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张释之,生卒年月不详,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南阳方城东)人,西汉法学家,法官。他公正执法,不畏权势,不徇私情,后人誉为我国古代执法严明的楷模,司马迁称他“守法不阿意”。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的故乡方城县城关修了纪念他的祠堂,称为“汉廷尉祠”。座落在方城西北郊的张释之墓,经常有人前去瞻仰。
(一)纳资做官难得升迁
张释之的父母很早就病逝了,他自幼随兄长张仲生活。张仲家非常有钱,伯仲情义深,张释之不仅生活幸福舒适,还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汉代还没实行科举入仕,那时实行的是荐举制。朝廷明文规定,凡出身于贫穷家庭的人,不得推荐出来作官,被推荐出来的作官候选人,必须交纳钱10万之上。
为啥实行这办法?
究其原因,一是当官还没有到达通过科举入仕这一步,二是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国库空虚。朝廷卖官算是个聚财的好办法。张仲家富甲一方,最不缺的就是钱哦,张仲为兄弟的前途出手大方,一下子纳资50万,把张释之推荐出去当了作官候选人。紧接着,张释之被派到朝廷当郎官。负责守卫宫殿,郎官在当时是一种候补官,易于调迁,经过一段时间考核后,可选拔出去作正式官员。令人叹息的是,张释之的运气很背,当了十年郎官,却得不到选用,一直都干这默默无闻的活路。
郎官这活路干久了,张释之把其“行情”也看清楚了。当郎官的大都来自年俸禄二千石官员和富豪人家的子弟。这些人中真才实学者少,混日子的多,常靠行贿和托关系以谋求调迁和照顾,让有识之士入仕无门或仕进无望。张释之为哥哥用掉的50万钱心疼了,真格想辞职回家。
(二)得到提拔崭露头角
中郎将爱盎是主管郎官的一位首领,了解张释之的人品才学,对他的辞职感到惋惜,就把他的情况给汉文帝作了汇报。汉文帝算一个贤明君王,立马对他进行考核,要他谈谈对时政的看法。
张释之简要分析了秦汉的历史,谈了秦亡汉兴的原因。汉文帝听了很是称道,当即提升他为谒者仆射。
汉代的谒者,就是朝廷开展重要活动时的引导和传达人员。谒者仆射就是管理谒者的官员,算尚书令的副手。当了十年办事员的张释之终于当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儿。
一天,张释之随汉文帝去视察上林苑。上林苑是西汉时期的皇家园林,园内自然景观壮丽无比,既有天然林木,也有人工栽植的花草,还有众多奇珍异兽。汉文帝来到养兽所虎圈前,一连提出了十多个具体问题,苑里的主管官儿上林尉回答不出来。
皇帝很不高兴。
这时管理虎圈的小头目上前代上林尉回答。这小头目记性好且口才不错,绘声绘色地把禽兽簿上所记载的禽兽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汉文帝听得连连点头,随后就叫张释之给这小头目晋升职位。
张释之很反感这个小头目巧舌如簧,夸夸其谈的样子,就给汉文帝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汉文帝说,他们是有德才而性情谨厚之人。张释之说,他们都木讷拘谨,说话没有这位管理虎圈的小头目口才好耶。汉文帝沉黙了。张释之语重心长地讲,如果凭着巧言令色就能得到破格升迁,这就是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陛下的一举一动不可不审慎!汉文帝听完连声叫好,当即撤销了对管理虎圈小头目的任命。
(三)依法办案敢忤君颜
离开上林苑时,汉文帝叫张释之怀与他同乘一车。路途中,汉文帝又向他详细询问了秦朝的弊政,张释之一一如实回答。汉文帝十分常识张释之的忠直和精辟见解,回到宫中,便下诏提升他为公车令。公车令系公车司马令的简称,是朝廷九卿之一卫尉的属官,负责宫殿中司马门的警卫和接待工作,官秩六百石。由于张释之工作努力,不久后升任廷尉,成为朝廷最高级别的司法官员。
张释之当上廷尉后,秉公办案,依法量刑,其耿直的天性一点儿没变,常常为处理案子与汉文帝发生激烈的争论,因为他有理迫使汉文帝不得不屈从他的裁决。
比如,有次汉文帝出行,路过一座桥,突然一人从桥下窜出来,使其銮驾马匹受惊,差点儿被掀下车。张释之根据法律判定此人犯禁,当处以罚金。汉文帝认为处理得太轻。张释之据理力争,说随意更改法律,老百姓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汉文帝冷静下来后,认为张释之的判定是正确的。
中尉条侯周亚夫、梁国相山都侯王恬等朝廷大臣,看到张释之直言敢谏,判决公正,都主动和他结为亲密的朋友,老百姓都很称赞他。
补语:但我们也要看到,汉文帝能在自己盛怒之时不轻易公开表态,事后冷静了再处理,这是非常难得的。尽管张释之多次惹恼了自己,但汉文帝却丝毫不任性用权,的确值得点赞。汉文帝在位24年,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创一代盛世——“文景之治”,不愧为历史上的一位明君。
【作者简介】作者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人。