当时司马懿家里所有大事的开支都是由国家承担的。所以司马师可以放开手脚花钱养这些死士,然后由他父亲来承担这些费用。
其实司马师当时养了那么多死人,他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是那些朝廷大臣偏袒一方的问题,曹丕死后,司马懿和曹爽将军都是朝臣,但当时的曹爽代表的是曹氏一族的势力,而司马懿代表的是朝中那些大臣的势力。
曹爽很嚣张,他把权力垄断在自己身上,让朝中那些大臣很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忍不住要靠近司马懿,所以这些客观便利的环境为司马师起死回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个原因是中下层的朝臣,虽然对司马师的行为有所耳闻,但官职都很小,所以对于曹爽和司马懿,他们谁都不敢得罪。即使有些人偶尔知道一些小道消息,也只是简单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三个原因是司马师的性格很沉稳。如果用现代的话来形容,他不张扬,能保持冷静。他知道如何保持低调和保密,他在保密方面做得非常好。所以整个操作的保密性也很好。
只有几个亲信知道事情的真相。其实就连当时那些死士都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训练。他们只是需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在这关键的一天,司马的3000兵军团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